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关锡友论文范文资料 与关锡友沈阳机床功能设计师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关锡友范文 科目:学术论文 2024-01-22

《关锡友沈阳机床功能设计师》:本文关于关锡友论文范文,可以做为相关论文参考文献,与写作提纲思路参考。

他是个从不服输的东北汉子,率直幽默、雄心勃勃.

1988年,他毕业于同济大学机械制造专业.

2002年,他上任沈阳机床总经理.他带领沈阳机床,从世界第36位,到10强,再到世界排名第二等走出了一条堪称完美的成长曲线.

2012年,他当选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他说:“我终于可以在行业内挺起我们的脊梁!”

他是关锡友,沈阳机床集团董事长兼党委书记.

弯道超车

让我们把时间退回到2002年,在市场经济的激烈冲撞中,东北三省的国企困难重重,大家丧失了信心,找寻不到发展方向.作为中国机床行业的领军企业,沈阳机床集团主业偏废,甚至开始卖矿泉水和保健品求生.

在这样的一派颓势之下,关锡友出任沈阳机床总经理.他冷静分析后认为,21世纪初,全球制造能力迅速向中国转移,中国首次成为全球最大的机床市场.按照全球机床产业规律,一个国家机床市场的发展,必催生出至少一个知名企业.于是,关锡友决定,沈阳机床重振主业,在即将开始的新一轮“中国周期”中,成为机床产业的领头羊.

确定了发展方向后,关锡友顶着内忧外患的诸多压力,为沈阳机床选择了“先大后强,为强而大”的弯道超车战略——即先抓住市场机遇把规模做大,等企业有了一定的影响力和吸附力,再聚焦资源,革新技术.有了战略战术的沈阳机床如同装上了主心骨,从普通机床到数控机床,生产线全面铺开,目标直指中国最大的机床集成厂.

2004年,沈阳机床全资收购了德国希斯公司,完成了对云南机床的重组.2005年,沈阳机床和西安交通大学签署协议,正式收购其持有的昆明机床29%的股权,成为昆明机床第一大股东.由此,沈阳机床以其规模之大、产品之全、产品线之深,在世界机床行业站稳了脚跟.

和沈阳机床突飞猛进的战略赶超相配套的,是关锡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谈及管理,关锡友提得最多的就是“尊重”二字,他说:“工人们最想得到的是尊重,制度首先要体现出对人的重视.我们把‘视员工为第一财富’排在经营理念中的首位,而不是‘质量是生命,用户是上帝’.因为质量和服务最终都要通过员工才能得以实现.”关锡友要求管理团队少惩罚、多激励,关爱员工,从小事做起.同时,他在集团内部推动市场化改革,针对用人、用工、薪酬三项制度进行改革,员工薪酬和市场接轨,考核以绩效优先,员工的工作和创造热情被彻底释放出来.

关锡友出任沈阳机床集团董事长时,曾这样给自己定位:“如果沈阳机床是一艘船,我在这艘船上既不是舵手,也不是船长,我只是这艘船的功能设计者.我期待这艘船上有更优秀的船长和舵手,因为沈阳机床是一支联合舰队,而不是一艘航空母舰.”

2002年,沈阳机床集团年人均收入6600元,销售收入13亿元,这意味着他们已经脱离了死亡线.关锡友随即提出“三个三”的目标——2005年达到30亿元销售收入,主导产品市场占有率达到30%,人均个人收入达到3000美元.这一系列数据一一实现后,关锡友又推出新的目标:到2010年,沈阳机床在技术水平上赶超世界一流.

关锡友将沈阳机床的发展之路比喻为攀登珠穆朗玛峰.众所周知,登上珠峰有两条路线可以选择——陡峭的南坡达到顶峰会更快一些,而北坡相对平坦却漫长.关锡友带领着他的沈阳机床,正沿着珠峰北坡,一步一个脚印,坚实而努力地行进着......

两个“特区”

沈阳机床逐步完成规模上的战略赶超的同时,关锡友开始推行技术上的弯道超车.面对我国机床技术的落后和西方国家的处处设防,关锡友曾幻想用市场换来核心技术.然而,核心技术从发明那天开始,“禁止对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输出”就被西方国家写入法律.运动控制系统作为一个部件,以“黑盒子”的形式安装在机床上,中国人即使买来机床,也看不到里边的技术秘密.此外,西方国家在高精度数控机床上对我国实施禁运政策,我们始终无法用逆向开发的方式跟进世界最先进的机床技术.

意识到技术模仿之路无法走通,关锡友决定在德国建立研发中心,在德国招募人才.2005年,关锡友找到德国工业大学的沃尔曼教授,又在柏林租了办公室,成立了沈阳机床在德国的技术研发中心.然而,由于在德国缺乏知名度,研发中心招聘不到技术人员,只好搁置暂缓.关锡友另辟蹊径,转而用单个项目和德国人合作——他请沃尔曼教授为沈阳机床的新产品做优化、测试和深入研究,为此投入75万马克.沃尔曼教授带着两个博士生,如期完成了项目,并形成了工业档案.让人始料未及的是,这份工业档案同时被德国三个组织叫停.

一次次的坎坷把关锡友逼入绝境.前方的路,似乎已山穷水尽.

关锡友痛定思痛,开始考虑不再想方设法地学习西方技术,而是走自主创新之路.他向科技部提出请求,成立了“国家数控机床重点实验室”,招兵买马,自主研发.关锡友找到在同济大学任教的朱志浩,以其为核心,又招聘了一批“85、90后”年轻人,组建“i5研发团队”,自主研发数控机床运动控制系统.

70多人的研发队伍,每年动辄就需要一亿元的资金投入,而关锡友能做的只有两件事,第一是承诺,一旦研发失败,所有风险由企业承担.第二就是等待,不插手研发工作,仅仅是等待.这样的抉择,即使在今天看来,依然是冒着巨大风险的.

为了把“i5”和老体制隔开,关锡友特意把团队放在了上海.团队中没有人接触过运动控制技术,一上手就基于计算机和网络,一上手就基于客户需求.一个朱志浩,领着一批“菜鸟”在白纸上作画,这样的团队不断遭受着各种质疑.关锡友作为领导者,屏蔽了一切反对之声,他压制着自己心中的焦虑,为“i5研发团队”提供了最大的包容和自由的环境.

经过五年的努力,通过信息技术、运动控制技术、电子技术、机床技术的高度集成,2012年8月,全球第一台智能化数控机床跃然眼前之时,是关锡友毕生难忘的一刻!数控系统是机床的“大脑”,这个“大脑”的诞生,标志着中国人走进了全球机床制造商的顶级俱乐部.正如关锡友所说:“解决了i5运动系统的产业化问题,就解决了机床产业‘中国制造’最核心的动力问题.”

关锡友论文参考资料:

汽车之友杂志

结论:关锡友沈阳机床功能设计师为适合不知如何写关锡友方面的相关专业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关于朱志浩 沈阳机床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