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人才培养论文范文资料 与矿物加工专业31人才培养模式内涵体系构建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人才培养范文 科目:研究生论文 2024-02-01

《矿物加工专业31人才培养模式内涵体系构建》:本文是一篇关于人才培养论文范文,可作为相关选题参考,和写作参考文献。

摘 要:文章深入研究了矿物加工专业“3+1”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构建了理论和实践课程体系,并确定了各个环节的实施方案,为“3+1”人才培养模式的顺利推进提供了有力保障.

关键词:“3+1” 人才培养 内涵

中图分类号:F2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6)05-214-02

为满足煤炭行业和东部煤电化基地建设对人才培养质量提出的新需求,矿物加工专业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3+1”教学改革,以黑龙江科技大学“三大”教育理念为指导思想,以东部煤电化建设为平台,以培养应用型本科煤炭类专业人才为目标,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工程实践能力、动手能力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切入点,深入研究矿物加工专业学生理论课程体系、实践环节的设置形式、实践内容、学生顶岗实习的身份确定、现场工程技术人员的聘任及学生实践环节的考核方式等环节,构建矿物加工专业“3+1”人才培养模式.

一、矿物加工专业“3+1”人才培养模式内涵

在“3+1”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过程中,压缩一定量的理论课时并将专业课集中在第5、6学期,部分企业急需课程理论部分;第7和8学期集中进行生产实习和毕业设计(实习),进而形成了“3+1”教学改革模式,即3年在学校完成理论课学习,1年在现场完成工程实践训练(实习+毕业设计).在“3”的实施过程中,主要完成基础课、专业课、企业急需课的理论部分、课内实验、课外拓展实验综合设计性试验等环节;在“1”的实施过程中主要完成跟班实习、毕业设计和企业课程的工程实践部分.

对“3+1”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主要体现在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为保证实践教学体系的行之有效,具体实施内容:一是围绕本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通过合理的实践课程设置和各个实践环节安排建立实践教学内容体系.专业培养目标如图1所示.在课程设置和实践环节的学时设置过程中多方听取现场用人单位的意见.实习过程中有现场工程技术人员配合指导,学生参加挂职锻炼,和工人师傅一同参和生产过程.二是围绕实践教学活动的各要素(目标、计划、课程、教师、学生、评价等)形成系统的教学服务体系,包括实践教学的目标体系、内容体系、保障体系和评价体系四个部分,培养出的应用型人才应掌握专业技能及实用的工程生产技术.

二、“3”的实施措施

(一)专业课学时的调整和置换

“3+1”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必然导致专业课学时的缩减,在课程设置上积极和企业沟通,了解企业的需求,根据主次对部分专业课的学时进行精简和置换,安排企业急需课程如《煤质和检查管理》《生产技术管理》等课程的部分内容在现场进行,校内以理论为主,现场则侧重于生产实际.

(二)校内实践环节的安排

根据“3+1”专业人才培养不同阶段的要求,建设了工程实践基地.分为基础实验教学、专业基础实验教学和专业实践实习教学三个模块的实践教学基地,其中,基础实验教学由学校基础实训中心组织完成,专业基础实验教学由系专业基础实验室组织完成,以上实践环节是以学校为主体实现资源共享,完成工程实践的基本实训任务和专业基础实验任务.专业工程实践训练教学由学校和校外企业联合建立实习实训基地.

1.加大实验课时量,提高实验开出率.除完成计划内实验外,专业实验室充分利用新进的大批设备,在业余时间为学生进行开放和演示实验,提高设备利用率,强化学生动手能力.

2.开设综合设计性实验(两周),让学生自主设计实验目的、内容、方案、方法,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

3.鼓励学生参和教师科研课题,开展大学生科技立项,参和“四小”活动,提高科研能力水平.

三、“1”的实施措施

(一)加强实习实践基地建设

目前已签约基地15个,遍布黑龙江、辽宁、河北、山东等四省,为教改实施提供硬件保障.

(二)强化现场工程技术人员指导实习和毕业设计

1.现场为“3+1”学生每个车间陪备一名专职技术员,协同带队教师进行指导,学生在原煤、重选、浮选、压滤、质检等五个车间进行轮岗跟班实习,完成实习大纲要求的内容.

2.企业急需课程《煤质检查和管理》《生产技术管理》两门课程的实践部分由车间技术员进行边实践,边讲解,并综合给出评定成绩.

3.鼓励学生参和现场生产技术改造工程,2009级7名同学参和了铁东选煤厂中煤再选的技改方案的实施,2010级学生参和完成了七台河三个选煤厂的生产大样分析,并配合老师进行数据处理和方案设计,极大提高学生工程实践动手能力.

4.“3+1”学生的毕业设计可以在实习单位、签约单位、设计院所进行,实行“双导师制”,即由专业教师和现场工程技术人员联合指导,毕业答辩时邀请现场指导教师参加学生的毕业答辩.“3+1”学生的毕业设计和现场实际更为贴近,极大锻炼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2008级有3名同学在烟台金华设计院七台河办事处完成毕业设计,其中1名同学和该设计院签约.2009级有2名同学在山西太原设计院进行带薪实习和设计,由于表现突出,被该设计院聘用.

(三)建立实践教学质量评价机制

实践教学质量涉及到实践教学活动的全部过程.因此,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实行过程监控.

1.现场工程技术人员在熟知实习大纲、实习计划的基础上配合教师指导实习,和老师一同负责学生日常实习过程监督和考核.

2.考核方式和成绩评定:由现场指导人员,根据该生在厂实习期间完成大纲所规定任务的数量、质量以及实习中的表现等做出书面评语;回校后由带队指导教师依据学生的实习报告、实习日记和现场评价综合考核,确定学生的实习成绩.

3.企业急需课程成绩由专业教师和现场人员综合评定.

4.在现场做毕业设计的学生,由专业教师和现场技术人员进行联合指导,建立联动机制,通过电话、邮件、网络等方式进行交流和互动,及时反馈意见,并综合给出指导成绩.

5.学校安排督导督查实习过程,考核带队教师实习安排是否按教学计划进行,并和学生、现场领导、技术人员开展座谈会沟通实习情况,并对整体实习做出评价.

四、结语

总之,通过“3+1”人才培养模式内涵的研究,探索出一套符合社会需求、能满足用人单位需要的实践教学体系,学生在就业质量、毕业设计质量、工程实践动手能力方面得到了提升.该课题研究有针对性地为黑龙江省东部煤电化基地建设培养了应用型创新人才,提供了人才保证.

参考文献:

[1] 李远辉.应用型本科“3+1”课程体系改革研究——以工商管理类专业为例.教育教学论坛,2010(3)

[2] 田思庆.电气工程应用型人才“3+1”培养模式的研究和实践.中国电力教育,2011(4)

[3] 王晓煜.“3+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和探索.计算机教育,2010(2)

[4] 李震.“3+1”教学模式和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实验技术和管理,2007(1)

(作者单位:黑龙江科技大学矿业工程学院 黑龙江哈尔滨 150022)

(作者简介:张鸿波,教授,博士,主要从事矿物加工工程专业教学及研究工作.)

(责编:贾伟)

人才培养论文参考资料:

大学生如何培养职业能力论文

企业人才管理论文

结论:矿物加工专业31人才培养模式内涵体系构建为关于对不知道怎么写人才培养论文范文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相关本科毕业论文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的作为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