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新课程背景论文范文资料 与新课程背景下分层导学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新课程背景范文 科目:学年论文 2023-12-19

《新课程背景下分层导学》:本论文为免费优秀的关于新课程背景论文范文资料,可用于相关论文写作参考。

[摘 要]导学教学作为一种新的课程方式,在改变小学数学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和师生关系上具有重要的作用,逐渐推动小学数学课程改革的不断实施.但是,在实践中,导学案是基于大多数中等学生的知识水平,不能兼顾班级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学习特点的差异,无法实现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本文在分析分层导学内涵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探究分层导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分层导学;学习主体;差异性

一、分层导学的内涵分析

随着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行,学生主体课堂成为小学数学的一种趋势,但是在实践中,许多小学教师对小学生的学习能力产生质疑,认为小学生由于知识经验的有效,依靠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来完成新内容的学习,要么需要较长时间的揣摩,课堂教学时间不允许,要么会造成知识理解的浅显化,达不到教学目标.在此基础上,导学案教学逐渐走进小学数学课堂,教师通过结合学生的知识基础设计导学案,导学案围绕某一知识点形成层次性问题,以问题促学,以问题测学,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支撑,也保证知识的深化.这一模式的作用,发展了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在不断的实践中,一些教师发现,统一设计的导学案,并没有突出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有的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了导学案却没法进一步开展学习,有的学生花费很长时间仍然无法解答导学案的问题,出现学习兴趣下降的现象.素质教育的重要理念是为每一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使每一个学生在教学中,都有所思考,有所成长,分层导学的模式随着出现.分层导学指的是根据学生在数学课堂中的表现和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进行分层,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水平设计导学问题,加进导学案的切合程度,有针对性地对女生进行引导.

二、导学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遇到的问题

导学案是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重要方式,通过导学问题使学生明确学习任务,进行自我检测,对于训练学生的思维,增加学生的主动性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由于导学案是新知识的学习,很多学生在学习中会遇到很多问题,不能按时完成导学案的试题,使学习兴趣下降.一些学生因为无法完成干脆采用抄袭的方式,而教师课堂中的小组检查和展示又为这种行为提供了机会.导学案是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但是采用统一对待,任务一致的方法反而起到了反效应.学生是充满个性的,学生的知识基础和结构是各不相同的,需要对学生进行分层,形成针对性教育.分层的科学性就成为这一教学过程的关键,一些教师直接通过学习成绩将学生分为优生、中等生和差生,在每次布置任务时都当着学生的面进行分配,这就使教师期望显性化,学生很容易认为教师布置任务简单就是认为自己能力不够,自己是差生,这样的自我认识,使学困生产生挫败感,使学习优秀者产生自满,并没有起到促进每一个学生发展的作用.教师应该向每一个学生传递一个信息,教师对学生都伴有很大的期待,每一个学生都能成才,这是分层导学的前提.

三、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实施分层导学的有效策略

(一)导学案在课前预习分层—激发学生思维

新课程背景下,每一次教学前都需要做导学案的预习设计,让不同能力的学生做不同的课前准备.对于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在自学章节内容完成预习作业后,适当向课外延伸,包括知识的课外扩展和与内容相关的基本资料;中等学生在自学章节内容完成导学作业后,并进一步完成课后作业;学困生只需要仔细阅读章节内容,初步了解章节的基本知识点,完成导学案上的基础题.例如,在《不进位乘法》的导学教学中,教师要求学困生能够阅读教材,并画出和说明自己在新内容学习中的难题,并直接说出10+3×5等于(),30×2+40等于(),200×3+20等于(),50×2+81等于();中等生的任务是学习新内容,完成上述练习后,并阅读教材主题图,理解题意,列出乘法式子,进行运算,并尝试列出12×3等于36的乘法数式;学习能力强的学生的学习任务是阅读教材学习新内容,完成上述联系,并在生活中发现问题,列举五个与内容相关的五个案例,并尝试完成14×2等于(),33×3等于(),423×2等于(),213×3等于();每一边放342盆花,两边共放多少盆花;200×4+300等于(),213×2-312等于(),满足学生的扩展学习要求.

(二)导学案在课堂教学分层,表现学生个性

在导学案的研讨设计中,大部分学校采用的是集体教研的方式,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个体差异,坚持面向中等学生,兼顾优差生为原则,学习简单的问题让学困生回答,学习有难度的问题让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回答.这种方式在长期的贯彻实施中,显性地将学生进行分流,学困生在解决问题后也获得不了成就感,学习能力强的学生也没有强大的动力去琢磨问题.笔者认为,分层导学是基于教师理念的一种隐性分层,突出个体差异,又显示学生平等,最好的方法就是通过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方式进行分组,通过要求全员参与和以组为单位,提高学生参与度,突出个性.例如,在《三位数乘两位数》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给每一个小组分配学习任务,一组学生探究案例1,自行车一小时约行16千米,特速列车一小时约行160千米,人骑自行车三小时可以骑多少千米?列车30小时可以行多少千米?请列出乘法式子;二组的学习任务是,解决111×12等于(),325×13等于(),428×29等于(),并展示解决过程;三组的任务是合作完成课后练习六的一题,二题,四题.在课堂学习中教师给予学生十分钟的交流讨论时间,在学生的讨论过程中,教师指导并监督每一个学生都发言,然后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展示,展示要求每一个学生都上台,都进行发言,这样就自然而然地解决了学困生学习基础知识,中等生完成课程标准要求的知识难度,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完成知识的扩展和延伸探讨.

(三)导学案在课外辅导分层,差异性地延伸学习

在导学案教学中,采用的是集体辅导和个别辅导相结合的方式,集体的方式面向的是中等学生的知识经验和学习难度,个别辅导是兼顾优等生和学困生进行针对性指导.学困生在集体教学过程中,只能完成最基础知识的学习,这些知识不能达到小学数学课程目标的要求,这就需要教师的个别指导,促进学生的课余学习.例如,在四则混合运算学习后,学困生掌握了基本的运算规则和方法,但是准确率和方法的运用都不够灵活,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教师通过卡片做数字的方法,通过游戏加减乘除引导学生进行课外联系,游戏的规则是学生手中的牌通过与桌子上的数字结合,运用运算规则,手中的牌最先没有的获得胜利;中等生的课余学习主要集中在教材后的扩展练习和练习册上的测试题,但是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批改,并搜集重点和难题题,总结其中最容易犯错的地方;例如,学生在课后练习中总结出,学生在进位时,常常计算出现错误,建立把进位数字写清楚,核查两遍运算;在分析应用题时需要仔细分析,看是求积还是求商;学习能力强的学生教师查找一些小升初试题,引导学生进行尝试,并从生活中发现问题进行解决,增加知识的灵活性和创造性.

综上所述,分层导学指的是导学案的设计要兼顾不同层次学生的个体差异,形成针对性指导,让每一个学生在课堂教学中都能找到自己的任务,开启思维,积极思考,提高能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导学案在课前预习分层—激发学生思维;导学案在课堂教学分层,表现学生个性;导学案在课外辅导分层,差异性地延伸学习,增加学生参与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李长勤. 新课程背景下分层教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

[2]郑静. 分层导学案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苏州大学,2014.

[3]邓凡.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立体式分层”教学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3.

[4]赵建房.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数学“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2.

[5]李秀清.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地理高效课堂教学实践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3.

新课程背景论文参考资料:

新课程改革论文

新课程杂志

新课程投稿

新课程编辑部

新课程刊物

新课程导学期刊

结论:新课程背景下分层导学为适合新课程背景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相关本科毕业论文,相关新课程背景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