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课程设计论文范文资料 与基于问题求解微课程设计模式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课程设计范文 科目:硕士论文 2024-03-11

《基于问题求解微课程设计模式》:这篇课程设计论文范文为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可用于相关写作参考。

【摘 要】 本文力图以问题求解理论为出发点,构建一个充分支持学习者有意义学习的微课程设计模式.首先,文章对有意义学习概念和特征进行诠释,并阐述了微课程特点和问题求解核心理念,以理论推演的方式论证了基于问题求解的微课程就是一种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有意义学习的假设;其次,在分析问题求解和微课程学习过程的基础上尝试构建了两者的映射关系;再次,通过对问题求解影响因素的剖析,梳理了基于问题求解的微课程设计要素;最后,综合课程理论、ADDIE教学设计模式和情境认知等理论,建构了基于问题求解的微课程设计模式.

【关键词】 问题;问题求解;有意义学习;微课程;设计模式

【中图分类号】 G420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9—458x(2015)05—0048—07

引 言

作为一种具有多元用途的信息化学习资源,微课程是目前信息化教育研究的热点.诚然,微课程的表现形式是多样化的,但根据微课程“解惑”的显著特点来看,我们认为,聚焦基于问题求解的微课程设计理应成为微课程设计的重要取向之一,因为这对促进学习者的有意义学习,发展学习者的问题求解等高阶思维能力乃至终身学习能力都具有现实的价值.

一、问题求解和微课程

问题求解是指问题解决者结合当时的情境,针对问题采用适当的方法和工具进行实践,从而走出未知状态,达到目标状态的思维过程.对问题求解的研究中,典型代表是美国著名教学设计专家乔纳森(David H.Jonassen),他认为“如果能够找到解决真实生活中的问题情景的未知模式不仅具有智力价值,同时也具有社会或文化的意义,”并认为问题求解本身就是一种有意义学习.[1]

所谓有意义学习(Meaning Learning)具有五个特性,即主动性、建构性、意图性、真实性和合作性.[2]主动性表现为学习者能够根据学习的需要,积极参和学习活动,并能对学习过程或结果负责;建构性表现为学习者能够阐释和反思学习,并结合原有知识整合观点,而不是知识简单的输入和输出;意图性表现为学习者对学习具有明确的目标导向;真实性表现为学习者的学习处在一个复杂的、情景化的环境当中,所学知识只有通过所依托的环境产生意义;合作性表现为学习者的知识和经验是有限的,通过接触多样化的观点和视角,能够帮助学习者更有效地学习.

根据有意义学习的五大特性,结合信息技术新手段,支持有意义学习的信息化学习资源设计也出现了新的要求,即:在设计过程中,需要充分激发学习者的兴趣或需求;不仅阐释学习知识,更要引导学习者思考;清晰地阐明目标,并建立目标和学习者之间的意义关联;这种资源必须是在学习者生活或工作大环境中极易获取、方便学习并能随时应用于实践;需要提供学习合作和交流的工具.

微课程作为一种信息化学习资源,属于课程范畴,是以某一知识点为学习内容及学习活动的总和,它包括了学习内容和学习支撑环境两个方面.微课程必须满足以下几个基本条件:① 微课程具有一个完整的教学设计,同时强调对学习支持环境的设计;② 微课程内容本身是独立的、完整的;③ 微课程拥有最佳媒体呈现形式,其中视频是微课程学习内容的主要载体;④ 微课程学习的效果突出.

此外,微课程具有几个鲜明的特征,即微小性、结构化和实用性.微小性表现在学习时间短,学习内容以微粒化的单元形式呈现,且媒体容量小,便于学习者接收和学习.微小性特征解决了学习者由于学习时间和学习地点不固定而影响学习的问题.结构化表现在微课程具有完整的教学设计,能够促进学习者对知识进行持续性理解和思维模式建构.结构化特征解决了随机进入学习过程中容易导致的学习分散和知识零散的问题.实用性表现在微课程内容本身是独立的,它独立存在的价值体现为方便学习者根据自身的学习、工作、生活和兴趣的需要来选择微课程,针对具体问题情境来体现微课程的实用性,从而弥补了传统课程学习效果的滞后性.从上述微课程的概念阐释中可以发现,微课程能够充分体现学习者的需求,促进学习者对知识的建构,将学习、生活和工作情境融为一体,具有良好的学习支持环境.它满足了促进有意义学习的主动性、建构性、意图性、真实性和合作性这五大特征.可以说,微课程是一种支持有意义学习的有效学习资源,微课程的学习过程是一种促进有意义学习的过程.

结合乔纳森的观点,本研究尝试将问题求解理论应用于指导微课程的设计,构建基于问题求解的微课程设计模式,以期为教学设计者或教师设计微课程提供有意义的建议.

二、问题求解和微课程设计的映射关系

(一)问题求解的影响因素

影响问题求解的因素很多,其中乔纳森(Jonassen,1997)认为问题求解的成功和否取决于三个方面,即问题本质的把握、问题的表征和问题求解过程中的个体差异性.[3]

1. 问题:问题作为问题求解中最主要的因素.乔纳森认为不同的问题在本质、呈现或提出方式、组成部分和交互等方面表现也有所不同.[4]他根据问题的特性,把问题分为11大类,并认为每一类的表现都不一样.[5]罗伯逊(S.Ian Robertson)根据不同的视角对问题分类进行了整理,主要包括六个方面,即解决新问题需要的知识、不同的目标类型、定义的明确或不明确、语义的丰富或贫乏、相同结构及决定性步骤.[6]

2. 问题的表征:问题求解者要成功地解决问题,必须要构建问题空间,将问题呈现的刺激和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创建有效地联结.因此,问题的表征是影响问题能够成功解决的关键性因素.[7]Zhang.J认为问题的表征分为外部表征和内部表征两种,外部表征(问题的呈现)是指由知觉能直接觉察到的问题情境成分和结构.相同的问题情境用不同的外部表征,如组织结构和呈现形式不一样,则结果都不一样.内部表征则是激活深层认知操作,激活记忆中某种认知机制,经过想象、推理等操作形成对问题的内部表 征.[8]认知心理学家特别关注问题表征的研究,纽厄尔和西蒙将形成的问题表征称作问题空间,并认为决定问题空间的信息源有以下几个:任务情境;对状态、操作和限制的推理;背景推理;先前和该问题有关的经验;先前一个相似问题的经验;错误信息;解题步骤;外部记忆;指导语.[9]对于指导语对问题表征的影响,西蒙和海斯(H.A.Simon&Hayes,1976)使用河内塔问题的两种变式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他们的被试正如UNDERSTAND(Simon&Hayes开发的计算机程序)预示的一样,受到了给予他们的指导的强烈影响[10].同时,问题的突出特征是影响表征方式的因素之一.[11]在问题求解中,问题的表征是至关重要的环节.如何帮助学习者正确地表征问题,能够使他们把问题快速有效地解决.通过对专家和初学者对问题表征过程的研究发现,专家和初学者在对同一文本的陈述性表征中区别不大,但是在对问题的解释和推理上差别很大.

课程设计论文参考资料:

课程设计论文

广告设计论文

毕业设计日志

新课程导学期刊

毕业设计

设计投稿

结论:基于问题求解微课程设计模式为适合课程设计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相关本科毕业论文,相关课程设计包括哪些内容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