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新闻传播论文范文资料 与新闻传播模式的实践图景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新闻传播范文 科目:职称论文 2024-02-24

《新闻传播模式的实践图景》:该文是关于新闻传播论文范文,为你的论文写作提供相关论文资料参考。

摘 要:新闻传播模式不是拉斯韦尔的“五个W”线性公式,也不是西方传播学提出的其他模式,把西方模式全盘拿来套用,是种学术僵化.新闻传播作为新闻从媒体走向受众的互感、互动过程,充满意义的共享和反馈,不同传播模式则把冷新闻与热新闻赫然地标示出来.

关键词:传播模式的套用;传播的性质;新闻传播动力;新闻传播模式

中图分类号:G2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CN61-1487-(2017)01-0047-04

新闻传播不是线性模式,也并非媒体内部的信息流动.与新闻报道恰好相反,①新闻传播都以媒介发出新闻为起点,以受众收受新闻为终点,大都呈现多路径的信息回馈模式.国内对新闻传播模式的研究秉承“拿来主义”,照搬“5个W”说,实际是把新闻传播视为“没有受众、没有互动”的半传播,因为没有任何信息传播能够摆脱“意义分享的体系和过程”.[1]54

一、照抄照转的新闻传播模式论

自20世纪80年代传播学传入我国,国内新闻界对新闻传播模式的研究日益关注,但大都不对新闻传播的实际图景进行审视,而是机械照抄美国的传播模式论.新闻学研究同其他学科研究一样,首先要考察实践,由实践到认识,再由认识到实践,最后上升到理性认识.脱离研究对象的具体实践,把别的理论全盘拿来套用,不仅是种学术僵化,也是长期统治我们头脑的“本本主义”的表现.

百度文库、百度学术和其他网络媒体提供的大量研究结论认为,新闻传播模式就是拉斯维尔的“五W模式”、“申农—韦弗模式”、“德福勒的环形模式”,“五个W”尤其被奉为经典,受到我国学者的广泛认同.他们认为,哈罗德·拉斯维尔1948年在《社会传播的构造和功能》一文提出的“描述传播行为的一个方便的方法是回答下列五个问题:谁来传播(who)、传播什么(says what)、通过什么渠道传播(though what channel)、对谁传播(to whom)、传播后的效果(with what effect)”,是个“单向线性”模式,一切新闻都是这样传播的.

人所共知,拉斯维尔“五个W”概括了各种信息传播的共性环节,如果把它用于具体信息传播领域,立即会有“大而化之”“针对性消失”的感觉;将其视为新闻传播模式,颇有“明知故问”“多此一举”的味道:传播什么(says what)?自然是传播新闻!通过什么渠道传播(though what channel)?毫无疑问是通过新闻媒体传播(报社记者通过报纸、电视记者通过电视设备、网络和广播记者则通过网络和无线广播传播新闻),没有任何疑难之处需要探讨.生搬硬套拉斯韦尔的淺白描述,加重了“新闻无学”的舛误,其学术含量之低,让人咂舌.

拉斯维尔的“五个W”能不能构成传播模式都是疑问,把它视为新闻传播模式更让人匪夷所思.拉斯维尔本人在《社会传播的构造和功能》一文自始至终没有把“五W”称为传播模式,而是称“传播行为”.②严格说,拉斯维尔的“五个W”谈的不是传播模式,正如E.M.罗杰斯指出的:“显而易见,实际的传播行为的许多复杂性未被拉斯维尔的5个问题的陈述所涵盖,所以就任何完整的意义来说,它并不是一个传播模式等实际上,在他和当时其他学者如何看待传播的问题上,拉斯维尔的5个问题没有向我们提供多少知识.”[2]232传播学者理查德·布雷多克最早否认拉斯维尔的“五个W”是传播模式,仅仅把它视为“拉斯维尔公式”(Lasswell Formula).③传播学者米夏尔·比勒则把拉斯维尔的五W称作“传播事实的各个元素”,尽量回避用“模式”称呼它.[3]168美国传播学集大成者威尔伯·施拉姆在1973年出版的《传播学概论》介绍了七种传播模式,没有把拉斯维尔的“5个W”列入其中.他把拉斯维尔的“五个W”视为对传播过程的描述,对其一直持批评态度.他说:“认为传播过程从一点开始而到某一点终止这种想法易使人误解,实际上传播过程是永无止境的.我们则是处理并通过不同路线传送大量永无止境的信息.”④

在美国,究竟是哪位学者首先把拉斯维尔的“五个W”视为传播模式?确有把握的文献表明,1981年W.J.塞佛林和J.W.坦卡德在《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一书中将其称作5W传播模式,但两位作者当时写道:“拉斯维尔模式受到批评,因为他似乎暗示存在一个传播者和有目的的信息存在,它还被认为过于简单,但是同任何一个好模式一样,它将关注点集中于传播中那些基本方面.”[4]60丹尼斯·麦奎尔和斯文·温德尔同年出版的《大众传播模式论》一书,在第二章也介绍了拉斯维尔的“五个W”公式,只有在转换为图解后他们才将其称为模式.1983年麦奎尔出版的《大众传播理论》一书,才明确说“五W已经成为大众传播的主流模式”.[5]45

在今天,美国的绝大多数传播学者认为,拉斯维尔的“五个W”指的是传播要素或传播过程,将其作为传播模式生硬地移植进来,不仅明显带有不确定性,而且完全背離传播概念的内涵.正如我国学者郭庆光所说:“拉斯维尔虽然考虑到了受传者的反应(效果),却没有提供一条反馈渠道,因而,这个模式没有揭示人类社会传播的双向和互动性质.”[6]60把一个不能反映传播(communication)性质的公式,硬说成是传播模式,而且还要用它解构新闻传播,无疑是个牵强附会的结论.

把说明数理信息传播的“申农——韦弗模式”和“德福勒的环形模式”用于新闻传播,不仅无法补偏救弊,甚至更难自圆其说.“这种传播模式并非直接和大众传播有关,它最初并不是用来分析人类传播的”.[5]40对于电子通讯而言,这两个模式恰适其用,但把它们用来说明新闻传授关系不免捉襟见肘.“因为在社会传播中,传播的双方都是具有能动的主体,互动是社会传播的本质特征.”[6]61探索新闻传播模式,既不能照抄西方的传播学模式,也不能依据数理通讯模式如法炮制,必须在考察、探寻新闻传播实践中独辟蹊径.

二、新闻传播的动力、障碍与模式

新闻传播论文参考资料:

新闻传播杂志

新闻传播杂志社

新闻传播期刊

新闻和传播杂志

新闻投稿网站

中国国际新闻杂志社

结论:新闻传播模式的实践图景为关于新闻传播方面的的相关大学硕士和相关本科毕业论文以及相关新闻传播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