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巴蜀文学生态论文范文资料 与地理交通视角下的五代巴蜀文学生态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巴蜀文学生态范文 科目:硕士论文 2023-12-21

《地理交通视角下的五代巴蜀文学生态》:本文关于巴蜀文学生态论文范文,可以做为相关论文参考文献,与写作提纲思路参考。

摘 要:五代巴蜀文学异质多元、波澜壮阔,存在不同文学版块之间的交流互动和输血重构现象.唐末五代时期,中原地区干戈扰攘、战乱频仍,许多文人为躲避战火的摧残纷纷选择入蜀避难.巴蜀地区关阁栈道、曲折往复的陆路交通地理以及溪流纵横、高山滩川般的水路交通条件,对入蜀文人的行旅创作和迁徙态势产生了深刻影响.入蜀文人深受中原文化的浸润与熏陶,他们对新奇陌生、亘古蛮荒的巴蜀文化带一种自觉或不自觉的抵触心理和隔膜情绪.入蜀文人颠沛流离的身世遭际以及对蜀地文化凄迷感伤的认知心路,深刻影响了这一时期巴蜀文坛的审美价值取向与文学创作风貌.

关键词:五代十国;交通地理;巴蜀文坛;文学创作

中图分类号:I2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268(2017)02012906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巴蜀古国的交通条件十分恶劣.这里悬崖峭壁、栈道百折、奔流险滩、与世隔绝,是一个“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的瑰丽奇幻的新天地,同时也是一个令人心惊胆战“侧身西望长咨嗟”的艰险畏途所在.笔者以交通地理的独特视角,全面审视五代文人在巴蜀地区交通行役的流转态势及同期文学创作中的地域文化色彩.一、巴蜀地区的陆路交通与五代文人的迁徙流转态势五代时期,汉中兴元府是连接蜀地与关中地区的重要陆路中转站.中原文人为躲避战火摧残跋涉入蜀时,首先要翻越秦岭来到汉中兴元府,以此作为进一步中转南下的立足点.从关中到兴元的陆路交通,以褒斜路和骆谷路最为重要.唐朝二帝入蜀避乱或沿褒斜或沿骆谷,“安史之乱”爆发后,唐玄宗沿褒斜路历扶风、陈仓、河池郡(凤州)抵达兴元府.唐僖宗入蜀时,沿骆谷道经盩厔、洋州抵达兴元府.

唐末五代之际,中原文人为躲避战火摧残,追随唐室帝王的逃亡路线纷纷入蜀.如诗人郑谷“广明之乱”后,沿着褒斜古道入蜀避难,历兴、剑、梓、汉抵达成都府.郑谷入蜀途中在兴州略作停留赋诗流连,其《兴州东池》诗云:“南连乳郡流,阔碧浸晴楼.彻底千峰影,无风一片秋.垂杨拂莲叶,返照媚渔舟.鉴貌还惆怅,难遮两鬓羞.”[1]90,按,兴州以北经水路可达凤州、成州,兴州以南更通舟楫;诗中所谓“南连乳郡流,阔碧浸晴楼”诚不虚言.又,郑谷滞留兴州之际所作的《兴州江馆》亦云:“向蜀还秦计未成,寒蛩一夜绕床鸣.愁眠不稳孤灯尽,坐听嘉陵江水声.”[1]223按,兴州下辖顺政、长举、鸣水三县.嘉陵江流经顺政县,离县城百步,诗人郑谷滞留兴州进退维谷,诗句“愁眠不稳孤灯尽,坐听嘉陵江水声”令人读后倍感凄凉.兴州长举县又有著名的险要之地曰“青泥岭”,此地悬崖峭壁、溪流湍急、山多云雨、道路泥泞,诗人李白曾为之浩叹曰“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青泥岭正道要冲,朝廷在此设有“青泥驿”,该驿站直到北宋至和年间才废弃不用另择他途.据宋人雷简夫《大宋兴州新开白水路记》文云:“至和二年(1055年)冬,利州转运使王容、郎中李虞卿,以蜀道青泥岭旧路高峻,请开白水路,自凤州河池驿至兴州长举驿,五十里有半,以便公私之行等减旧路三十三里,废青泥一驿.大抵蜀道之难,自昔青泥岭称首.”[2]又,唐末五代之际,诗人韦庄由关中入蜀亦经由兴元府中转.唐昭宗乾宁四年(897年),诗人韦庄奉命入蜀宣谕两川罢战休兵.韦庄与谏议大夫李洵沿骆谷道经盩厔、洋州抵达兴元后,辗转到达东、西两川征战对垒之地梓州张杷砦.韦庄此行沿骆谷道进入洋州,写有诗歌作品《焦崖阁》云:“李白曾歌蜀道难,长闻白日上青天.今朝夜过焦崖阁,始信星河在马前.”[3]313按,诗中的“焦崖阁”位于洋州东北的焦崖山,据《陕西通志》记载:“焦崖山,在(洋)县北五十里.”[4]诗人韦庄回朝复命后,身感大唐王朝江河日下大厦将倾,于是选择投奔王建再次入蜀.此时的韦庄身上没有了王命羁绊的束缚,能够从容地边行边赏路边景.诗人沿着褒斜古道一路前行,当他经由兴元府褒城县时饱览了“鸡公山”,韦庄《鸡公帻》诗云:“石状虽如鸡,山形可类鸡.向风疑欲斗,带雨似闻啼.蔓织青笼合,松长翠羽低.不鸣非有意,为怕客奔齐.”[3]314诗人在题目曰:“(鸡公帻)去褒城县二十里.”[3]314由韦注可知,“鸡公帻”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离兴元府的治所称得上是近在咫尺.

五代时期的文人士子,在汉中兴元府稍作停留之后,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往往会选择继续南下赶路,由兴元府折向西南方向沿金牛道、剑阁道,经利、剑、绵、汉四州抵达成都府.这条由关中褒斜路、骆谷路交汇于兴元府而后折向西南金牛道、剑阁道所构成的交通路线图,是唐五代时期中原文人出蜀入蜀的陆路交通大动脉.金牛驿正当入蜀的咽喉总孔道,唐末诗人胡曾《金牛驿》诗云:“山岭千重拥蜀门,成都别是一乾坤.五丁不凿金牛路,秦惠何由得并吞.”[5]2545李商隐入蜀时经金牛驿亦赋诗云:“楼上春云水底天,五云章色破巴笺.诸生个个王恭柳,从事人人庾杲莲.六曲屏风江雨急,九枝灯檠夜珠圆.深惭走马金牛路,骤和陈王白玉篇.”[5]2091

利州辖区内的入蜀险恶路段有“九井”“五盘”(七盘)、“漫天岭”“深渡岭”,沿途亦有著名的驿站筹笔驿和嘉陵驿.入蜀古道的“九井”之险,陈鹏在《九井滩记》一文中有描述:“九井滩有大石三,其名鱼梁、龟堆、芒鞋嘴,参差相望于波间,操舟之人力不胜舟,而辄为石所触,故抵于败.”[6]利州境内的“五盘岭”或“七盘岭”之险,诗人杜甫也曾赋诗云:“五盘虽云险,山色佳有余.仰凌栈道细,俯映江木疏.”[5]782关于“五盘”的得名缘由,杜甫在《五盘》诗题云:“七盘岭在广元县北,一名五盘,栈道盘曲有五重.”[5]782由“五盘岭”沿嘉陵江西南行,便来到著名的“筹笔驿”,此驿的位置所在据《舆地纪胜》记载:“筹笔驿,在绵谷县,去州北九十里,旧传诸葛武侯出師尝驻此,唐人诗最多.”[7]4736利州境内的“大漫天岭”“小漫天岭”“深渡岭”亦是入蜀古道中必经的险恶路段,唐末诗人罗隐入蜀时留题《漫天岭》诗云:“西去休言蜀道难,此中危峻已多端.到头未会苍苍色,争得禁他两度漫.”[5]2626又,五代前蜀时,后主王衍不顾群臣劝阻执意北巡耀武,他的随从队伍浩浩荡荡“从驾兵至绵、汉至深渡,千里相属”[8]667.利州“嘉陵驿”在州治绵谷县境内,五代文人张蠙《题嘉陵驿》诗云:“嘉陵路恶石和泥,行到长亭日已西. 独倚阑干正惆怅,海棠花里鹧鸪啼.”[5]2783诗人张蠙深感嘉陵江畔的蜀道艰险,一路行来崎岖泥泞疲惫不堪,故而在嘉陵驿站独倚栏杆悲伤日暮,情绪低落.

巴蜀文学生态论文参考资料:

文学杂志排名

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论文

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

文学刊物投稿

生态环境保护论文3000

关于文学的论文

结论:地理交通视角下的五代巴蜀文学生态为适合不知如何写巴蜀文学生态方面的相关专业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关于巴蜀文学生态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