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兴业论文范文资料 与志伟兴业:打响厨房争夺战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兴业范文 科目:论文摘要 2024-02-23

《志伟兴业:打响厨房争夺战》:本文是一篇关于兴业论文范文,可作为相关选题参考,和写作参考文献。

与生俱来的创业热情,使肖林华对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创业之路情有独钟.他带领着志伟兴业,逐步打破食品切割设备的市场竞争格局,通过优化产品性能,进行体验营销等多种方法开辟市场,打造了“中国创造”的细分行业标杆.“志伟模式”从1.0进化到2.0,一场厨房争夺战已经打响.

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的制造业能够长期盘踞全球价值链上游,背后也离不开无数中小企业的专业分工与协作.事实上,中国制造业的脊梁也是由中小企业挺起的.在“中国制造2025”的工业战略背景下,我们是不是应该走近那些在细分领域努力耕耘的中小企业,挖掘它们的创业价值呢?于是志伟兴业进入了我们的视野.

民以食为天.说到“吃”,柴米油盐酱醋茶,开门七事安天下,它是人类一个永恒的话题.在今天的互联网时代亦是如此,“吃货”经济催生了一批创业神话,如饿了吧、雕爷牛腩、伏牛堂、1898咖啡馆等,却鲜有人知那些隐身于餐饮业和食品加工业背后的创业者故事.

与生俱来的创业热情

不久前,在一家湘菜馆的聚餐中,肖林华同学一个人默默地走出了包间,十分钟后兴奋地回来,进门就问:“你们有没有发现这家餐馆后厨用的切菜机就是我们家的产品?”大家一致摇头,因为也只有他,吃顿饭还去餐馆后厨看看人家用的什么切菜机.

这就是志伟兴业创始人,他每时每刻都在关注自己的产品.他说:“我熟悉它们的每一个零部件和细节,凡是从我这经手卖出去的产品,我能准确地记住每一位客户的名字,以及他们采购的产品数量与产品型号.”

1984年11月,肖林华出生于湖南隆回,父母均务农,家境并不富裕.初中毕业后,为了减轻家庭负担,他打算搭火车南下到广州打工,在父母的一再劝阻下,他才同意读高中,然后考入湖南铁道学院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在大学里,他广泛参加各种社团活动,原本不善交流的木讷农村青年变成了学校的社交达人.

渐渐地,他的内心迸发出创业的热情.2005年前后,使用手机的学生屈指可数,他发现学生对IP电话卡需求旺盛.对商机天生敏锐的他,专门跑到株洲批发市场,一打听售价200元的电话卡,进价只需100元,而学校的商店则卖到190元.作为一个穷学生,他东拼西凑进了3000元的货,售价180元,不到一周,兜售一空.他觉得以一己之力,卖得太慢,于是他从室友开始发展*商,以150元的批发给他们,很快,他的销售网络铺满了附近的几所学校.短短3个月,纯利润超过4万.他开始发现做生意的乐趣,从此再也没有向家里伸手要过钱.

后来,学校做电话卡生意的人太多了,他就退出了这个领域,开始做电子手表、太阳镜、女士饰品、组装电脑等生意.“当然,也不是所有的生意都赚钱,像女生饰品虽然利润空间大,但学校女生不多,客源太少,这笔生意做亏了,剩下几千块钱的货,卖不动都送人了,不过为此攒了不少人气,博得了众多女生的好感.”在大学的这段经历打开了肖林华的视野,也训练了他的销售思维,同时还给他一个重要的启发,那就是做生意一定要抱团,还要学会与人共享利益.

由于在学校成绩全优,屡获学校各项奖学金,同时又是学生会干部,肖林华获得了提前实习的机会.他先后去了南车集团的子公司和科龙空调实习,这两家在当时看来都还不错的企业,均没有留住他.因为他一直奉郭台铭为创业偶像,一心想进富士康.

“当时还没有富士康的‘跳楼’事件,很多人抢着去富士康当普工,实习回来之后我也去参加了富士康的校招.”在肖林华的心目中,郭台铭这样的实业家是神一样的人物,他朝思暮想可以在富士康发挥他的专业优势,哪怕是一份流水线上的工作.然而他与富士康擦肩而过,“在激烈的竞争中,我坚持到最后一关,却因为搓手这个测试,手心生汗不能当车工,被刷下来了,我足足郁闷了一周.如果他们把这个环节放在第一关,我肯定过了.”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富士康失去一位有抱负的员工,肖林华的人生却就此改变.在一场校招中,肖林华以位列前茅的成绩,进入了福大自动化科技公司,这是一家以工业自动化为主营,科工贸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在这家公司,他与其他100多名应届生接受了“魔鬼式”培训,最后只有十几个人坚持到最后.

“在福大那段时间,忙碌而充实,艰苦而快乐,福大有自己的电气产品,同时也*全球电气品牌产品,作为一个优秀的销售人员,不但要熟知自己的产品线,还要能够列举同类产品几十个品牌的优点和缺点,那时背过的产品手册都是五六百页一本,还要天天考,相互评分,一般人一个月都坚持不了.”时至今日,肖林华依然把他在福大的岁月当作自己创业最宝贵的财富.他在福大开拓了眼界,提升了自己的专业素养,不仅学会了如何做网络营销和大客户销售,而且对工业制造与电气自动化领域数百个品牌进行了系统的学习,磨练了他成为产品经理最稀缺的素质.

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创业之路

2007年11月,肖林华只身来到北京,作为广州一家餐饮设备贸易公司的业务代表,集客户开发、技术指导、团队组建于一身,准备全力开拓华北市场,填补公司在华北和东北的市场空白.对于一名初来乍到的“北漂族”来说,这是一项极其艰巨的任务,公司也抱着一种试错的态度,给他的资源和支持相当有限.为了节约成本,他在通州的一间不太显眼的平房挂出了“北京经销处”的牌子,然后开始挨家挨户地拜访渠道商和目标客户,每天打100多个电话,发无数的名片,最困难的时候连续吃了一周方便面.由于自己是技术出身,经常毛遂自荐帮助渠道商和客户解决各种技术难题,排除机器故障,逐渐赢得了他们的好感,华北市场逐步打开.

2008年奥运会在北京举办,这对中国餐饮业来说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全年零售额达到15390亿元,年度增长幅度达24.6%.借着奥运会这股东风,围绕餐饮业周边的厨房设备、食品机械等产品也进入一个爆发期,分布在全国的大小“诸侯”,吹响了“逐鹿北京”的号角.

“我提前一年来到北京,就是看准了奥运会这个契机,经过半年多的布局,我与大的经销商、厂商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虽然我不直接与奥体中心合作,但我们的产品是那些做集成解决方案的服务商首选装备对象.”肖林华告诉笔者,“确切地说,像蔬菜、肉类的清洗与切割设备,只是整个厨房设备当中的一条细分产品线,那些大厂商拿的都是上千万的单子,分到我这也就百余万的采购量.”除了染指奥体中心这块蛋糕外,肖林华还把眼光瞄向了高校食堂、星级酒店、餐饮公司、食品加工厂等客户.奥运会闭幕时,他创下300多万的销售业绩,提前超额完成公司的年度销售目标.

兴业论文参考资料:

结论:志伟兴业:打响厨房争夺战为关于兴业方面的论文题目、论文提纲、兴业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参考文献的相关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