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积极心理学论文范文资料 与积极心理学视野下大学生身心交互心理健康教育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积极心理学范文 科目:硕士论文 2024-02-12

《积极心理学视野下大学生身心交互心理健康教育》:这篇积极心理学论文范文为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可用于相关写作参考。

[摘 要]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形式德育化、角度消极化、方法单一化等倾向.积极心理学强调人的积极力量,身心交互辅导注重身体和心理的一体性、激发积极身体体验.在积极心理学的启示下,大学生身心交互的心理辅导,用体验式辅导方式,弥补以往心理教育单纯语言引导的不足,构建完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身心交互心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6)1 — 0140 — 02

大学生是践行“中国梦”的主力军,是未来社会的建设者.在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实际工作中存在着教育的德育化、问题化、运动化等消极倾向,极易导致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走入误区.积极心理学是当代新兴的心理学思潮,主张关注人的积极心理品质,关注人的健康幸福,符合当代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方向.本文结合工作实际,尝试从积极心理学视野来探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一、积极心理学的理念

积极心理学(positive psychology)诞生于20世纪末应势而生,它是心理学史上具有革命意义的学科,创始人是美国当代著名的心理学家马丁·塞里格曼,谢尔顿和劳拉·金,研究对象是普通人的心理活动,针对大部分人的心理状况来指导人们如何关注人性里面的积极潜质,从而更好生活的学科.

积极心理学认为,过去心理学过度关注人的心理损伤、缺陷和伤害,忽略对力量和优秀品质的研究;认为心理治疗不应只对损伤、缺陷的修复和弥补,也应加大对个人所拥有的潜能、力量的发掘;心理学不仅仅是关于疾病或健康的科学,更是关于工作、教育、爱、成长和娱乐的科学.

积极心理学致力于人的积极品质,相信人本身存在着某种优胜于其他生命形式的源泉力量,这种力量就是人外显的或潜在的积极品质.通过这种力量,人们完全可以从积极的角度去面对我们的心理疾病,实际上,大量关于情绪心理治疗的研究发现,“安慰剂”起到了50%-75%的作用.运用积极心理学的治疗策略,可以增强被治疗者的力量,而不仅仅是修复其缺陷.这种关心人的优秀品质和美好心灵的理念,正悄然影响着今日的心理学和心理治疗.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困境

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起步相对比较晚,1994年 《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1995年《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试行)》、1999年 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多次提到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进入21世纪,教育部陆续颁发《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2001年3月)、《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和心理健康工作的通知》(2003年2月)、《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施纲要》(2004年4月).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基本建设标准(试行)>的通知》出台,明确规定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目标、任务要求、工作体系、建设标准、途径方法、保障措施,强调通过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大学生在协调发展.

和此同时,广大心理工作者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层面和实证层面展开了大量研究,获得了丰硕成果.但随着近年来社会生态环境的复杂化、人文环境的多元化,大学生心理问题日益突出,以马加爵、药家鑫、黄洋事件为代表的多起大学生他杀、自杀事件使得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受到广泛关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也日益凸显.主要表现在:

1. 心理健康教育形式的德育化

我国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真正的推广是在本世纪,各高校纷纷成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咨询机构,大多挂靠学校学生处,以通过行政手段保证这项工作的顺利进行,且教育的开展更多的是依靠学校管理学生工作的辅导员.由于绝大多数辅导员老师没有心理学背景,在实际工作经常通过“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等德育教育替代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和形式也常常是利用每年一度的“5.25”进行,结果是心理健康教育“五月来、六月走”.这种心理问题德育化,给学校和个人都带来极大的隐患.

2.心理健康教育角度的消极化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和重视,不得不说是和极端个案有很大关系.人们往往通过抑郁症、精神分裂、自杀、他杀等病态的心理疾病了解到心理健康,并开始关注更多大学生的心理状况.每年新生入学,各校都会组织大规模的心理调查,排除心理障碍学生所带来的隐患.学校管理者更多也是关注心理危机问题,最大程度减少因心理障碍所引发的恶性事件.其实,这和心理学研究的初衷背道而驰,更是偏离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过分突出心理的消极面,关注少数“问题人群”,忽视大部分正常群体,忽略心理学积极面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积极导向和促进作用.

3.心理健康教育方法的单一化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运用很多方法帮助大学生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尤其在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形成机制、心理干预的普适原则及应对策略等方面做了一定探索.但这些方法更多是在理性情绪治疗和精神分析理论基础上,通过认知评价、理论说教的谈话式认知矫正,改变个体的认知或者改变对早期伤害性事件的看法减少心理问题的发生.这种方法可以在短时间消除症状,但容易反复,不能解决大学生的根源性心理问题,不能调动学生提高心理健康愿望的积极性.亦即,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干预研究并未取得实质性的干预效果,且不能在大学生中大规模推广.

三、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大学生身心交互心理健康教育

随着积极心理学成为当代心理学新的研究热点,众多研究者认识到以往病态心理健康观和传统教育手段已经成为阻碍当代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快速发展的首要因素.因此,如何发现和培育大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激发其正能量,是目前心理健康工作面临的重要挑战.

积极心理学论文参考资料:

心理学杂志期刊

管理心理学论文3000字

犯罪心理学论文3000字

设计心理学论文

设计心理学论文3000字

社会心理学论文

结论:积极心理学视野下大学生身心交互心理健康教育为关于本文可作为积极心理学方面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积极心理学的24个品质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论文写作参考文献下载。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