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利率市场化论文范文资料 与利率市场化对我国中小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影响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利率市场化范文 科目:学士论文 2024-01-28

《利率市场化对我国中小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影响》:关于免费利率市场化论文范文在这里免费下载与阅读,为您的利率市场化相关论文写作提供资料。

摘 要:近年来,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已取得较大进展.目前,除存贷款利率外,绝大部分利率已经放开,利率市场化改革已处在最后的攻坚阶段.利率市场化给银行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会加大银行的各项风险.中小商业银行为积极应对利率市场化改革,应增加中间业务收入,提高资产管理水平;提高商业银行定价能力,降低信息不对称带来的信用风险;培养优势业务,走差异化发展道路.

关键词:利率市场化 中小商业银行 信用风险 政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F83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4)10-171-03

一、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影响机理分析

商业银行面临的信用风险是指借款人因各种原因导致还款能力下降,或还款意愿降低而无法按时足额归还银行到期贷款利息和本金而发生违约的可能性.信用风险包括违约风险、回收风险,信用风险对交易双方的影响具有非对称性,类似期权空头,只有当商业银行以债权人的身份进行相关交易时,才会产生信用风险暴露.当违约发生时,在较好的情况下,对手支付一部分应支付的金额;在最坏的情况下,所有应收到的金额都成为损失.目前学术界对于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影响机制主要分为两类:

1.存贷利差角度.银行方面,利率放开后,各银行能够根据自身状况制定存贷款利率.由于竞争逐渐激烈,各银行会逐渐降低贷款利率,提升存款利率,最终导致存贷利差的收窄,为了生存,它们可能被迫从事一些高收益、高风险的项目.从而产生信用风险.借款企业方面,放松或解除利率管制,将导致两种结果:利率的不规则变动、利率波动加快和实际利率水平的上升.前者会加大借款企业的经营风险,从 影响经济增长;后者会加重借款人的利息负担,引发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从而诱发信贷违约.

上述机理可简要表达为利率市场化→存贷款利率及存贷利差→银行内部财务比率发生变化→宏观经济运行→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其中涉及的变量有存贷利率、存贷利差、信用风险(不良贷款率NPLR),宏观经济运行的描述变量则主要采用GDP增长率、通货膨胀率.

2.债券利差角度.其影响机理是利率市场化、放松或解除利率管制,将导致基准利率和信用风险溢价的不规则变动(即债券定价的两个贴现因子的变动),从而导致商业银行发行的不同信用级别债券利差的变化(比如AA 债券和A 债券的利差变化),最后导致债券违约率的变化,即商业银行债券按期偿付的风险.{1}

上述机理可简要表达为利率市场化→债券定价贴现因子→不同信用级别债券的利差(利率风险)→债券违约率→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

二、我国的利率市场化系数和不良贷款率

从图1中可以看出,2003年到2013年间,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正在渐进的推进中,同时中小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却在不断地下降.因此,总体上从两者的关系可以看出,利率市场化对我国中小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的影响是积极的.从具体关系分析,在2007年,我国中小商业银行平均的NPLR下降了将近40%,2008年甚至达到40.1%,为这十年下降的最大值.这主要是由于2007年上海银行间拆借利率(SHIBOR)正式运行,随着以SHIBOR为基准的市场化利率的交易量不断扩大,利率市场化进程深化开始加剧;同时,2008年金融危机的爆发,各个银行开始降低风险贷款以求自保.在2012年,我国中小商业银行的NPLR出现这十年来的首次上升.原因可能是在2012年6月,央行进一步扩大利率浮动区间.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1.1倍;贷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下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0.8倍.7月,再次将贷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下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0.7倍.在本缺少风险控制的前提下,由于存贷款利率的放宽导致各个中小商业银行竞争加剧,扩大贷款,吸收存款,投资逐渐进入风险相对较大的领域,最终引起NPLR的上涨.总体来说,2003年到2013年间,在我国渐进式的利率市场化进程中,中小商业银行的NPLR的变动率整体上保持在15%左右,基本保持平稳态势.

三、反映银行内部特征的微观解释变量和不良贷款率

根据表1,可以看出我国中小商业银行平均OP(营业成本比率)的变化主要分为两个阶段,2003-2007年以及2008-2013年.在2003-2007年间,平均营业成本比率主要呈现上升的趋势;而在2007-2013年间,平均营业成本比率主要呈现下降的趋势.原因可能在于2005-2008年间,经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我国城市商业银行进入合并整改的大风潮之中.如表2所示:

省内的银行重组渐成趋势,通过省内城商行的合并重组,迅速扩大了银行资产规模,打破了以往单个银行资产薄弱的弱点.同时,通过更名突破地域限制,不少城商行在更名之后实现了异地跨区经营的目的.因此,在2003-2006年间,营业成本比率持续上涨,而在2007-2013年间,各个商业银行营业成本开始下降,说明了中小商业银行更名、合并取得了必要的成绩.这可能是我国中小商业银行自2007年以后不良贷款率一直保持在一个较低水平的重要原因.

从银行SIZE(资产规模)来看,我国中小商业银行在利率市场化进程中,规模是逐渐扩大的.平均资产占总资产的规模从2003年的0.46%上升到2012年的0.76%,而IRLF(利率市场化系数)从2003年的26.7%上升到2013年的55.1%,说明利率市场化进程推动了中小商业银行资产规模的扩大.

从银行NIM(净利差)来看,在2003到2007年间,我国中小商业银行平均净利差均保持上涨的趋势,从2003年的2.04%上升到2008年的3.07%,而在2008到2013年,净利差开始下降并逐渐趋于平稳.原因可能是在2007年前后,中小商业银行的合并更名潮,以往那些以存贷款利差为主要收入来源的银行逐渐开始扩大中间业务来源,此时净利差必然会减小,但是由于我国渐进式的金融自由化进程,此转变过程趋于平缓.同时,2008年金融危机的爆发,由于我国中小商业银行核心收入主要来源于利差并且风险监管方面薄弱,净利差下降了将近13.36%.2013年以“余额宝”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的兴起对传统银行业务造成很大的冲击,净利差较2012年相比出现很大的下降.

利率市场化论文参考资料:

结论:利率市场化对我国中小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影响为关于利率市场化方面的论文题目、论文提纲、中国利率市场化进程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参考文献的相关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