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信仰论文范文资料 与企业家信仰型道德内涵和价值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信仰范文 科目:职称论文 2024-02-19

《企业家信仰型道德内涵和价值》:本文是一篇关于信仰论文范文,可作为相关选题参考,和写作参考文献。

摘 要:企业家的道德水平对于当今的社会生活具有广泛的影响.文章从企业家道德的分类分析入手,提出了信仰型道德的概念,用以描述和解释现实中存在的一种高端道德形态;在阐释了信仰型道德的涵义及其与非信仰型道德的若干差别之后,还讨论了这种道德对企业家个人成长与企业发展的正面价值.

关键词:企业家道德;信仰型道德;企业社会责任

当今时代,企业家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言行会影响到企业内外的许多人.本文就针对企业家这一精英群体的道德状态与发展方向进行了一些理论上的探索.

一、 企业家道德状态分类

现实中,有些企业家在经营中以追求“企业利润最大化”为借口无所不为、唯利是图,损害了其他利益相关者的权益;当然也有不少企业家乐于遵从道德并弘扬道德,在遵纪守法的基础上主动履行企业社会责任(CSR);另外还有一些企业家在经营好企业的同时积极做慈善,以造福他人、造福社会为己任,基于道德信仰的使命感,超水平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相对于法律的强制性,企业社会责任的实现更加依靠人们(特别是企业主要领导人)的自觉,而这种自觉性正是其道德发展水平的展现.因此,我们常常会发现企业家道德水平越低的企业越容易产生各类社会责任问题;相反,一个具有较高道德水平的企业家因其自我的道德要求高于社会平均期望水平,所以不会再去与社会规范进行博弈,反而会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甚至能够发展成为以服务社会为终身追求的社会企业家.

以上这些不同的企业家道德状态总体上表现为一种阶梯状的道德水平差异,这种差异体现在价值取向、道德境界、行为模式、行为结果和发展趋向等诸多方面.在对企业家群体道德状况的长期观察和持续研究的基础上,本文把当前企业家的道德状态分为四类,如表1所示.

企业家道德的这四个层次,既是对企业家道德状况的一个分类描述,同时也代表着不断提升的四个道德发展阶段,其中还暗含了道德发展的前进方向.表中的第四个层次是企业家道德发展的高端状态,具有榜样性作用,然而关于这一层次道德状态的理论研究目前还很少,所以本文重点将探讨这种道德类型的相关内容,并提出一个新概念以概括之,这就是信仰型道德.

二、 企业家信仰型道德的内涵

顾名思义,信仰型道德是把道德追求作为信仰来定位的,因此具备相当程度的信仰特性,并且形成了一种持续发展的内在逻辑.

1. 信仰型道德的涵义.根据康德的观点,人的道德意识应该是不为任何外在强制力量所左右,而仅仅出于人自己的内在精神要求的规范意识.也就是说,真正的道德应该是发自人内心的、自主产生的,“即它是单为其自己(或单在其自己)即值得高度地被尊崇,而且其为善并不因顾及任何别的东西而为善”.这种道德是出自理性自觉的自我立法,需要人的自由意志启动对至真、至善的追求.而至善是道德追求的永恒目标,虽然在现实生活中达到这一至高目标也许并不容易,但是作为一种信仰,可以心向往之、受其感召而不断趋近之.

在任何价值观念体系中,信仰都是它的“顶层”理念,是其思想灵魂及核心.信仰本身也是一种道德的高级存在方式,信仰所具有的终极价值既是道德追求的目标,也是道德发展的动力.现实中,世界各地的很多优秀企业家都是有信仰的:在西方,不少巨商富贾是基督信徒;在东方,儒商的提法由来已久,近代又有道商、佛商的出现等.在当今的文化多元化时代中,人们信仰的具体对象和内容可能有所不同,但这并不妨碍他们有着共同的道德追求.从中我们可以发现这样一种信仰贯穿其中的道德模式:即以至真、至善的道德追求为价值方向,以信仰性的道德规范指导行为,自觉按照信仰的要求做出相应的道德选择,并依靠信仰的力量进行长期和全面的道德实践,以实现行为结果与道德信念的统一,再通过这样的结果印证道德信仰、促进信仰深化的一种道德进步模式——本文称之为信仰型道德.

信仰型道德的内在逻辑具有如下特点:(1)对终极价值的信仰提供了一种符合价值方向的道德理念(信念),因此极大地节约了搜索和选择人生目标方向的生命成本;(2)在这种道德理念的基础上,形成个人坚定而清晰的道德意识,从而避免了道德徘徊的烦恼,此道德意识主导人的行为模式并促成始终如一的道德选择;(3)这种道德选择落实到行为上会产生对自己与他人具有一定道德意义的事实结果,并通过这些结果证明自己的道德信仰,也为他人提升了道德信心;(4)信仰性的思维使得信仰者能够对这些事实结果进行理性、系统的反思和整理,转化各种反馈为进步的动力,形成促进信仰深化的道德力量,最终形成一个完整的良性自我强化的正反馈回路.

在信仰型道德的轨道上,这种反馈作用总是能够加强原有道德理念的强度.这是因为信仰型道德建基于终极价值信念,并经由确立、成长、稳固达到一定的信仰强度,最后形成内外和谐统一的价值认知逻辑及知行合一的道德动力.所以,即使遇到一般人看来是“负面”的事实结果反馈,这种高级道德意识也会把它转化成符合终极价值诉求、有益于道德成长、具有巩固信仰作用的正面认识,例如很多信仰者都会把遇到的挫折看作成长的阶梯,欢喜接受并感恩.真正的信仰者正是在这种信念、行动、终极价值诉求的循环链条中得到不断的道德强化,使其对外界反馈回来的各种信息所做的处理都能够持续支撑和加强已有的信仰系统.遵循这个不同于一般世俗的思维程序,信仰型道德就会不断的成长和巩固.

2. 信仰型道德与非信仰型道德的差别.信仰型道德不只是对外在道德要求的遵从或对道德典范的模仿,而是通过打破自我与他人、物质与精神的对立,将行为动机纯化、上升到完全自然的利他境界.这与把道德作为追求自利的手段而有意为之的“作秀”式的行善存在着根本区别.本文把信仰型道德与非信仰型道德之间的差别归结为如下四点:

(1)终极信仰上的差别.从这个定义的取名上也可以看出,信仰型道德的首要因素是具有信仰,并依靠信仰的力量超越人之有限、狭隘的自我;其信仰对象一般都代表一种至善、至高的精神存在,并具有终极性的意义和价值,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有助于满足人们超越自我有限性的心理需要.这一点也是信仰型道德具备信仰特性的重要体现.

信仰论文参考资料:

信仰的力量论文

结论:企业家信仰型道德内涵和价值为适合信仰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相关本科毕业论文,相关信仰英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