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红军标语论文范文资料 与解读一条红军标语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红军标语范文 科目:论文摘要 2024-01-17

《解读一条红军标语》:这篇红军标语论文范文为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可用于相关写作参考。

在红军足迹所到的很多地方,都能看见一些“涂鸦”.这些旧时的痕迹,也被定为红军标语,这没有错.现在的年轻人看了,大多疑惑不解.他们不明白,这也算标语?在他们想像中,红军标语就是标语,和现在大街小巷里看见的标语没什么区别,应该是很工整并且醒目地写在人群集中的地方.标语嘛,写出来就是给更多的人看,人越多越好,理所当然是在人群集中的热闹地方.

其实并不是那样,红军标语的五花八门,是一般年轻人很难想像的.红军的许多标语是写在角落里,也就是说,写在并不被人注意的地方.这并不奇怪,在许多苏区还较为普遍.事实上,能留存至今的红军标语,也正是因了偏僻才得以保存,我们今天才能够看到.

有些标语,实际是红军士兵的“作业”.

红军是以工农为基本力量进行革命的,军队基层士兵,基本都是社会底层的工人和农民.这些人大多不识字.大量文盲的存在,也制约了军队的素质.这是当年红军高层较为焦虑和纠结的事.所以红军鼓励士兵学文化,战争间隙,关于识字的活动很多.每个连队都配有专门的教员,以便教士兵学习文化.其实“文化”也就是最初的一些启蒙、识字过程.

红军的文化普及工作常常卓有成效,入伍前大字不识的士兵,很快就能读能写一些常用字了.每个村口都有识字牌,每天变换着不同的字.士兵们总是自愿或者非自愿地强记下那些汉字.还有定期的识字竞赛,比赛谁认得的字多.红军很善于做鼓动工作,学文化的热情在士兵中漫延开来.士兵们很享受这些,有人就上了瘾,总是惦着书写的事.

红军也得做“作业”,抄写是基本.红军的教材多是标语手册,所以,他们抄写的就是标语.

墨和纸都是地主土豪家弄来的,亦属于浮财之一.除了上缴外,会留些在身边,写标语及告示之用.也会留些给士兵学文化.但纸不经用,几经涂沫用得精光.他们就写在石板上,写在白墙和木墙等处.我看见过一些文字,写在祠堂一丈多高的墙上,密密麻麻层层叠叠.仔细辨认,字迹不是来自同一个人.显然,当时镇子里有红军驻扎,有一部分就住在这间祠堂里.他们习字,但纸张很快告罄.然后有人就把这面墙当纸了.旁边的士兵看了,这主意好呀,纷纷加入.一天两天,半米高的墙就都是大小不一歪歪扭扭的字了.后来就打高处的主意,搬来了凳子垫了脚写,又写满一截墙.后又搬来梯子,横横竖竖,直到把整个的四面墙写得满满.那实实在在的就是一面标语墙了.红军走后,敌人卷土重来,当然视那些赤色标语为眼中钉.但对于这种标语墙他们有点瞠目结舌,抠挖实在太费事费力,于是想了个简单的方法,重新把那四面墙再糊一层.几十年后,老墙和新墙间毕竟有间隙,就有东一块西一块的剥落.老墙上那些字迹,模糊地显现了出来.有人看见,惊呼,这里有字哩!老年人觉得那并不新鲜,说,是红军留下来的哩.解放初期,对于这类“遗迹”,缺乏保护意识,后来就 了,加之多半偏远,更没人关注到这些红军“标语”.

对这些引起重视,是近年来的事.红色遗址遗迹不仅可以教育后人,还可以成为一种文物,甚至成为一个产业,能够赚到不少钱.对于保护和开发,地方政府和百姓就都齐心协力了.

文字配画,是当时红军标语中的一种.有些并不是刻意刷写的标语,多是信手而来的涂鸦.

建宁的这幅“涂鸦”就是这类标语中的一种.

这条写在板墙上的标语,字迹依然很清晰,它来自福建建宁县一个偏僻村落的老屋.“标语”分上下两部分,完全出自书写人的自由发挥.上半部是一幅图,配有一段文字:“我帮助红军家属耕田你们有儿子去当红军我也帮你耕田”.

从这段文字可以看出,执笔作画行文的,是一位耕田队员,受命来一户红军家中助耕.这位助耕队队员,也许是士兵,也许是苏维埃干部.

当时的情形是,苏区大量的男人当红军去了前线.以建宁为例,当初只四万多人的小小山区县,就有七千人当兵去了前线.男人走了,生产受到了制约,尤其是红军家属,总不能让其送子当兵送夫去前线,而田地荒芜粮食欠收让他们寒心.后方安心,前线才能铁心,无忧无虑无牵无挂,男儿才能奋勇杀敌.所以,这和前线一样重要,保障了后方,才能确保战争的胜利.

红军高层非常明白这一点.

先是土地.

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土地法》规定:“红军是拥护苏维埃政权推翻帝国主义的先进战士,无论其本地是否建立苏维埃或尚为反动统治,均须分得土地,由苏维埃政府设法替他耕种.”

《中国工农红军优待条例》第3条规定:“红军中退伍士兵,不能服务,准给长假的准由红军公田内分配土地给他耕种,如有在苏区安家的,其家属仍分得土地.”

土地有了,但没劳力.苏区当年多是落后地方,还是较为原始的农耕模式.突然家中主要劳动力上了前线,这土地的碳水化合物就成了一个问题.早期的红军,就已经遇到过这个问题,并有过相对措施,强力规定和推行这些举措.要求红军及其家属分得的田,由政府组织耕田队和劳动互助社帮助耕种.

耕田队在井冈山时期就有,劳动互助社是由耕田队发展而来的.1930年9月28日,赣西南特委工作报告指出:“对于红军的家属,特别优待,如替红军家属割禾耕田,对此项工作每有严格通告,下级有相当的执行,这是扩大红军的主要推动,使红军无后顾之扰,无家庭的牵制,增加红军前方兵士的作战勇气.”

翻閱相关资料,就发现很多这方面的规定.三十年代初,《江西省苏维埃政府一年间的工作报告》记载:“兴国、赣县、万太、永丰、于都、宁都、胜利、公略等县的报告,在这些县所属的大部分地方等群众为支援红军家属而进行劳动,多者六个劳动日,少者四个劳动日.”“在军区政治部和胜利县各地的群众都曾动员了全部人手,帮助红军家属收割.”

《优待红军的光荣模范》一文中写道:“尤其是在春耕夏耕秋收忙的时候,还组织了耕田队(每十人为一组)和帮助红军家属栽植割禾等.他们不但自己带饭包,加速工作速度,而且自己带应用工具犁、耙、锄头、镰刀、粪箕等等.”

红军标语论文参考资料:

结论:解读一条红军标语为关于本文可作为相关专业红军标语论文写作研究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红军标语博物馆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