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教学策略论文范文资料 与让学生玩好数学的三个教学策略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教学策略范文 科目:学年论文 2024-03-06

《让学生玩好数学的三个教学策略》:关于免费教学策略论文范文在这里免费下载与阅读,为您的教学策略相关论文写作提供资料。

“数学好玩”是国际数学大师陈省身先生在2002年国际数学家大会少年数学论坛上提出的.“数学好玩”是“玩好数学”的前提,“玩好数学”又能让“数学好玩”有更好的情感体验,两者是一种趣智的递进和升华,这是数学课应追求的理想境界.在当今小学数学学习要求“自主、合作、探究”的背景下,如何让学生在感受到在“数学好玩”中“玩好数学”?笔者在听课中一直关注“玩好数学”的教学策略,发现把握好情境导入、新知导学和练习导思这三个关键环节十分重要.

一、情境导入:寓问题于生活情境中

情境是为学生学习数学服务的,为数学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提供支撑.为了有利于学生理解抽象的数学问题,应在教学中创设和增强有针对性、趣味性的教学情境,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促使学生数学思维更活跃.

数学就是引导儿童对生活中的“数学现象”进行“重新解读”.课程规定的数学知识,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种“旧知识”,因为儿童的数学体验早就有了.这些亲身体验为学生学习相关新知识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因此,我们要关注学生生活经验,善于设计与生活实际有联系的数学情境,让学生在生活中体验数学,加深对数学的理解,并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例如教学“认识元、角、分”时,在课堂上,教师可创设一个模拟生活情境让学生思考不同的购物方案,让学生在模拟换钱、购物情境中认识人民币,从而激发解决问题的求知.这样的问题情境,贴近儿童实际,把生活常识和数学学习结合起来,学生自然会喜欢.但目前有些课的情境创设重“生活”轻“数学”,未能很好地寓数学问题于其中.我们应该避免虚幻和幼稚化倾向,创设具有真正价值的数学情境,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关注生活情境,增强情境的针对性和趣味性.

实践证明,好的问题情境往往能激发学生的探究.经历从困惑到迎刃而解,学生的思维体验就会产生由“阻”到“通”后的成就感,享受数学思考的乐趣.所以,一个有智慧的教师,应该善于为学生创设数学情境,激发他们的探究,引发他们深刻思考.

二、新知导学:教师站在学生的“后面”

数学教学不仅要关注学生对于数学知识技能的学习,也要关注学生的思想感悟及经验积累;不仅要关注数学能力的培养,也要关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但现实中我们往往发现,教学时教师唯恐学生学不懂,喜欢包办,教师讲得多、学生被动学.为此,要真正落实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教师应“一退一让一拨”.

“一退”:教师要从学会隐退开始.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应是知识的启迪者、学习的协助者、思维的点燃者和资源的提供者.如果教师把课堂变成自己表演的舞台,就从根本上颠覆了对数学课堂的本质意义的认识.为此,教师需做到“三要三不要”:要做“站在学生背后的老师”,善于放手,适时点拨,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不要为了使课堂教学“顺利”进行,自觉或不自觉地以各种方式代替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因此失去了在自主思考、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取数学思想方法、积累数学活动经验的机会.要留足探究的时间和空间,使课堂成为学生的舞台,让学生展示,让学生探究,让学生品味探索的过程;不要代替學生归纳和发现、代替学生讲与评.要学会整体“放”整体“收”;不要把探究过程分得很零碎,扶得太紧.其实,教师“懒”是为了学生勤、课堂活和效果好.总之,教师只有相信学生,解放学生,才能真正成就学生.教师的任务就是为学生构建一个对话、开放、探究、建构、感悟、快乐的课堂.

“一让”:就是让学生真正经历生成过程.小学数学的本质是培育人,数学教学的核心是学生的“再创造”,即让学生“学会思考”.创造性的探究活动能促进学生主动思考.学生在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的数学活动中,才会有机会真正经历“数学化”,获得数学思想和方法.只有让学生经历探究过程,数学课才能呈现出浓郁的“数学味”,形成“真实、开放、生成”的课堂.衡量一堂课是否成功,要看学生是否进行有效学习.教师在课堂上应有的放矢,把枯燥、抽象的数学变得鲜活有趣,让学生感受知识生成的过程,让学生经历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形成“想学—爱学—会学—学会”的良性循环.在听课中,我发现有“三招”对促进学生经历“再创造”很管用.这“三招”就是让思维听得见——让学生说出想法和推导过程;让思维看得见——直观演示或图示或多媒体演示;让思维摸得着——操作和实验,让学生在做中学、玩中学、乐中学.

“一拨”:就是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的点拨.数学知识的理解、数学方法的提炼、数学思想的感悟、数学思维的提升是让学生经历“再创造”的应有收获.探究活动的设计是为学生呈现各种数学学习方法的好阵地,数学探究活动的本质是学生的数学思维活动,进行学法指导要抓住这一课堂的中心环节.形成数学思想方法不是靠讲授知识时生拉硬扯,而是需要融入其中,因势利导地渗透,适时点拨,引导学生逐步感悟数学思想方法,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教师教得有思想,学生学得有深度”的更高目标.

要做到“一退一让一拨”,教师需要在“读懂学生,读懂教材,读懂数学”上下功夫.

三、 练习导思:练习设计要有“开放性”

数学练习应是数学思维的激活过程,练习的开放性是激活数学思维的重要手段.开放性的练习,不仅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而且能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除了体现层次性外,在练习设计中应注重开放性设计,要有开放、变化的题型,要让学生的思维激活和发展.那么,如何体现练习的“开放性”?

开放性练习有两个要求:一是定中求变.通过一题多解、多题一解、一题多变、一题多问、题组训练等变式训练,引导学生发散思维,让学生学习多角度考虑问题,认识不同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为学生提供开放的思维空间,培养他们发散思维的意识和能力.二是变中抓定.要认识不同表达形式下相同的问题本质,培养学生概括归纳和综合分析的能力.例如在“倍的认识”的练习中,通过红圆与蓝圆的动态变化,让学生观察每份的数量、份数、几份数会发生怎样的变化,体会和理解“倍”的含义,突出“谁与谁比”,以什么为标准,在不断变化中抓住了两个量之间是一种比较关系的本质以及掌握解题规律.很多时候,定中求变、变中抓定是同时运用的.

此外,练习的开放性还可以体现在课堂的开放上,如操场的测量等;教材的开放上,如教学“圆周长的计算”一课,引领学生了解圆周率的探索历程;形式的开放上,不仅仅是做题、还可以是社会调查、数学日记、小实验和小制作等.

进行开放性的练习,能使答案和结论更具开放性,让练习过程变得更自由、更快乐、更有趣.在开放性练习中既要抓发散思维,又要注重形变质通,让学生各有所得.学生都喜欢好玩、有趣,有难度、有挑战性的开放性练习,因为思考并解答有一定难度的数学题的过程是趣味无穷的.

近几年佛山市禅城区在小学数学教研中坚持倡导的“自主、高效、创新”课堂理念,强调要处理好上述三个环节,推进了课堂深度改革,收到了良好效果,达到让学生想学、爱学、学会、会学的目的,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升.

责任编辑 罗 峰

教学策略论文参考资料:

科学教学论文

教学论文范文

教学和杂志社

关于英语教学的论文

绘本教学论文

教育教学论坛期刊

结论:让学生玩好数学的三个教学策略为关于本文可作为相关专业教学策略论文写作研究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教学策略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