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文学理论论文范文资料 与世界文学理论史建构新突破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文学理论范文 科目:硕士论文 2024-02-05

《世界文学理论史建构新突破》:该文是关于文学理论论文范文,为你的论文写作提供相关论文资料参考。

〔摘 要〕曹顺庆教授主编的《中外文论史》第一次较为全面地展示了世界各国文论从滥觞到19世纪时期的发展概貌,其所凸显的总体性、世界性、差异性特色和创新,堪称世界文学理论史建构的新突破.《中外文论史》对世界性“总体文学理论”建构的尝试和“西方中心主义”话语的突破,以及对异质文论比较“差异性”思维方式的强调,既符合当今世界文学理论比较研究全球化的要求和趋势,也为中外文论之间的对话、汇通及其文论新质的产生提供了广阔的诗学空间.

〔关键词〕中外文论;总体性;世界性;差异性

〔中图分类号〕I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2689(2017)03-0078-05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作为比较文学学科分支的比较诗学(或中外文论比较)研究越来越引起比较文学研究者的兴趣,并成为比较文学研究的热门领域.和此相应,一些学者开始将着眼点集中在中外文论史的建构上,而编撰一部跨越东西方的世界文学理论史便成了比较文学发展的迫切需要.由曹顺庆教授领衔,数十余人历时20余年编写的《中外文论史》则实现了这一目标①②.纵览全书,该著煌煌四卷,共约4100余页,在编写上采用历史纪年为主,以东西各文化圈相似文论的阶段发展为辅的分期方法,立足于文化探源,几乎将全世界的文学理论融为一体.除前言“从总体文学的角度研究中外文论”外,全书共分为八编:第一編为“中外文论的纵向发展和横向比较”,第二编为“中外文论的滥觞和奠基”,第三编为“中国两汉、古罗马和印度孔雀王朝及贵霜帝国时期文论”,第四编为“公元三至六世纪的中外文论”,第五编为“公元七至九世纪的中外文论”,第六编为“公元十至十三世纪的中外文论”,第七编为“公元十四至十六世纪的中外文论”,第八编为“公元十七至十九世纪的中外文论”.前言提纲挈领,阐明了《中外文论史》编写的目标和重心所在,奠定了全书的基调.正文各编则致力于理清世界各国文论发展的基本脉络和阶段特征,其所呈现的熔铸古今、融贯中西的气势和论述,其所凸显的总体性、世界性、差异性的特色和创新,堪称世界文学理论史建构的新突破!

要建构一部《中外文论史》,不仅要考察和整合各国不同时代不同类型的各种文论史实,而且要在此基础上进行高屋建瓴的整体关照.整体关照除了涉及到中外文论的本体论、方法论和参照系等问题,总体性的架构是第一位的.通观全书,“总体性”在《中外文论史》中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采用总体文学的视角,二是纵横交错的文论史结构,三是体大虑周的文论史形式.

曹顺庆教授在《中外文论史》前言中明确指出:“迄今为止,在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尚没有一部跨越东西方文化圈,从总体文学的角度,融全世界文学理论为一体的文学理论史(或文学批评史、文学思想史)专著.”[1](1)事实确实如此,对中外文论的比较研究若缺乏“总体文学”的关照势必会导致“东向而望,不见西墙”的偏执和“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狭隘!

和国别文学和比较文学研究不同,总体文学主要侧重于对多国文学所共有的文学事实进行研究.尽管各国学者对“总体文学”的看法还存在着诸多不同,但我们仍须承认,当今学界对于实现“总体文学”的追求从未间断.其原因在于总体文学的研究视角具有一种超越国家民族界限的整体视野,它可以有效地消除比较文学研究中二元对立的机械性,而更关键的在于总体文学可以揭示普遍的文学现象及其规律.正如李赋宁教授曾指出的那样,“总体文学研究是文学研究的最高目标,因为它研究的问题是文学作品的一些普遍、最根本的问题.”[2](24)在具体编写中,《中外文论史》第一次将全世界的文学理论,特别是将长期以来被人们忽视的阿拉伯、日本、印度、朝鲜等东方国家的文论纳入世界文论体系中,在对第一手资料和现有成果进行收集、爬梳、剖析和借鉴的基础上,秉持“论从史出、以史证论”的原则,采用“史、论、评”三结合的叙述模式,通过对中外文论历史文献的梳理、文论观念的流变、文论特征的提炼和理论规律的总结等,第一次较为全面地论述了19世纪及之前世界各文化、文明圈内文学理论的发展概貌,可谓填补了迄今尚无从总体文学角度书写中外文论史的空白.就此而言,采用总体文学的视角无疑是《中外文论史》最突出的特色和亮点.

从世界文论的发展来看,各国文论的发展既不是单向孤立的,也不是平铺直叙的,而是在共时和历时的时空交织中呈现出一种纵横交错的发展状态,用曹顺庆教授的话来说,“纵向的‘通变’和横向的互相交流和影响,是文学发展的两个基本动力.”[1](13)然而,现有的大多数文论史著作在结构上主要侧重于从纵向的、历时的单向联系中来勾勒文论的发展脉络和进程,却鲜少有人从横向的、共时的互动关系中来论述各国文论之间的交流和影响关系.这显然不能全面地展示文论发展的整体走向.和采用的“总体文学”视角相对应,《中外文论史》在结构编排上将纵向的历时考察和横向的共时比较相结合,即一方面用纵向考察的经线来论述各国各民族文论的传承、流变,勾勒出文论史演变的历时轨迹.如《中外文论史》分别以“中外文论的滥觞”、“神学的婢女和经学的附庸”、“战乱中的新盛和消沉”、“亚洲文论的黄金时代”、“思潮反叛浪潮的起落”、“现代曙光和末世夕照”等为标题论述了世界文论的纵向发展.另一方面用横向比较的纬线将各国各民族的文论在相互的碰撞交流中穿插交织起来,展现出文论史由各自封闭到相互开放的共时过程.如《中外文论史》以中国、印度、日本、阿拉伯等国和欧洲各国的戏剧理论、诗歌理论、修辞理论、小说理论等分章别类地论述了它们之间的同源性和类同性、异质性和变异性、多元性和互补性.显然,这一纵一横的书写结构,强化了对中外文论前后左右的相通性、联系性、承继性的注重,不仅有利于读者从不同角度更好地认识这张带有总体性特征的世界文论之网,也有利于读者在经纬分明的交点上找到不同文论发展的具体影响和交流.更为重要的是,《中外文论史》所呈现给读者的这种纵横交错的文论史结构,客观有序地展示了世界文学理论从分散发展到整体联系、从静态呈现到动态交融的态势,其纵横古今、跨越中西的庞大气魄足以称得上是《中外文论史》的又一特色.

文学理论论文参考资料:

文学理论论文

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论文

军事理论论文2000

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

文学刊物投稿

关于文学的论文

结论:世界文学理论史建构新突破为关于本文可作为文学理论方面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文学理论知识点总结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论文写作参考文献下载。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