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易纲论文范文资料 与易纲:央行来了新行长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易纲范文 科目:论文提纲 2024-01-15

《易纲:央行来了新行长》:本论文为您写易纲毕业论文范文和职称论文提供相关论文参考文献,可免费下载。

在中国各大部委的掌门人当中,央行行长的人选向来备受关注.在这个特别的机构里,人员组成必须既具专业素养和国际视野,又要深刻了解中国实情.

40年前,易纲成为高考恢复后北大经济系首届学生;24年前,他毅然回国,在北大任教,一直处于中国经济学研究前沿,随后步入央行工作;60岁这一年,作为一名深耕央行的“老人”,易纲成为央行新行长.

长期的职业经济学家身份,这凸显了央行行长一职的专业性.但更重要的,或许在于大学教授、经济学家的“独立性”特征,让未来的央行行长不同于那些长期浸润于实务界的金融高官,使其更容易超脱于中国各种金融利益集团,从而构建大国央行的运行新规则.

揣着两美元到美国

尽管易纲一直被外界视作“海归”官员的代表,但他本人也经历过国内求学的艰辛.小学一年级上完后,正值“”开始.高中毕业后,易纲赶上了“上山下乡”的尾巴,作为知青在北京顺义县插队接受锻炼,并任生产队队长.

“文化大革命对我们这一代人有深刻的教育,解释了为什么77级、78级,经过插队的这一代人后来能够这么努力,这实际上是一个力量的源泉.看到了这种苦难,看到了中国的问题.”易纲回忆,在实践的困惑中他开始思考计划经济弊端和政府在经济活动中的定位.

1978年,20岁的易纲成为恢复高考后北京大学经济系首届学生.据悉,“”后恢复高考的“新三届大学生”以平均仅有6%的超低录取率,成为了中国当代史上难以复制的一代.

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院长海闻是易纲大学时期的宿舍“上铺兄弟”,在他眼中的易纲一直极其勤奋,“后来推荐出国读书,大家觉得易纲很优秀、有理想、有,他是恢复高考后北大第一批公费出国的学生,当时一共有三人.”

易纲在哈姆林大学学习两年后,获得了管理学学士学位,此后进入美国伊利诺大学经济系学习,1984年获硕士学位,1986年获该校经济学博士学位.毕业后,他选择进入美国印第安那大学经济系任教,于1992年晋升为副教授,并获得印第安那大学经济系终身教职.

国际学术界对易纲的评价非常高,与易纲相识多年的美国康奈尔大学经济学教授、曾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国部负责人的普拉萨德形容易纲是“一位在国内外都受人尊敬的货币政策专家”,“行事手法很专业,有一颗学者的心”.

在风云激荡的改革开放大背景中,身居海外的中国经济学者也时刻关注着中国的经济改革.易纲的心也早已与大洋彼岸紧密相连,一直致力于在金融理论中研究中国的实际问题.

1993年前后,易纲和中国留美经济学会的经济学同仁们开始投身于中国的改革实践中.1994年8月初,北大勺园5号楼的106房间,他与林毅夫、张维迎、海闻等发起并组建了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CCER).林毅夫任中心主任,易纲和海闻任中心副主任,他们三人和张维迎、张帆、余明德一起被称为创院“六君子”.

在过去的20年中,在此基础上组建的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几乎参与了中国的每一次改革进程,从早期的国企改革,到电信改革,再到城镇化方案等,都与之息息相关.

在北大教书期间,易纲的学术著作受到了各方关注.目前,他已在英文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20余篇,在《计量经济学杂志》《中国经济评论》等经济杂志上发表中文论文40余篇,并著有10本中文著作.

1997年,易纲由学入仕,出任央行货币委员会副秘书长,他与央行的“缘分”正式开始.32年的职业生涯中,逾20年里,易纲担任过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司长、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助理、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等职,成为央行这20年来宏观调控政策变迁和金融改革的参与者和推动者之一.

2016年3月,易纲担任中国人民银行党委副书记、副行长.在十九大委员会中,易纲是来自央行的两位候补委员之一.在多次重要场合,周小川向中外记者介绍时称,“易纲副行長负责人民银行各项工作”.足以见,易纲与其它副行长仅“分管”某项工作的分量区别.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卢锋与易纲相识多年,他表示,“易纲出任央行行长,这是个非常好的决定.他是一位多重素质结合的优秀学者,在CCER的工作中,大家公认他是一个优秀高效的管理者.在中国的大国崛起的背景下,他的任职对中国的货币政策和开放的宏观经济建设长期来讲都是一件好事.”

长期研究通货膨胀

得益于海外留学的经历和工作经验,易纲对货币政策有着深刻的理解和研究.

“货币政策是一门科学,更是一种艺术.特别是在货币政策操作等方面,存在着诸多的策略选择问题.”易纲在一书中序言写道,“同时,货币政策的演进发展也是一个理论与现实不断创新的过程.”

在美国印第安那大学任教期间,易纲撰写多篇研究中国货币需求问题的文章,通货膨胀则是其在研究中国货币需求中最为重要的因素,也是他后来所一直关注的中国经济问题的核心.

早在1998年,中国出现CPI、PPI双双负增长之时,易纲就提出,分析通货紧缩要特别强调“两个特征、一个伴随”,即物价水平持续下降、货币供应量增长下降,伴随着经济衰退.就此问题,易纲不仅较早地预言了通缩的出现,还提出了解决对策,此举直接奠定了他从学者转为官员的基础.

2003年,中国经济刚走出通缩之苦,市场对通货膨胀的预期却又日渐强烈,该如何将货币供应的控制力牢牢掌握?彼时,央行上调准备金率,时任央行货币政策司司长的易纲表示,要“争取更加有效和协调的货币工具组合”.

同年,易纲将多年研究成果集结成一本名为《中国的货币化进程》的专著,为中国货币供应量为何远远超出经济增长和通胀之和提供了更多解释.

易纲论文参考资料:

结论:易纲:央行来了新行长为关于易纲方面的论文题目、论文提纲、易纲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参考文献的相关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