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博物馆论文范文资料 与博物馆旅游解说系统构建原则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博物馆范文 科目:期末论文 2024-01-19

《博物馆旅游解说系统构建原则》:此文是一篇博物馆论文范文,为你的毕业论文写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摘 要:博物馆旅游解说系统是影响博物馆游客体验的重要因素,而我国博物馆旅游解说系统的规划和建设尚处于探索阶段.本文总结了博物馆旅游解说系统的研究进展,分析了现有博物馆旅游解说系统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了构建博物馆旅游解说系统应该注意的三大原则.

关键词:博物馆 旅游解说系统 构建原则

针对博物馆旅游解说,目前的诸多研究将其简单地归结为提升人员讲解质量或者大量运用高新技术手段的辅助性解说,这种以博物馆为主而长期忽视游客实际需要的做法,显然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以文化旅游为诉求而进入博物馆参观的观众的需求.长期以来,博物馆旅游解说因其服务对象的复杂性、地位的从属性、功能的辅助性等原因而未引起管理者和研究人员的足够重视.如何从现存的博物馆旅游解说的不足出发,结合我国国情,找出博物馆旅游解说系统的构建应该坚持的原则是本文尝试探讨的问题.

一、博物馆旅游解说系统相关研究综述

(一)研究发展历程

国外对博物馆解说系统研究起步较早,研究范围广,已深入到微观领域,研究内容主要有解说系统的内容、受众、解说媒介、利益相关者、有效性、解说方式等领域,研究方法趋于多学科的融合,定量为主,定性为辅,应用也较为成熟.

目前国内关于旅游解说的著述较多,主要是通过景区案例探讨旅游解说系统的规划与应用,但是专门针对博物馆旅游解说系统的研究并不多,而且当前我国博物馆解说系统的规划设计主要是以专家视角为基础,忽视受众在人口学、社会学、传播学、心理学、文化人类学、政治学等方面的研究,研究方法以定性为主,研究结果缺乏普适性和差异性.

(二)研究内容

1.博物馆解说媒介

张润峰 、孙桂茹(2002年)从技术控制的角度研究了智能分区解说控制系统在“九·一八”历史博物馆的运用,探讨了消除多个解说员同时解说、声音相互干扰的问题.

2.游客需求和满意度

研究者主要运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深度访谈法、因子分析法、层次分析法等,调查不同人口学特征的游客(解说受众)来博物馆的旅游动机、对博物馆的总体满意度、对博物馆旅游解说系统的感知和评价、对博物馆现有解说系统的期望、对解说系统中各种解说工具的使用情况和满意度等.洪艳、陶伟(2006年)研究认为游客对解说媒体的需求很高,不同社会特征和出游动机的游客对博物馆解说服务的需求有显著差异.陈桂洪(2011年)经研究发现,博物馆解说系统对游客知识增长有显著成效,游客可获得较高的情感体验,游客对博物馆将解说系统各要素的重要性认识都高于满意度评价.李海娥、吴海伦(2012年)认为博物馆解说系统的完善程度直接关系到博物馆旅游的发展并影响游客博物馆之旅的满意度.甘露、卢天玲(2012年)调查发现,游客具有较高的知识需求水平,对博物馆解说系统在知识丰富性、知识传递的过程和方式寄予了比较高的期望;游客对解说工具的使用满意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他们对知识获得和解说系统的评价; 游客的期望只在部分程度上得以实现,而且体现出超过较低期望游客的预期,但未达到较高期望游客要求的特点.柳红月、邹亮(2014年)经研究认为:游客对展示类型、展示设计、展示设施等完善博物馆解说系统的需求较大并且要求较高.耿玉环等(2015年)则认为,博物馆解说系统虽然功能上已满足游客对博物馆的基本认知需求,但游客的“场景融入”和“行为引导”程度一般,解说系统仍以传统的解说为主,灵活性不够.

3.博物馆解说系统规划、管理、优化等问题

目前国际上较具代表性的解说系统规划模式有RM模式(传递者-信息-接受者交流模式)和IMF模式(信息流向模式),运用的都是传播学理论.我国学者多从微观角度对解说系统组成部分中的标识牌、英文解说系统、游客中心等提出规划建议.唐鸣镝(2006年)认为,旅游解说系统规划步骤一般包括:明确目的、指定范围、确定主题、选择表现方式(媒体)、确定解说的重点,以及对规划结果进行评价,它们互相联系,也可随具体情况变化.李渊(2010年)认为当前博物馆解说系统的管理工作要实现以“物”为中心向“以人为本”的转变,使参观者对博物馆产生文化认同和心理认同.黄晓波(2014年)认为,可靠高效的解说系统,不仅是旅游者获取信息的途径,也是博物馆旅游发展的关键,因而,对博物馆解说系统进行规划和管理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博物馆解说系统的构建应当以游客为中心,以需求为导向,以功能为目标,实行全方位、立体化、多途径的解说系统的完善,进而强化博物馆功能,从而实现博物馆旅游健康可持续发展.

4.引入其他学科理论的博物馆解说研究

场所依赖理论是解释“某些地方与人之间似乎存在着一种特殊的依赖关系”这个客观现象的有效理论工具.孔旭红(2008年)认为博物馆可运用“场所依靠”和场所认同来构建与游客的密切关系,场所依靠强调的是一种功能性依赖,博物馆可选用适当的解说媒体组合、丰富讲解内容来体现博物馆的人文关怀;博物馆通过构建馆内工作人员与观众、观众之间、观众与专家和志愿者的良好社会交往,丰富博物馆之间在联合办展、各自定期举办研讨会 、知识讲座 、培训班、咨询会、博物馆“四进”巡展和“三贴近”文化下乡等方面的内容,更好地发挥社会功能.

手段—目的(Means-End Chain)理论最早是由心理学家米尔顿·罗克奇提出,到了20世纪70年代后期,由汤姆·雷诺兹和丘克·吉恩格勒把它运用到营销学上来研究消费者的行为.手段—目的理论阐述了个人价值影响个人行为的方法.张波(2011)通过对不同类型旅游者旅游行为的价值分析,尝试性地构建了自助游类、徒步与远足类、休闲体验类解说系统结构模式.杨鑫(2012年)以湖北省博物馆为实证研究对象,并引入“手段—目的”理论,着重从游客需求视角来研究综合性博物馆解说系统.

二、现有博物馆旅游解说系统存在的问题

博物馆论文参考资料:

结论:博物馆旅游解说系统构建原则为关于博物馆方面的的相关大学硕士和相关本科毕业论文以及相关博物馆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