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儿童诗论文范文资料 与以秋天为例谈儿童诗的教学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儿童诗范文 科目:期末论文 2024-01-08

《以秋天为例谈儿童诗的教学》:该文是关于儿童诗论文范文,为你的论文写作提供相关论文资料参考。

【摘 要】本文以《秋天》为例论述儿童诗教学的四种方法:反复诵读,含英咀华;角色扮演,情感体验;展开想象,拓展思维;联系生活,训练表达.

【关键词】儿童诗 《秋天》 诗歌语言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8)01A-0095-02

张志公先生指出:“语文教育肩负的任务不是单一的,但是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是学习语言,是语言的理解和运用,是听说读写能力的提高.”语文课程标准也非常明确地指出语文不是单一化的学科,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相互的统一.也就是说在引导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同时,应让学生受到人文情感的熏陶,两者水融、浑然一体.教学苏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秋天》这首儿童诗歌,我们就要结合诗歌教学的特点,牢牢抓住“语言训练”这个根本,紧紧扣住抒情这条线,以诗歌富有童趣的语言为抓手,反复诵读、加以描述、激发情感、展开联想、体会表达、感悟人生,才能扎扎实实地进行听说读写思的“双基”训练,最终激发学生对秋天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一、反复诵读,含英咀华

《秋天》这首儿童诗的语言是精炼的、浓缩的,字少意多,有极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只有通过琅琅上口的诵读,才能由口入心再现诗歌语言的神韵,才能使学生“耳醉其音,心醉其情”,达到“人在文中”的境界.在教学中,我们要充分给予学生朗读的时间,通过对读、听读、品读、引读、换词读等多种方式的读,让学生感受诗歌语言的精妙、理解诗歌语言的神趣,读出诗歌独特的韵味和童趣.这样,孩子们才能从中读出欢乐,并在声情并茂的诵读里体会诗中一个个形象生动的比喻、一个个优美动听的句子、一幅幅美丽的画面.这些画面也将在孩子们的脑海中构成一首欢快愉悦的秋日交响曲.

值得一提的是,教学儿童诗要关注语言节奏,变换朗读的形式.如诗的第三小节,可以抓住本节的语言特色,引导学生边打节拍边诵读.让学生通过变换朗读的形式,读出节奏、读出情趣、读出画面、读出意味,从而激发朗读兴趣,并在想象的情境中读得有声有色、有滋有味.

二、角色扮演,情感体验

儿童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直观是他们认识事物的首选.这就要求儿童诗更形象、更有趣味.因此,作者没有一味尽情地抒情,因为那样会让孩子感到失味、厌烦.在作者的眼里,秋天是一个活泼跃动的孩子,他时而在“田野里打几个滚”,时而在“小路上撒欢奔跑”,还调皮地抓一把“桂子”的香气,甚至悄悄地把“夏天的脚印儿轻轻涂掉”.诗人通过运用“打几个滚、撒欢奔跑、抓香气、涂抹脚印”等生动形象的描写,向大家描绘了一个可爱、调皮的秋天.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走进诗的情境中,让学生扮演“秋风”“玉米”“高粱”等角色,让学生与诗中角色融为一体,且读且演、同乐同喜,体验角色的感情,体验诗的意境.例如:

师:你是玉米,你是高粱(指名生1、生2答),你是怎样的心情?

生1:我是玉米,我非常高兴,因为我不会再经受夏天的炎热.

师:那把你的喜悦写在你的脸上,读一读.

(生1有感情地读)

生2:我是高粱,我非常快乐.

师:加上你的眼神、你的表情来读.

(生2有感情地读)

学生一旦进入角色,情感与角色交融,就会积极主动地感悟文中的情景,并展开丰富的想象.一旦诗句描写的对象活生生地出现在孩子面前,孩子的语言表达就会由此变得生动有趣.

三、展开想象,拓展思维

儿童诗不但担负着思想教育、陶冶情操的任务,也担负着语言训练的任务.那些贴近儿童认知的语言,更能提高孩子们学习的兴致,促使他们学好祖国的语言文字.作者以“走在秋天”为引子,移步换景,抓住了秋天的典型景物:田野里的“稻穗儿、玉米、高粱、秋风”,小路上的“向日葵、野菊花”,果园里的“红苹果、紫葡萄”,仿如秋天的一个个小精灵,使得诗歌更贴合儿童的心理.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的秋天果园丰收的景片,以图文对照的方式帮助学生完成“人景合一”这一诗歌语言文字体悟过程,弥补学生阅读过程中直接经验的不足,激活学生的想象,发展学生的思维.在此基礎上,我们要善于抓住文本的关键处进行拓展,运用想象,引导学生学会把“言”变成“景”,把诗歌中用语言文字描述出来的情景,通过想象转换成头脑中鲜活有趣的画面,再把想象到的画面、感受到的意境通过诵读呈现出来,从而让学生品悟到诗歌文字的精妙之神,欣赏文本的意境之美,体味语言中寄予的情感与意趣,真正读出文本的韵味.

四、联系生活,训练表达

好的诗常在炼意、炼字、雕词琢句上独见功夫,往往是窥一斑而见全豹,因一字而尽传精神.这首诗的第四节,不少文字相当精准、传神,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巧妙利用它们,进行语言表达的训练.如将诗句中的“红”与“紫”进行调换,让学生交流自己的看法“这样改行不行”“为什么”.学生联系生活实际,通过比较不难发现作者描写成熟的苹果、葡萄的颜色是不一样的,这两个字是不能调换的.在让学生比较揣摩词语并感受语言的准确性之后,教师可以再创设生活情境,引导学生完成这样的练习:( )嚷着( ),要( ),并让学生模仿句子造句.这样的模仿表达实践,激发了学生潜在的说话,让学生由想说、敢说到会说.在“说”的这一挑战过程中,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得到了培养,同时也进一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可见,语文教学中的语言训练既要贴合儿童实际、形式多样,又要联系生活、学以致用,让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得到真实、有效的培养.在学生理解了课文思想内容的基础上,还可以拓展延伸,让学生与生活实际巧妙结合,谈秋天的喜悦、秋天的收获、秋天的感想、秋天的思考,通过多角度的语言表达活动促进课文语言的内化,并且有效地提高学生语言表达的质量,以表达促进理解,让读与说相得益彰.

(责编 黎雪娟)

儿童诗论文参考资料:

留守儿童论文

儿童刊物订阅

儿童杂志订阅

儿童时代杂志

儿童画报杂志

现代诗投稿

结论:以秋天为例谈儿童诗的教学为适合儿童诗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相关本科毕业论文,相关儿童诗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