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诗歌鉴赏论文范文资料 与诗歌鉴赏,须咬文嚼字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诗歌鉴赏范文 科目:硕士论文 2024-03-27

《诗歌鉴赏,须咬文嚼字》:本文关于诗歌鉴赏论文范文,可以做为相关论文参考文献,与写作提纲思路参考。

《咬文嚼字》是朱光潜先生写的一篇文艺随笔,朱先生在文中是如何“咬文嚼字”的呢?

一、从句式和语法角度去“咬文嚼字”.

作者从句式和语法的角度评价“你这没骨气的文人”改得好,因为,“你这什么”句式不仅是“坚决的判断,并且是带有极端憎恶的惊叹语”,在剧本里对宋玉表达极其不满的情感,十分合适;而对“你这革命家的风度”句,朱先生从语法角度分析,改“有”为“这”以后,“你”便和“风度”成为同位语,就“根本不成一句话”,成了病句了.作者进一步分析,“你这”句式并不是总比“你是”句式更有表现力,比如《红楼梦》中茗烟骂金荣说:“你是个好小子,出来动一动你茗大爷!”这里的“你是”就比“你这”句式合适,更有表现力.可见,在文学作品中,没有什么是放之任何文章而皆准的真理,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具体语言环境中“咬嚼”,这才是咬文嚼字的真谛所在.

二、借助《史记》,从文字表现力角度“咬文嚼字”.

《史记》中李广射虎一段本来十分精彩,用语准确,耐人寻味,虽是叙事,兼及写人,把李广发现错误而惊讶无比的意味,勇猛顽强、神力惊人的特点,以及由失望而放弃得很崭截的结局,皆含蕴于文字中,使读者能够反复咂摸,回味悠长,正体现了文字的魅力和作者的功力.但是,经王若虚删减之后,文字是短了,可是表现力也没了,读来索然无味,这样的改动实不可取.

三、从文字传达的情感上“咬文嚼字”.

唐代诗人贾岛“推敲”的典故尽人皆知,但作者以他独到的眼光,从文字传达情感的角度来咬文嚼字,认为“敲”并非一定比“推”好:敲显得礼貌,只是这样一来,首先显得寺内有他人,不够冷清;其次显得突兀,剥啄有声,惊起宿鸟,平添搅扰.而“推”表明孤僧步月归寺,门原来是他自己掩的,于今他推,足见寺里只有他孤零零的一个和尚,诗意冷寂,人物潇洒,自有一种胸襟气度.

四、通过区分把握字的联想义“咬文嚼字”.

在作者看来,字有直指义和联想义.直指义易于把握,联想义由于文字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所累积的种种关系,随人随时随地而各各不同,变化莫测,难以把握.科研论文多用直指义,文学作品却必须关注联想义,借苏东坡的《惠山烹小龙团》诗,朱先生指出,用了字的联想义,诗句才来得丰富,来得含混有蕴藉,文学之所以为文学,就在于文字的联想义的生发上面.

纵观许多同学谈之色变的诗词鉴赏,正该用到咬文嚼字的方法,去读懂诗歌,把握诗歌情感,辨析表现技巧.

那么,诗歌鉴赏,如何“咬文嚼字”呢?

从语法现象上“咬文嚼字”

此类现象要注意词类活用、词语的双面或多面含义等情况.诗句通过活用,能点石成金,化腐朽为神奇,具有非凡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如“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中的“空”、“风老莺雏,雨肥梅子”中的“老”都是使动用法.再如王安石《泊船瓜州》“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也是使动用法,点明春风过后万物返绿,写出了春风的气势和力量,“绿”字写颜色,画面更有色彩感;又如,“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中的“红”“绿”也是使动用法.诗人通过樱桃转红、蕉叶转绿的动态,既增加了画面的色彩感,又道出了时序匆匆、春光易逝的情绪,抒写了对时光流逝的惋惜之情.此外,还要注意词语的双面或多面义.例如黄庭坚《望江东》中“江水西头隔烟树.望不见、江东路.思量只有梦来去.更不怕、江阑住”中的“望不见、江东路”.此词为诗人客居他乡之作,这里客观上是视觉的阻隔,江水、烟树隔断归路;主观上是情感的阻隔,思念之情无法传递.

从表现手法上“咬文嚼字”

例如“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句,“怨”字明显用了拟人手法,“怨”既是曲中之情绪,又是吹笛人之心声.再如曹操的《观沧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诗人通过驰骋想象,描绘了一幅海景:绕天运行的太阳和月亮,好像是从大海的胸怀中升起的;夜空中的银河也好像从大海发源,大海吞吐宇宙,包容万物,真是博大无比.诗人这里采用了想象手法,表明大海吞吐日月星辰是作者的想象之景(或主观感受),体现诗人的胸怀博大(或一统天下的雄心壮志).常见的表达技巧还有动静、虚实、反衬、对比、象征、用典等,修辞手法有比喻、比拟、夸张、借代、反问、设问、双关等,只要结合其特点分析即可.

从写景状物上“咬文嚼字”

景象,要注意分清景物类型(山村、田园、城市、河流等),景物描写的季节、时令、地域等,以及场面描写(农事、战争、狩猎、离别等)、色彩描写等.以所写景物的自然属性为依据,挖掘其社会属性(作者借以抒发的感情、表达的寓意等).例如曾巩的《西楼》:“海浪如云去却回,北风吹起数声雷.朱楼四面钩疏箔,卧看千山急雨来.”这首诗描写了海浪、暴风雨来临前的壮美景象,连天的海浪随着阵阵雷声汹涌而来,在北风的呼啸中,波浪不断拍打堤岸,又咆哮着远去.这种壮美景象的描绘渲染了“山雨欲来风满楼”的雄伟气势,从而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和内心的豪情.

物象,即被作者人格化了的描写对象.诗人通过这种象征性的物象描写曲折地表现他的品格节操、思想感情.作者塑造物象是为了言志、言情.要注意提炼所写物象特征的词语,挖掘物象内在的品格、精神,抓住物和志的“契合点”,就能明白作者意在何为,情为何端.如李贺的《马诗》:“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描绘了一匹威武雄健,渴望驰骋疆场、大显身手的骏马形象.抒写了诗人渴望建功立业的抱负和怀才不遇的激愤之情.

从篇章结构上“咬文嚼字”

古诗讲究构思,往往一个字或一个词就构成全诗的线索,奠定全诗的感情基调、揭示全诗的思想,对这样的结构字词鉴赏,要分析它和诗歌主旨的密切关系,把握它们在篇章结构上的作用——总领、过渡、总括.如南宋汪元量的《湖州歌》(其六):“北望烟云不尽头,大江东去水悠悠.夕阳一片寒鸦外,目断东西四百州.”此诗是元灭南宋时,作者被元军押解北上途中作.“望”是全诗关键,是“远望”之意.我们仿佛看到作者悲苦的双眼,全篇的景物描写皆因此而起,在诗中起到了统摄全篇的作用.

[练习]

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问题.

渭川田家

王 维

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

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

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此诗的核心字是什么?围绕这个字共写了几幅画面?

[参 ]

核心字是“归”字(也可说是“羡”).围绕“归”字写了五幅画面:穷巷牛羊归、野老念牧童、野鸡唤伴侣、蚕儿眠桑叶、农夫相絮语.

诗歌鉴赏论文参考资料:

诗歌月刊

珠宝鉴赏论文

诗歌投稿

音乐鉴赏论文

大学音乐鉴赏论文

诗歌杂志

结论:诗歌鉴赏,须咬文嚼字为关于对不知道怎么写诗歌鉴赏论文范文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相关本科毕业论文诗歌赏析范文大全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的作为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