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教学设计论文范文资料 与基于TPACK框架教学设计模式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教学设计范文 科目:硕士论文 2024-03-15

《基于TPACK框架教学设计模式》:本文关于教学设计论文范文,可以做为相关论文参考文献,与写作提纲思路参考。

摘 要:TPACK框架为“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提供了新的思路,文章在分析TPACK框架的内容和教学设计模式构成的基础上,阐述了TPACK框架對教学设计的启示,构建了基于 TPACK框架的教学设计模式,并分析了此教学设计模式的各个组成部分.

关键词:TPACK;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教学设计模式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7)04-0056-04

一、TPACK 框架的背景及内容

TPACK框架是“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发展的第三阶段.以美国为代表,其整合途径和方法的研究大致可划分为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关注学生基于网络的自主学习和探究,第二阶段究关注如何运用技术来设计课程.这两个阶段都特别关注技术和学生,而没有认真关注整合过程中教师的知识所起到的重要作用.针对这类问题,美国学者科勒(Koehler)和米什拉(Mishra)于 2005 年在舒尔曼(Shulman)提出的学科教学知识(PCK)的基础上提出了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即TPACK(Technological Pedagogical And Content Knowledge)[1].

TPACK框架是学科内容(CK)、教学法(PK)和技术(TK)这三种知识要素之间的复杂互动,是它们整合后形成的一种新知识. 三种知识要素之间的互动关系如图 1 所示.

CK-学科内容知识是指实际被学生学习或教授的学科知识.包括两个维度:C1K-学科统领性内容(具体学科教学大纲、课程标准的知识)、C2K-学科内容知识(具体学科的思想、概念、方法、关系等知识以及具体学科和其他学科关系的知识).该类知识专业性较强,学科不同,层次不同,所涵盖的内容也大不相同,因此,对具体学科的授课教师来说,深入理解其学科的基础知识显得尤为重要.

PK-教学法知识是一种通用的知识类型,包括两个维度:P1K-学生学习过程的知识(主要包括发展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知识)和P2K-支持教学的方法和策略类知识.这些知识通过课程设计、课堂管理、教学评估等教学环节体现出来.掌握教学法知识要求教师做到深入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即能够理解学生获得知识、掌握技能和能力提升的过程,在此基础上,教师才能更好地理解教学过程,从而合理地运用策略和方法类知识来设计和开展教学活动.

TK-技术知识,这里的技术指的是运用到教育中的“教育技术”,包括传统技术和数字技术.技术知识包括三个维度:T1K-对具体技术教学功能的可供性和限制性的理解, T2K-教学工具操作方法的知识,T3K-有关学习新技术的方法的知识.随着时间推移,大多数传统的教育技术变得非常普遍,取得了感知透明性,教师能够熟练运用它们.然而,相对而言,数字技术却是千变万化、频繁更新的,因此我们要避免陷入“功能固着”,需要不断更新自身的技术知识,以发展的眼光看待技术的可供性和限制性,学会流畅地运用技术解决教学问题.

境脉是指教学班级中的信息化教学设施、学生情况、班风等因素相结合的具体环境以及他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不同班级有不同的境脉,同一班级的不同时期境脉也不同.其中任何一个因素的变化都会引起具体境脉的变化,教师作为课程的设计者,需要有敏锐的洞察力和分析能力,并且能够积极地调整教学方案来适应变化的境脉.

PCK-学科教学知识,指使用相应的教学方法、策略来组织特定教学内容的知识.该类知识的形成依赖于独特的学科内容、独一无二的教学经验和教育学知识的整合.

TCK-整合技术的学科知识,指使用相应的技术来表征特定教学内容的知识.该知识的掌握需要对技术和学科内容互相影响和限制方式有很好的理解.在一定程度上,因为技术的限制性,其表征类型也受到限制,不同的技术支持不同的内容表征.同样的,不同的学科内容也限制了采用的技术类型.

TPK-整合技术的教学法知识,指使用相应的信息技术来支持特定的教学方法的知识.整合的实质是教学方法的技术映射.TPK的重要部分是教师需要为具体的教学法目的重新配置技术,创造性和灵活性地使用已有的工具.

TPACK-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指使用各种支持性的信息技术来开展某学科内容教学的知识.实质是对CK、PK、TK之间相互作用的理解.教师面对的每个“劣性问题”都是这三个要素的独特整合,不同的教师、教学境脉,整合出的教学方案也不同.教师需要对CK、PK、TK的每一个领域都有较高的认知流畅性和灵活性,更需要在它们的交叉中发展这种灵活性,达到对具体教学境脉的高度敏感性,这样才能设计出较优的教学整合方案.

二、基于TPACK框架的教学设计模式

1.教学设计模式简述

教学系统设计模式是系统地再现教学设计过程的一种理论化的简约形式.它是一套程序化的步骤,旨在告诉教学设计者按照什么步骤和方法进行教学系统的设计.由于教学系统的范围、层次以及设计人员的工作环境、专业背景等差异,使得他们对教学设计的理解不尽相同,因此产生了不同的教学设计模式.尽管这些模式各有不同,但它们都包含了相同的要素(学习者、目标、策略和评价)和相同的设计环节(教学目标、策略和评价的设计).从理论基础来看,教学系统设计模式可分为三大类:

(1)以“教”为主的教学设计模式.该教学模式的优点是教师是课堂活动的中心,便于教师组织和监控教学过程,有利于师生的情感交流,具有传递知识高效、系统的特点.缺点是极易出现教师完全主宰课堂、忽视学生是学习主体的现象,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2)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模式.该教学模式强调学生是知识的主动探索者和发现者,而非被动接受者,教师要为学生创设尽可能真实的“学习情景”,并且让学生通过“协作学习”来完成自身意义的建构.因此,此类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主动性的发挥,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和能力的培养.当然,此教学模式也极易走向几个极端: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忽视师生的情感交流,因自由度过大偏离教学目标.

教学设计论文参考资料:

小学教学设计杂志

广告设计论文

毕业设计日志

毕业设计

设计投稿

教育教学论坛期刊

结论:基于TPACK框架教学设计模式为适合不知如何写教学设计方面的相关专业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关于教学设计的基本要素9个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