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中国近代史论文范文资料 与论中国近代史上的文化反思思潮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中国近代史范文 科目:学位论文 2024-04-04

《论中国近代史上的文化反思思潮》:该文是关于中国近代史论文范文,为你的论文写作提供相关论文资料参考。

[摘 要] 19世纪中叶开始,国人关于中国问题的文化思考逐渐展开,继而形成一股社会性的文化反思思潮.文化反思在晚清中国经历了三个阶段,严复的《原强》和谭嗣同的《仁学》,梁启超的《新民说》,新青年派发起的新文化运动,乃是不同阶段的主要标志.近代中国的文化反思具有与社会政治运动紧密结合的特点,这有利于明确文化反思的目标指向和强化其实际效果,但也容易导致反思的转向、中断以及绝对化倾向.

[关键词] 近代中国;传统文化;文化反思;“新民”;“新文化”

[中图分类号] K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1763(2016)06—0053—06

Abstract:Since the middle of the 19th Century, some Chinese began to think about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gradually became a social trend of thought. The reflection on culture experienced three stages: Yan Fu"s Original Strong and Tan Sitong"s Doctrine of Benevolence, Liang Qichao"s New Citizen Theory, and the New Culture Movement. The characteristic of the cultural reflection is closely combined with the political movement. It is forable for clarifying the goal of the cultural reflection, to strengthen its actual effect, but it is likely to alter course in cultural thinking, leading to disruption and absolute.

Key words: Modern Chinese Society; traditional culture; cultural reflection thinking ; “New Citizen”;“New Culture”

文化是一個民族的精神纽带.历史悠久的中国传统文化,千百年来一直涵养着中华民族的精神生命,形塑着中国人的精神世界,为人们提供安身立命的精神家园.国人置身于其中,“日用伦常而不知”,自然、亲切、亲和.同时,在相对封闭的环境里,中国文化不曾遇到过真正挑战,即使有所遭遇,比如佛教北上,最后也是在相互融合中逢凶化吉,因此国人对自己的文化普遍具有一种与生俱来的自豪感和优越感.然而进入19世纪后,这种情况发生了改变.主要是一批忧国忧民之士鉴于社会危机的频发以及危机应对中的屡屡落败,开始对传统文化产生质疑,意识到中国社会的根本问题当是文化问题.于是他们逐渐展开了对于传统文化的批判和反省,希望由此找到一条摆脱危机的根本出路,这样就造成了一种可以称之为文化反思的社会思潮.文化反思思潮活跃时间较长,影响很大,对其作专题研究,很有必要.是故本文对其作一探讨.

一、文化反思思潮兴起的原因

文化反思思潮在中国兴起并走向高涨,有文化自身的原因,但主要是客观环境使然.

首先是西方文化造成的刺激.西方文化进入中国,始自明代中叶的传教士,但传教士介绍过来的西方文化最初较为零散和有限,且遭到国人的“群起非之”,

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青年杂志》1卷6号.没有掀起大的波澜.只是到了19世纪,随着列强的武力入侵,西方文化才挟其淫威大规模涌入,人们也才对其有所认识并加以重视.

文化是人类物质活动和精神活动及其产品的总和.按照认识规律,人们对一种文化的认识,必当首先起自对物质文化的直观感受,然后从物质文化进到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也称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19世纪国人感知西方文化是从其“坚船利炮”开始的.它使人们领略到西方国家有着中国远所不及的“长技”,带给人们“技不如人”的联想,由此导出了一场“师夷长技”的物质主义的洋务运动.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但是因其奉行“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文化哲学,仅仅着眼于器物制造,故其虽然取得了一定成就,却未带来思想文化领域的任何变化;而没有这种变化,中国社会也就不可能有实质性的改变.果不其然,洋务运动的成果未能转化为国家的对外实力,甲午战败即是明证.

甲午之战给中国社会带来强烈刺激.经此一役,“举国上中社会,大梦初觉”,

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青年杂志》1卷6号.意识到中国的落后不仅缘于器物而且缘于制度,而少数精英人物则开始把视角转移到文化方面来.如严复当时明确指出,现在中国社会是“民智之已下,民德之已衰,与民气之已困耳”,这是造成中国当前所有问题的总根源;而要解决这些问题,便须从民智、民力、民德三者着手,将此作为治本之策.“果使民智日开,民力日奋,民德日和,则上虽不治其标,而标将自立”,一切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严复:《原强》,《严复文选》,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年版,第11、16-17页.谭嗣同认为,国人长期以来被笼罩在“利禄”、“俗学”、“君主”、“伦常”、“群教”等旧的思想观念和生活习俗的网罗之中,思想遭到禁锢,不得自由.他号召人们勇敢地冲决网罗,争取思想自由和精神解放,以为如此方是救国救民之道.

谭嗣同:《仁学》,《谭嗣同全集》(修订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289-290页.梁启超则以羸弱之人易遭风寒为喻,强调中国之所以屡受外敌欺凌,根本原因“不在外而在内”.“夫各国固同用此主义也(即民族帝国主义),而俄何以不施诸英?英何以不施诸德?德何以不施诸美?欧美诸国何以不施诸日本?亦有隙与无隙之分而已”.故欲抵御和解除外患,非从消除“内隙”下手不为功.

中国近代史论文参考资料:

中国近代史论文题目

中国近代史纲要论文

中国近代史论文3000字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中国畜牧杂志

中国和世界的关系论文

结论:论中国近代史上的文化反思思潮为关于对写作中国近代史论文范文与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相关本科毕业论文中国近代史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下载有帮助。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