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镜子论文范文资料 与历史的镜子:回忆1990台湾牛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镜子范文 科目:论文目录 2024-04-20

《历史的镜子:回忆1990台湾牛》:本论文为您写镜子毕业论文范文和职称论文提供相关论文参考文献,可免费下载。

中国台湾股市从1986年至1990年初的三年的时间里,指数三年涨了12倍,当年的“台湾牛”与现在有极多相似点,甚至连信用危机爆发导致的“最后一跌”的牛市前奏,以及后期的泡沫特征都极端相似.而最大区别在于,当时牛市的背景是台币的升值趋势,而目前人民币存在贬值压力.虽然投资泡沫总会破灭,但最后经济的结果有很大差异,不同于日本1990年地产泡沫破灭后的经济不振,“台湾牛”更加乐观!1990年台湾股市泡沫破灭给很多投资者的财富造成了极大冲击,但是台湾经济在1980s、1990s年代实现了成功经济转型,其1990年代之后的十年里其GDP稳定在6%的较高增速,产业成功转型,电子半导体等行业获得了巨大发展,相对于日本的失落,台湾最终通过“产业升级+出口贸易结构转型”,取得了经济上的成功.

一、1986-1990年“台湾牛”的八大特征

特征一:市场热衷于追逐小市值、有故事的股票

市场热衷于追逐小市值、有故事的股票.当时的台湾市场,很多没有内在投资价值的股票遭到爆炒,投资者都将注意力放在各种内幕消息之上,热门股票包括壳公司,以及市值足够小,可流通股数量足够少,有故事以及有“幸运的名字”的公司.例如1989年初,一只叫做“新奇毛纺”的股票,该股在1月份低于7元新台币,没有内在价值,仅具有壳资源.从3月份开始,该股在25个交易日中有22次涨停,13个交易日中只有涨停价成交.在大牛市中,小盘投机性较强的股票,以及只有很少或完全没有潜在价值的空壳公司,通常会跑赢大盘,比那些指数股票和蓝筹股表现的更好,主要原因为小盘股在这样的市场中更容易被操纵.

这种背景下,绩优蓝筹股难以跑赢大盘.当时台湾很多的蓝筹股票,虽然有很好的增长潜力,强劲的资产负债表以及有远见的管理层,但往往表现不佳.例如台塑集团等,台塑集团在1989年1季度仅温和上涨18.8%,收益远低于指数的涨幅44%.1989年Q1,代表大盘蓝筹的股涨幅39.5%,但更具投机性的B级股则涨幅74.8%.当时的股票市场已经完全脱离了价值基本面,而股价一旦脱离了现实约束,对于有意愿参与这场游戏的人来说,再高的股价都不会是障碍.

特征二:政府保证了市场几乎不会下跌

国民党将股市繁荣当作竞选口号,政府对市场监管投鼠忌器.当时的台湾政坛,当权的国民党当局将股市繁荣当做是他们的竞选活动广告,选举口号就是“丰厚的利润、伟大的繁荣”,市场将这种标语看作是防止市场下跌的保证.另一方面,投资者热情高涨,1989年由于征收资本利得税导致市场大跌,投资者包围“财政部”表示,引乱,政府随后很快取消了之前征收资本利得税的方案,并且变得十分小心.

特征三:散户主导的市场,交易额迅速攀升

当时台湾市场90%的交易量都是由散户完成,导致台湾证交所的交易量非常巨大.1989年台湾证券交易所的每只股票平均年换手率接近600%,而纽约证交所80年代的股票年换手率仅50%左右,最高纪录也没有超过100%.

特征四:券商监管放松

1988年后台湾券商准入放开,券商数量爆发.1988年之后,台湾券商准入规定再次放开,券商营业部数量迅速扩张,伴随着大量股票交易.1988年6月持牌券商数量为28家,到1990年券商数量扩张到197家.为抢占市场份额,券商为各色人等设立专属投资网点,例如有专门针对家庭主妇、医生、农夫、大学生的网点;并且揽客手段层出不穷,大肆广告宣传等.

近两年国内券商监管同样大幅放松,互联网券商的出现,以及“一人多户”等政策的放松带动国内券商数量的“隐形扩张”.与当时情况类似的是,近两年国内的券商监管同样大幅度放松,例如“互联网券商”的兴起带动了远程开户,佣金费率大幅下调,同时深交所、上交所陆续放开“一人多户”等等措施.实际结果是股票开户数量的大幅上升,以及股票交易额的迅速攀升.

特征五:泡沫期的高市盈率

泡沫时期台湾股市整体市盈率达到100倍.1989年四季度,台湾市场整体市盈率接近100倍,高于当时的日本51倍,也远高于其他国家的10-21倍的市盈率区间.另一个案例是当时台湾中国国际商业银行,总市值相当于摩根大通、美洲银行、第一银行公司、富国银行和美联银行等五大美国公认优质银行的市值总和.

特征六:大量的地下钱庄集资,保证金交易盛行

由“金融天才”经营的月息4%的地下钱庄盛行,保证金交易活跃.当时除了股市投资的热潮以外,台湾还盛行多种金钱游戏.当时的台湾的投资回报期限一般用月来衡量,且地下钱庄盛行.有很多非法但公开经营,且不受当局监管约束的地下钱庄,每个月能赚到4%的收益,一些名叫“标会”的共同储蓄计划,则能够获得6%的月度收益.地下钱庄一般是由一些号称的“金融天才”的后台老板经营.大量地下钱庄盛行的同时,台湾股市同样存在大量的非的保证金交易,这给其股市带来了更大的杠杆系数和不稳定性.

与当时台湾地下钱庄筹资的模式相类似,现在国内配资业务盛行.目前国内基本已经形成了“信托融资-股票配资资金供应商-渠道商-C端客户”的一整条完整资金链,且银行资金也同样配置了两融收益权、“伞形信托”等多种类型的结构化产品.当时“台湾牛”的背景是宽松的监管环境,现在的国内则是金融创新、直接融资大发展的市场背景.

特征七:新股上市的低价发行承销

类似于现在的A股市场,90年初的台湾,新股发行同样是由证券交易委员会确定,而非市场决定,结果同样导致很多股票承销以低于市场的出清完成,新股发行往往超额认购,打新股基本都能获得无风险的快速盈利.

特征八:5%的涨跌幅限制,助长泡沫而非降低风险

镜子论文参考资料:

结论:历史的镜子:回忆1990台湾牛为关于本文可作为相关专业镜子论文写作研究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镜子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