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贫富差距论文范文资料 与所有制结构中公有制经济规模对贫富差距的影响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贫富差距范文 科目:职称论文 2024-02-23

《所有制结构中公有制经济规模对贫富差距的影响》:本论文为免费优秀的关于贫富差距论文范文资料,可用于相关论文写作参考。

[摘 要] 所有制结构中公有制经济规模的变迁与基尼系数变化趋势的演变特征显示,我国公有制经济规模的逐渐缩小与基尼系数的日趋增大在经济的发展过程中是同时发生的,国有经济比重与基尼系数变量之间的负向协整影响系数也验证了公有制经济规模与贫富差距之间存在着负向的影响关系.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以生产资料私有为基础的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具有普遍性、广泛性和积极性,另一方面,由于生产资料掌握在资本所有者手中而非劳动者手中,导致非公有制经济规模在高速壮大的同时,贫富差距拉大的现象也变得日益严重,即从商品的生产所有权转化为资本占有规律.占国民经济主体地位的公有制经济可以通过缩小国民间财富占有的差距促进共同富裕,因为公有制经济对社会主义共同富裕具有保障作用,但要从根本上解决基尼系数逐渐攀升的问题,一是需要缩小国民之间财富占有的差距,二是要提高国民财富占有的总体水平.

[关键词] 公有制经济;共同富裕;国有经济;贫富差距

[中图分类号] F121.21;F12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 - 4769( 2015) 03 - 0030 - 09

一、我国基尼系数现状与所有制结构变化的关系

目前,世界上基尼系数超过0.5的国家在10%左右.2014年我国的基尼系数为0.469,美国2013年的基尼系数约为0. 47,大部分欧洲国家的基尼系数在0.3 -0.4之间,日本和韩国的基尼系数约为0. 26,巴西与阿根廷的基尼系数均大于0.5,而非洲基尼系数较高的南非约为0.6.可见主要发达国家的基尼系数一般都在0. 24 -0.36之间,我国的基尼系数水平是令人堪忧的.[1]

客观上分析,我国贫富差距的形成是有一定历史原因的.第一,人口数量巨大.截至2013年底,我国总人口规模达13.6亿,且表现为城镇人口与乡村人口各成规模的二元经济形态,乡村人口规模长期大于城镇人口规模,直到2011年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 51. 27 010)才首次超过乡村人口占总人口比重( 48. 730/0),至2013年底,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53. 73%,乡村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46. 27%;第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底子薄.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长期实行优先发展重工业,农业支持工业、农村支持城市的政策,导致农村发展明显滞后于城市.到1978年,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仅为3645.2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仅为381元.①基于以上两点,加之改革开放以后由计划经济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强调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相结合,在不同行业、不同地区、不同人群之间出现一定程度的收入差距属于正常现象,也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特殊地分析,近30年来我国贫富差距不断加大渐趋畸形,主要是经济转型过程中部分领域的改革不到位导致机会不平等、资源分配不合理以及权力寻租的结果.在市场体系不健全,长期存在流动性障碍或市场扭曲的条件下,收入差距呈现扩大趋势便难以避免.比如,农民工和城镇职工在收入、社会保障等方面长期“双轨制”运行是劳动力市场不统一和户籍制度导致的;资本和土地交易未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市场,某些领域政府对市场过分干预,大量的市场准入限制为权力寻租创造了非法收入、灰色收入、腐败收入的机会等.[2]

我们认为,影响我国基尼系数变化的特殊原因主要源自特殊的国情.我国是践行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社会主义国家.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的所有制结构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形式共同发展.所有制结构可以划分为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两大部分.由计划经济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即是公有制经济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过程,也就是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过程.这一过程客观上表现为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的此消彼长.数据显示,1978年我国公有制经济比重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99%,基尼系数为0.280;目前我国被世界学术界认可的公有制经济比重约为30%,而2014年的基尼系数达0. 469.

二、所有制结构中公有制经济规模的变迁与基尼系数变化趋势的演变特征

建国以来我国社会的进步与经济的腾飞本质上是对所有制结构的优化过程,其公有制经济规模的变迁历程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建国初期到改革开放之前(1949-1978年).在这个阶段,我国生产资料所有制片面追求“左”倾思想的“一大二公三纯”,认为公有制的实现形式越纯越好.公有制在当时的所有制形式中占有绝对统治优势.

第二阶段,从改革开放到党的十五大之前(1978 - 1997年).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形成,我国逐步调整和初步完善了原有的所有制结构,落实了国家鼓励和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国民经济所有制结构自此开始发生明显变化.在这一阶段,强调以公有制为主体,其他经济成分为补充,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

第三阶段,党的十五大召开之后(1997年至今).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关系的重大突破随着我国经济政策的引导开始了“五步走”的深入发展:第一步,起始于1997年党的十五大,这次会议首次提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接下来2003年召开的十六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提出要“消除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体制障碍”,这是第二步;第三步,2005年2月国务院发布《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进一步为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提供了空间;到2007年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重申“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这是第四步;第五步,2012年同志在党的十八大再次强调“要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这一阶段所有制结构调整从快速变化进入了优化调整期[3],强调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形式.但是,由于非公有制经济爆炸式的发展,使原本在我国具有主体地位的公有制经济规模大大萎缩是不争的事实.

贫富差距论文参考资料:

结论:所有制结构中公有制经济规模对贫富差距的影响为关于本文可作为贫富差距方面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贫富差距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论文写作参考文献下载。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