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探微论文范文资料 与明遗民周岐事迹探微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探微范文 科目:职称论文 2024-01-10

《明遗民周岐事迹探微》:此文是一篇探微论文范文,为你的毕业论文写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内容提要:关于明遗民周岐清初时的活动轨迹,文献记载颇多矛盾、含混之处.本文通过考察相关史料,认为他实际上经历了一段国变归里,后外出旅食、游幕,最终重又还乡隐居的曲折过程.其间,他与多名清廷大僚过从交往,甚至一度为清军效力,因而绝非部分典籍所描述的典型明遗民.

关键词: 明遗民 周岐 结局 旅食 游幕 归隐

中图分类号:K20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705(2011)03- 54-59



周岐(1607—?),字农父,号需庵,江南桐城人.他在清代以来的诸“明遗民录”及其他典籍中,出现频率颇高.但综观这些著作,矛盾、含混之处屡见不鲜.概言之,主要有两点:明清易代后他是抗清而死,还是袖手归隐?若后者属实,则是单纯隐居终老,还是另有波澜曲折?本文将在探索这两个问题的基础上,勾勒清初时周岐的人生轨迹,同时也为我们更全面深入地认知“明遗民”的真实生活状态与思想面貌提供一个新的例证.

一、结局辨正

关于周岐结局,存在两种截然相反的说法.

其中之一最早应出自朱彝尊辑《明诗综》.卷七十七周岐小传附载“诗话”云:“农父贡入京师,即上书宰相,言时政得失.冯公邺仙荐之参宣督军务,随授河南推官,参陈君元倩军.复以按察佥事衔,参史公道邻军.晚又参杨龙友军,死于浙右.”[1]3786徐鼒《小腆纪传》卷五十六与之大致同.今人饶宗颐初纂、张璋总纂《全明词》沿用此说,并称岐“约卒于清顺治二年(一五)左右”[2]1886,盖因顺治三年(1646)南明将领杨文骢(龙友其字)兵败于闽浙交界处之浦城,被清军俘获后不屈而死,故有此推测.

所谓“贡入京师”至“参史公道邻军”云云,诸家大致皆无疑问;唯“晚又参杨龙友军,死于浙右”之说,则自清代以来即颇有异议.清中叶人徐璈辑《桐旧集》卷二十八周岐小传云:“《明诗综》选评先生晚又参杨龙友军,死于浙右,与潘先生所述微异,殆传闻之讹欤?”[3]4清末人陈田辑《明诗纪事?辛签》卷十六周岐《婺女吟答陈百史》诗后按语云:“竹垞《诗话》谓农父参杨龙友军,死于浙右,此系孙武公事,误属之农父;当以潘蜀藻筑土室,足不履城市以终之论为确.”[4]173今人李圣华《方文年谱》也认为:“朱彝尊《静志居诗话》卷二十一称周岐‘晚又参杨龙友军,死于浙右’,误.钱澄之《田间诗集》卷三《白鹿山中酬周农父》其二:‘近喜合明倡绝学(谓无可),同参莫负再生身.’潘江《龙眠风雅》:‘国变归里,以所居舍旁馀址筑土室,啸咏其中.’皆可证之.”[5]33

徐璈等在阐述自己的观点时,均引潘江(蜀藻其字)辑《龙眠风雅》为证.此集刻于康熙十七年(1678),是笔者所见收录周岐传记资料的著作中问世最早、记载最详的一种.卷三十七周岐小传称其“国变归里,以所居舍旁馀址筑土室,啸咏其中.溧阳陈相国欲授以官,不应,河漕中丞及江粤诸幕府争延聘为上客,雅非本怀,竟谢病归,足不履城市,终于土室”[6]482,全未提及他于易代之际加入杨文骢的军队,参与抗清一事,反而说他“国变归里”、“终于土室”.诸如卓尔堪辑《遗民诗》卷四、杨钟羲《雪桥诗话续集》卷一、张其淦《明代千遗民诗咏二编》卷九、马其昶《桐城耆旧传》卷六等,均采用了类似说法.

通过考察相关史料,笔者以为《龙眠风雅》的记载是可信的.

首先,编者潘江本身就是桐城人,以本地人而纂辑乡邦文献,传述乡贤事迹,可信度自然较一般典籍来得高.他自述:“予于戊子(顺治五年,1648)秋,曾与方子子留有志兹选,网罗放失,猎秘搜遗,已刻、未刊,约得六十余种.顾慁于帖括,作辍鲜终.庚子(顺治十七年,1660)、辛丑(顺治十八年,1661)之间,钱子饮光、姚子经三慨然共事,乃尽发夙藏,倾筐倒庋;而沮于异议,未观厥成.予用是不揣戋陋,殚力搜求,久历岁时,捃摭较夥.因自念竭半生之力,阅三纪之勤,用意良劬,填咽箧衍,委置可惜,谬呼将伯助我庀工,今幸借手告成.”[6]8可见其成书过程长达三十年,是潘江在同为桐城人的方授(子留其字)、钱澄之(饮光其字)、姚文燮(经三其字)等的帮助、协作下完成的,而且诸编者用功甚深.较之其他典籍,它的最大特点在于:一,成书时段与周岐的生活年代十分接近,甚至部分重合;二,诸人均系周岐同乡,又多为其同时代人(钱澄之生于万历四十年[1612],潘江生于万历四十七年[1619],方授生于天启七年[1627],姚文燮生于崇祯元年[1628]),并且钱澄之还与之有密切交往(详见下文),闻见真切,自足征信.

其次来看相关作品.最具说服力的莫过于周岐本人的创作.《龙眠风雅》录其诗六十七首,包括《辛卯长安得家报喜举一孙,兼闻岁荒盗发,又不觉忧从中来也》(二首)、《得方密之粤中书,云已祝发,寄诗有“千秋揔是三生梦,五岳空埋九死心”之句,悲不自禁,用原韵》.前者所谓“辛卯”应指顺治八年(1651);后者提到的“方密之”即方以智(密之其字),此人于顺治七年(1650)在广西梧州云盖寺祝发出家.据此,周岐并未死于杨文骢军中,已是毋庸置疑.

钱澄之《田间诗集》亦载多首与周岐相关之作,包括《白鹿山中酬周农父》(二首)、《寄周农父》、《周农父、杨嘉树至自岭南,云于羊城晤姚六康,喜极有诗.向因友人讹传,遂有哭六康诗,想见之,哑然一笑也》,分别见卷三、四、十一.据各卷卷首标注,此三卷依次收录写于顺治十一年(1654)至十三年(1656)间、十四年(1657)至十五年(1658)间,及康熙二年(1663)之诗作.可见周岐应卒于康熙二年之后.

由此可以肯定,从朱彝尊等那里开始流传的明清易代后周岐加入杨文骢所部,并死于浙右的说法是错误的,当以《龙眠风雅》等为确.

二、旅食北京

既然周岐并未在顺治二年(1645)左右横死于抗清战场,而是活到了康熙年间,那么,考察他在清初时的行踪,也就随之而提上了议事日程.对于这个问题,不少典籍都采用了一种相对简单模糊的叙述方式.如《遗民诗》卷四云:“国变归里,以所居舍旁馀址筑土室终老”[7]491,《桐城耆旧传》卷六云:“复以按佥事衔赞大学士史公军务.寻谢病归,筑土室龙眠”[8]22,《明代千遗民诗咏二编》卷九云:“鼎革归里,筑土室以居”[9]499,佚名《皇明遗民传》卷二亦云:“博雅工诗文,以高隐著名”[10]55,而均不及其他.由此就给我们留下这么一个印象:明清易代后周岐即返回桐城老家,筑土室隐居终老.

《龙眠风雅》的记载则详细得多.它提到“溧阳陈相国欲授以官”与“河漕中丞及江粤诸幕府争延聘为上客”等事件,这就透露出清初时周岐的生活经历绝非单纯的隐居终老.

“溧阳陈相国”即陈名夏.名夏(1601—1654)字百史,号芝山,江南溧阳人.崇祯十六年(1643)进士,翌年降李自成,顺治二年(1645)又降清,官至吏部尚书、弘文院大学士.他曾多次劝说当时人为清廷效力.从《龙眠风雅》及《明诗纪事•辛签》卷十六“溧阳既相,将特疏荐岩穴之士等农父《婺女吟》亦答溧阳却聘书也”[4]173的记载来看,他也曾拉拢周岐,欲使其接受清廷爵禄,而为岐所谢绝.不过,虽然周岐未受清廷爵禄,但他与陈名夏等清廷大员有所交往,则是事实.

陈名夏别集载有多首与周岐交游往还之作,包括《石云居诗集》卷一《同周农父、张慎初过赤臣所》、《送农父入豫章二首》,卷二《周农父于秋七月来长安过予》、《九日小饮与周农父》、《次周农父慰予诗第六女圹近五儿》、《初雪过饮刘潜柱所,同稚弘、公实、农父》(四首)、《周农父应马我田幕府聘送之》、《读农父近诗》,卷七《周农父病足愈即驾车访友》、《初雪行与农父》;《石云居文集》卷十五《送周农父序》等.值得注意的有如下几首:

探微论文参考资料:

微信营销论文

微信投稿平台

微信投稿

微杂志

关于微博的论文

结论:明遗民周岐事迹探微为大学硕士与本科探微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优秀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下载,关于免费教你怎么写探微方面论文范文。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