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诗学取向论文范文资料 与从赵翼评王安石看其学者气质和诗学取向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诗学取向范文 科目:学年论文 2024-01-29

《从赵翼评王安石看其学者气质和诗学取向》:这篇诗学取向论文范文为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可用于相关写作参考。

摘 要:赵翼在评价王安石时,体现出学者气质,主要有评诗时多将人品与诗品相关联,论诗公允,带有儒家正统思想等.通过对王安石诗作所作的刻意求奇的评价,可看出赵翼追求诗之气韵、反对字句堆砌、崇尚自然的诗学取向.而在其自然的诗学取向下,也导致了赵翼诗歌有佳作亦有庸作的样貌.

关键词:赵翼 瓯北诗话 王安石 学者 诗学

赵翼(1727-1814),字云崧,一作耘崧,号瓯北,与袁枚、蒋士铨并为乾隆三大家,在史学上亦颇有建树,著有《廿二史札记》《陔余丛考》等;同时与袁枚标举性灵,同为清代性灵派两大力将.其诗论力倡创新.赵翼对王安石的评价集中于《瓯北诗话》卷十一“王荆公诗一条”,此外在卷十一“‘明妃’诗”条对王安石之明妃诗亦略有分析.其《廿二史札记》卷二十六亦有两条涉及王安石,分别是“王安石之得君”、“青苗钱不始于王安石”两条.

一、人品与诗品——处处不与人同

《瓯北诗话》卷十一“王荆公诗”一条,集中了赵翼对王安石的看法.首先是说明王安石标新立异的个性:

“荆公专好与人立异,其性然也.等可见其处处别出意见,不与人同也.(以上见《石林诗话》.)晚归金陵,题谢公墩云:“我名公字偶相同,我屋公墩在眼中.公去我来墩属我,不应墩姓尚随公.”或谓公好与人争,在朝则争新法,在野则与谢争墩.(以上见瞿佑《归田诗话》.)”

此内容为赵翼引自其他诗话.分别记载了王安石与王介应答、与文彦博同游题诗、争谢公墩等事,从中可见其处处与人争、不与人同的个性.

赵翼有此引用,大概是想通过这些事件来表明王安石拗俏之性.以人品与诗品相关,这一评诗的标准倾向于儒家诗学在评诗时所持的道德原则,诗即其人,其人与其诗两者要统一.然赵翼评诗又不仅是将其归于儒家诗学的道德原则所能简单概括.赵翼评价诗人不仅注意其道德高低、人品优劣,也注意诗人生平大事,援史实以证诗,联系人品对诗品的影响,分析诗人各家诗特色的内在理路,这更是他善于史学而带来的长处.在《瓯北诗话》其他几卷中,赵翼也多对诗人生平作出分析,如李白从永王璘始末,苏轼营造徐州黄楼、杭州苏堤等,这些分析不仅有助于对诗人生平经历展开论述,亦可见评诗者史才学识.赵翼在评诗时体现出的这些特点,带有乾隆年间实证学风的影响,也是他学者气质的自然流露.

《瓯北诗话》卷十一“王荆公诗”一条,通篇对王安石多贬而极少褒扬,由于王安石的拗俏个性,其诗也多晦涩难解,引用别家诗话也多着眼于王安石诗风拗俏和好与人争的性格,却对王安石诗作中的佳篇不多作评论.即使在提到“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浓绿万枝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等后人认为的佳句时,也仅说“可见其处处别出意见,不与人同也.”王建生在《赵瓯北研究》一书中认为,这是由于赵翼“因人言诗,以‘成见’论王安石诗”,故而有失公允.并引用《廿二史札记》卷二十六“王安石之得君”一条,言“王安石以新法害天下,引用奸邪”,认为赵翼对王安石新法颇多不满,议论显得偏颇.

对此笔者认为,赵翼对王安石如此评价或有其个人感情因素在内,才会多言其弊,然而如此描述或也出于赵翼谋篇布局的考虑,在卷十一中所写的几位诗人,如杜牧、黄庭坚,都多贬斥而极少褒扬之语,大概这不仅是由于篇幅所限,也是他在评诗时有独到眼光,择诗人诗作最显著之特点分析,主次分明,故而并没有优劣兼顾、面面俱到.当然,如果初学者未读荆公诗而先读赵翼的这段评论,或许真会以为赵翼对王安石成见颇深,难免也认为,赵翼评诗虽称得上知人论世,但有时不免带有对诗人的先入为主之见,从而有失公允.客观而言,荆公诗虽时有生硬晦涩之弊,但晚境也臻于纯熟,而“春风自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等亦称得上是佳句,赵翼未引的《石林诗话》一段文字:“王荆公晚年,诗律尤精严,造语用字,间不容发.然意与兴会,浑然天成.”对荆公可谓是更为准确的评价.

《廿二史札记》卷二十六有两条评价王安石,其一《王安石之得君》,“王安石以新法害天下,引用奸邪,更张法令,驯至靖康之难.人皆咎王安石为祸首,而不知实根柢于神宗之有雄心也.等史臣亦谓神宗以好大喜过之资,王安石出而与之遇.宜其流毒不能止.然则非安石之误帝,实帝一念及功名之心自误也.”透过王安石“以新法害天下”,揭示出本质并非源自王安石变法,而是由于“神宗之有雄心”.由此可见,虽然赵翼说王安石新法“害天下”,“引用奸邪”等,似乎对王安石其人颇有意见,但他还是能在此条件下为王安石做出较公正的评价,王安石变法和靖康之难,祸首不在于王安石,而在于“神宗之有雄心”,“非安石之误帝,实帝一念及功名之心自误也.”可谓识见之论.更可见其立论的公允、分析的缜密.

二、诗之气脉——最忌字面求工

趙翼对王安石的字面之工提出批评.他认为王安石晚年“又专求属对之工,此皆字面上求工,而气已恹恹不振.”学者之诗易流于学问,有时计较于格律、对偶、字句堆砌,赵翼在论诗时则规避了这一缺陷,对于字面求工也持反对意见,主张诗歌要有气,造语生硬,刻意模仿,失去了内在的生命力,可谓是舍本逐末.《瓯北诗话》多处提到气,有“才气”,如青莲诗“才气豪迈,全以神运,自不屑束缚于格律对偶,与雕绘者争长.”有“大气”,如东坡诗“大气旋转,虽不屑于句法、字法中别求新奇,而笔力所到,自成创格”,评王安石说他晚年专求字面之工,气已恹恹不振.可见赵翼笔下的气,包括“大气”、“才气”等,虽具体所指在不同的诗人处未尽一致,但都涉及诗歌内在的风格、气象等,与格律、对偶、句法、字法等字面法度相对,而具体在评王安石这里的气则是诗歌内在的气脉、气韵,犹如人之生气、生命力.

赵翼对王安石自认为的得意之句加以分析:如“青山扪虱坐,黄鸟挟书眠”,此句不见于《王荆公诗注》,为《石林诗话》卷上引蔡天启语,或许只成一联,未尝成章.赵翼认为这一句学杜,老杜原句已是晦涩难解,而王安石又学杜不到家,“山”能“扪虱”,“鸟”能“挟书”,用语粗陋,也全然不成章法,令人不知所云.后一则评《明妃曲二首》其二.后人评论王安石的《明妃曲二首》,往往说他自出新意,翻案出奇,体现了宋人翻案诗的典型特色.赵翼则对这句诗的遣词用意大为反感,认为此诗有见异思迁之意,与王安石的大臣身份全然不符.赵翼之所以如此评论王安石这首明妃诗,能看出他不人云亦云,自有主张,另外也与他浓重的儒家忠君奉主思想不无关系.

诗学取向论文参考资料:

结论:从赵翼评王安石看其学者气质和诗学取向为关于本文可作为诗学取向方面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诗学取向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论文写作参考文献下载。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