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危险因素论文范文资料 与分析感染科医护人员艾滋病职业暴露危险因素其预防管理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危险因素范文 科目:学年论文 2024-02-19

《分析感染科医护人员艾滋病职业暴露危险因素其预防管理》:该文是关于危险因素论文范文,为你的论文写作提供相关论文资料参考。

[摘 要] 目的 探析感染科医护人员艾滋病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及其预防管理对策.方法 从感染科2015年10月—2017年10月期间从业的86名医护人员为观察对象,总结分析感染科医护人员艾滋病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及其预防管理对策.结果 医护人员恐惧心理、侵袭性操作、艾滋病职业安全教育缺乏是感染科医护人员艾滋病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86名医护人员中,无1名发生艾滋病职业暴露.结论 感染科医护人员艾滋病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非常多,若能尽早总结危险因素,制定合理、科学的预防管理对策,可以更好地预防滋病职业暴露的发生.

[关键词] 感染科;艾滋病;职业暴露;危险因素;预防管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 R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8)03(a)-0144-02

艾滋病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后致使免疫缺陷,机体抵抗力降低,同时可并发机会性感染和肿瘤,患者死亡率比较高.此病主要经由尿液、血液、 、 分泌物、乳汁等途径传播,现今尚无确切治疗方法,成为了威胁人类身心健康的一大疾病[1].艾滋病职业暴露指的就是医护人员、实验室人员、预防保健人员及相关监管人员在开展艾滋病防治工作时,意外被艾滋病病毒感染的情况.因为免疫缺陷病毒潜伏期比较长,致使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者以及艾滋病患者作为传染源不断扩散,所以,医护人员职业暴露发生率越来越高.该文对感染科2015年10月—2017年10月期间从业的86名医护人员予以探究,总结分析感染科医护人员艾滋病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及其预防管理对策.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感染科从业的86名医护人员选为观察对象,其中女性50名,男性36名;年龄范围在20~51岁之间,平均为(36.8±3.7)岁.该次研究符合*委员会的要求,所有医护人员均知晓该次研究目的,且自愿参加,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1.2.1 艾滋病职业暴露危险因素 ①医护人员恐惧心理.针对护龄比较短的医护人员或者实习护生而言,心理准备尚不充分,并且工作经验比较少,操作不够娴熟,甚至少数医护人员自身状态不够稳定,非常容易出现艾滋病职业暴露.有关文献报道显示,面对艾滋病职业暴露这一风险而言,新入科医护人员或者实习生均比较恐惧,占有比率高达95%,在进行相关操作时,非常容易出现情绪紧张、操作颤抖等情况,进而易引发艾滋病职业暴露.

②侵袭性操作.在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者及艾滋病患者抽血的时候,因为感染科医护人员操作不当,致使注射时出现针头刺伤,或者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者体液、血液溅到医护人员眼部,或者接触医护人员伤口,导致医护人员艾滋病职业暴露风险增大.有关文献报道显示,在感染科医护人员艾滋病职业暴露中,侵袭性操作是一个较为常见的因素.

③艾滋病职业安全教育缺乏.在感染科医护人员艾滋病职业暴露预防中,职业安全教育十分关键,然而以往安全教育效果并不理想,其原因主要为安全教育内容和模式不够系统、科学.在感染科工作中,医护人员对免疫缺陷病毒感染知识了解并不全面,再加上自身防护意识比较薄弱,比如,在执行艾滋病治疗操作的时候,没有戴手套;在实际工作中,没有详细询问患者病史;等等.以上情况非常容易引发艾滋病职业暴露,如果没有及时给予药物预防或者给予有效处理,就会提升感染科医护人员艾滋病职业暴露风险.

1.2.2 预防管理对策 ①加强安全防护培训.在感染科工作中,应加强安全防护培训,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监督制度,强调科室管理,注重预防、护理意识培养,完善科室各项规章制度,组织科室医护人员进行安全知识学习,进而全面掌握有关知识,以此注意相关安全防护措施的落实,减少艾滋病职业暴露的发生.定期组织科室医护人员学习有关艾滋病职业暴露的防护知识,之后根据工作区域情况明确防护级别,并配置相关防护物品.对于新入职医护人员或者实习护生而言,应在护士长指导下进行岗前培训和入职教育,并邀请专人予以带教,使其熟练掌握防护技术、消毒隔离方法,从而独立工作.

②强化医护人员防护.在实际工作中,医护人员一定要事先穿好相应的防护衣帽等,并且要求佩戴过滤功能较好的口罩,如果医护人员手部存在损伤,应佩戴双层手套.在工作操作中,如果存在体液、血液飞溅的情况,应穿好防护衣帽,并且戴好防护镜,必要的情况下,应穿好防渗透的防护服[2].除此之外,在操作之前,一定要严格按照程序进行洗手,并且在执行侵袭性诊断、治疗等操作时,一定要保证光线充足,以免針头、刀片等刺伤或者划伤医护人员而产生艾滋病职业暴露风险.

③安全措施.在发生艾滋病职业暴露以后,应马上采取恰当的安全措施.在医护操作中,如果发生艾滋病职业暴露,就要马上进行局部处理.如果有伤口,应马上挤压伤口周围皮肤,但不可挤压伤口局部,尽可能挤出伤口部位血液,然后用肥皂液、流动水予以冲洗,再之后用碘伏、碘酒等消毒液消毒伤口,清理创面后进行包扎[3].如果免疫缺陷病毒感染患者或者艾滋病患者体液、血液等飞溅到医护人员眼睛等部位,需马上用清水、生理盐水等予以彻底清晰,同时采集医护人员血液样本进行检测,并且及时用药预防,在3个月后,重新采集医护人员血液样本进行检测.

④加强一次性医疗废物规范管理.在感染科一次性医疗物品使用中,一定要严格依据《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对一次性医疗物品予以处理,并进行严格分类,如针头、刀片应用锐器盒存放,并用双层医疗废物袋装放,同时贴上标签,及时送到销毁点销毁,以免锐器使用后损伤医护人员,造成医护人员感染.

⑤加强管理.在发生艾滋病职业暴露之后,一定要做好人员随访、咨询工作,并及时检测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水平以及监控药物毒性,同时,密切观察免疫缺陷病毒感染的早期症状,并随访6个月,做好相关检查及记录工作,从而为后续相关工作的展开奠定坚实的基础.在发生艾滋病职业暴露之后,医疗卫生机构需及时上报,并做好相应的预防和管理工作,以免进一步扩散.除此之外,叮嘱艾滋病职业暴露医护人员坚持口服药物预防,时间为1个月.

危险因素论文参考资料:

结论:分析感染科医护人员艾滋病职业暴露危险因素其预防管理为关于本文可作为相关专业危险因素论文写作研究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安全危险因素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