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关羽传论文范文资料 与孙犁读三国志·关羽传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关羽传范文 科目:学年论文 2024-02-12

《孙犁读三国志·关羽传》:本论文为您写关羽传毕业论文范文和职称论文提供相关论文参考文献,可免费下载。

自《春秋》立法,中国历史著作,要求真实和简练.史家为了史实而牺牲生命,传为美谈.微言大义的写法,也一直被沿用.但是,读者是不厌其详的,愿意多知道一些.于是《春秋》之外,有三家之传,而以左氏为胜.司马迁参考《国语》《战国策》等书,并加实地考察,成为一家之言的《史记》,对于人物和环境的描写,更详尽更广阔了.它适应了读者的需要,而使历史和文学,异途同归,树立了史学的典型,并开辟了文学的现实主义道路.

历史强调真实,但很难真实.几十年之间的历史,便常常出现矛盾,众说纷纭,更何况几百年之前、几千年之前?历史但存其大要、存其大体而已.

我国的历史,在过去多为官书,成书多在异代.这种作法,利弊参半,一直相沿,至于《清史稿》.

《三国志》在《史》《汉》的经验基础上完成,号为良史,裴松之的注,实际起了很大作用.但历代研究者,仍以《志》为主据,注为参考.后来,历史演变为文学作品,则多采用裴注,因为这些材料,为塑造人物,编演故事,提供了比较具体生动的材料.

史书一变而为演义,当然不只《三国演义》一书.此外还有《封神演义》,以及虽不用演义标题,实际上也是演义的作品.

演者,延也,即引申演变之意.但所演变也必须是义之所含,即情理之所容.完全出乎情理之外,则虽是文学创作,亦不可取.就是说,演义小说,当不悖于历史环境,也不悖于人物的基本性格.

当然,这一点有时很难做到.文学的特点之一是夸张,而夸张有时是漫天过海、无止无休的.文学作品的读者,也是喜欢夸张的,常常是爱者欲其永生,憎者恨其不死.在这种形势的推动下,一部演义小说,能适当掌握尺寸,就很困难了.

《三国演义》一书,是逐渐形成的,它以前有《三国志平话》,还有多种戏曲.这部书的故事几乎是家喻户晓的,流传之广,也是首屈一指的.过去,在农村的一家小药铺,在城市的一家大钱庄,案首都有这一部“圣叹外书”.

在舊社会,这部书的社会影响甚巨,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谋士以其为智囊,将帅视之为战策.据说,清兵未入关之前,就是先把这部书翻译过去,遍赐王公大臣,使他们作为必读之书来学习的,其重要性显然在“四书五经”之上.

在陈寿的《三国志·蜀书》中,《关羽传》是很简要的:

关于他的为人,在道义方面,写到他原是亡命奔涿郡,和刘、张恩若兄弟,“随先主周旋,不避艰险”,终不负先主.

关于他的战绩,写到在“建安五年,曹公东征,先主奔袁绍.曹公禽羽以归,拜为偏将军”.写到他诛颜良,水淹于禁七军.

关于他的性格,写到诸葛亮来信说马超“犹未及髯之绝伦逸群也”.羽大悦,以示宾客.

关于他和同僚的关系,写到他和糜芳、傅士仁不和,困难时,众叛亲离.

关于他对女人的态度,本传无文字,裴注却引《蜀记》说:“曹公和刘备围吕布于下邳,关羽启公,布使秦宜禄行求救,乞娶其妻,公许之.临破,又屡启于公.公疑其有异色,先遣迎看,因自留之,羽心不自安.”

关于他的应变能力,写到他因为激怒孙权,遂使腹背受敌,终于大败.他这一败,关系大局,迅速动摇了鼎足的平衡,使蜀汉一蹶不振,诸葛亮叹为“关羽毁败,秭归蹉跌”者也.

陈寿写的是历史,他是把关羽作为一个具体的人来写的.这样写来,使我们见到的是一个既有缺点,又有长处;既有成功,又有失败的活生生的人.我们看到的是真正的关羽,而不是其他的人,他同别的人,明显地分别开来了.我们既然准确认识了这样一个人,就能从他那里得到启发,吸取经验,对他发生真正的感情:有几分爱敬,有几分恶感.

《三国志平话》,关羽个人的回目有六.《三国演义》,关羽个人的回目有十,其中二十五回至二十七回,七十三回至七十七回,回目相连,故事趋于完整.

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里谈及此书时,说:“至于写人,亦颇有失,以致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惟于关羽,特多好语,义勇之概,时时如见矣.”

中国旧的传统道德,包含忠孝节义;在历史观念上,是尊重正统.《三国演义》的作者,以人心思汉和忠义双全这两个概念,来塑造关羽这个英雄人物,使他在这一部小说中,占有特别突出的地位.

于是,在文学和民俗学上,就产生了一个奇特现象:关羽从一个平常的人,变为一个理想化的人,进而变为一尊神.

这一尊神还是非同小可的,是家家供奉的.旧时民间,一般人家,年前要请三幅神像:一幅是灶王,是贴在锅台旁边的,整天烟熏火燎;一幅就是关老爷,他的神龛在房正中的北墙上,地势很好;一幅是全神,是供在庭院中的.这幅全神像,包括天地三界的神,有释、道、俗各家,神像分数行,各如塔状.排在中间和各行下面的神像品位最高,而这位关羽,则身居中间最下,守护着那刻着一行大字的神牌,神态倨傲,显然是首席.

在各县县城,都有文庙和武庙.文庙是孔子,那里冷冷清清,很少有群众进去,因为那里没有什么可观赏的,只有一个孤零零的至圣先师的牌位.武庙就是关羽,这里香火很盛,游人很多,因为又有塑像,又有连环壁画,大事宣扬关公的神威.

关羽庙遍及京城、大镇、名山、险要,各庙都有牌匾楹联,成为历代文士卖弄才华的场所.清朝梁章钜所辑《楹联丛话》中,关庙对联,数量最多,有些对联竟到了头昏脑热、胡说八道的田地.

当然,有人说,关羽之所以成为神,是因为清朝的政治需要.这可能是对的.神虽然都是人造出来的,但不经政治措施的推动,也是行之不远的.

幸好,我现在查阅的《三国志》,是中华书局的《四部备要》本,这个本子是据武英殿本校刊,所以《蜀书》的开卷,就有乾隆皇帝的一道上谕,现原文抄录:

乾隆四十一年七月二十六日内阁奉上谕:关帝在当时,力扶炎汉,志节凛然.乃史书所谥,并非嘉名.陈寿于蜀汉有嫌,所撰《三国志》,多存私见,遂不为之论定,岂得谓公?

从前曾奉世祖章皇帝谕旨,封为忠义神武大帝,以褒扬圣烈.朕复于乾隆三十二年,降旨加灵佑二字,用示尊崇.夫以神之义烈忠诚,海内咸知敬祀,而正史犹存旧谥,隐寓讥评,非所以传信万世也.今当抄录《四库全书》,不可相沿陋习,所有《志》内关帝之谥,应改为忠义.第本传相沿日久,民间所行必广,难于更易.着交武英殿,将此旨刊载传末,用垂久远.其官版及内府陈设书籍,并着改刊此旨,一体增入.钦此!

这就不仅是胡说八道,而是用行政方式强加于人了.

至于在戏剧上的表现,关羽也是很特殊的.他有专用的服装、道具;他出场之前,要放焰火;出场后,他那种庄严的神态,都使这一个角色神秘化了.

但这都是文学以外的事了.它是一种转化现象,小说起了一定作用.老实说,《三国演义》一书,虽如此煊赫,如单从文学价值来说,它是不及《水浒》,甚至也不及《西游记》的.《水浒》《西游记》虽也有所本,但基本上是文学创作,是真正文学的人物形象.而《三国演义》,则是前人所讥评的“太实则近腐”“七实三虚惑乱观者”的一部小说.

把真人真事变为文学作品,是很困难的.我主张,真人真事,最好用历史的手法来写,真真假假,真假参半,都是不好的.真人真事,如认真考察探索,自有很多材料,可写得生动.有些作者,既缺少识见,又不肯用功,常常借助描写,加上很多想当然,而美其名曰报告文学.这其实是避重就轻、图省力气的一种写法,不足为训.

(选自《中国文化传统是宽容的》,中华书局2017年出版)

关羽传论文参考资料:

结论:孙犁读三国志·关羽传为关于对不知道怎么写关羽传论文范文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相关本科毕业论文三国关羽传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的作为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