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牛鼻子论文范文资料 与牵住牛鼻子夯实安全基础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牛鼻子范文 科目:职称论文 2024-04-13

《牵住牛鼻子夯实安全基础》:本文关于牛鼻子论文范文,可以做为相关论文参考文献,与写作提纲思路参考。

中国东方电气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方电气)是 确定的涉及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53户国有重要骨干企业之一,是全球最大的发电设备制造和电站工程总承包企业集团之一,经过多年发展,形成了“水、火、核、风、燃、太阳能”和环保工程并举的产品格局.大型成套设备出口到近50个国家和地区,从1994年起连年入选ENR(美国《工程新闻纪录》,The Engineering News-Record)全球250家最大国际工程承包商之列.

东方电气的安全生产管理以目标考核为主,以过程控制为主要的管控手段,而重大、重要危险源管理则是过程管控的主线.

近年来,东方电气紧紧围绕抓住重大、重要危险源这个“牛鼻子”,完善危险源辨识标准、检查标准和评价标准,加大隐患排查治理力度,完善控制措施,取得了良好效果,确保了整体安全形势受控,为集团公司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安全保障.现介绍东方电气在危险源分级管理方面的一些做法,供读者借鉴.

完善危险源辨识 明确管控重点

东方电气主要生产工艺以机械制造为主,安全生产风险分类属于低危行业,但主要企业中也包含大件吊装、水压试验、金属冶炼和浇注等危险性较高的作业活动.为能够充分识别作业活动中的主要危险因素,有针对性地制定管控措施,预防和控制事故发生,提高系统的安全性,开展了危险源辨识工作.按照危险源辨识的方法,通过划分作业活动,开展风险评价,辨识出各类危险源共计7 000余项,其中只有极少部分项目可按国家标准辨识为重大危险源进行管理,绝大部分为一般的危险源.

针对危险源辨识情况,如何进行有效管控,成了摆在公司面前的问题:若以管控重大危险源为重点,则显得抓手不足,不符合实际情况;若对所有危险源进行“一把抓”,则会因管控重点不突出、层级不分明而适得其反.所以,必须抓住重点,有的放矢,形成集团公司和企业分级管理的合力,同时使横向部门间的协同管理效应最大化,才能有效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结合行业特点及生产经营实际,东方电气梳理以往发生的生产安全事故、事件后发现,部分生产岗位、生产作业活动发生事故的频次较高,危险源类型分布也比较集中,如果将这些危险源的安全风险进行有效防范,便可从事后管理转变为事前预防,提高预防管理工作水平.鉴于这种情况,东方电气提出能否在重大危险源和一般危险源之间,根据安全风险的差异,再辨识出一些危险源进行有效管理以解决上述问题.基于这一思路,又组织集团内的专业管理人员进行讨论、评审,按照国家相关规范标准,结合危险源分类的原理,将现有的危险源分为了重大危险源、重要危险源和一般危险源3级,并确定了相关分类要求,具体内容如下:

1.重大危险源:按照GB 18218—2009《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辨识确定.

2.重要危险源:主要参照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和机械制造企业安全标准化的相关要求,按照事故可能导致的后果并结合生产实际分为8大类:

大件吊装:纳入特殊监管的吊装作业活动,如利用两台起重机械吊运同一重物的作业活动;

高处作业:Ⅱ级以上高处作业活动;

水压试验:耐压试验和泄漏试验作业活动;

危险化学品:易燃、易爆、易制毒、剧毒等危险化学品的存放及使用场所,液态氧气储存、充装场所;

金属冶炼和浇注;

射线探伤:涉及使用Ⅰ、Ⅱ、Ⅲ类放射源及Ⅰ、Ⅱ类射线装置的辐射作业活动;

有限空间;

蒸汽锅炉:额定蒸汽压力大于2.5 MPa,且额定蒸发量≥10 t/h的锅炉.

3.一般危险源:除上述重大危险源、重要危险源外的其他危险源均为一般危险源.

按照危险源分级管理的模式,自2009年起,东方电气建立了辨识标准,形成了重大、重要危险源控制清单,明确了管控重点.集团公司主要对重大、重要危险源进行监督管理,企业按照危险源分级情况,制定不同管理方案进行日常管理.为使重大、重要危险源控制清单有效,在企业每年至少进行1次重大、重要危险源辨识和动态更新上报基础上,集团公司组织专业技术人员进行评审,确认后发布年度重大、重要危险源控制清单.

加强过程控制 强化风险管控

东方电气在年度安全生产工作会议上对重大、重要危险源的管理提出具体要求并部署检查计划,主要领导、分管领导亲自带队,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对重大、重要危险源开展不少于1次的专项督查检查.各项检查均以法律法规、国家及行业标准、技术规范等具体要求为依据,结合生产实际,制定检查标准并定期进行修订完善.检查结果以通报形式下发,其中包括现状评价、存在的问题、整改要求及建议等内容.根据检查中查出安全隐患影响程度,集团公司对安全隐患进行分级监督整改,主要内容为:一级安全事故隐患,下发红色隐患整改通知书,由企业第一负责人落实整改责任;二级安全事故隐患,下发 隐患整改通知书,由企业分管负责人落实整改责任; 安全事故隐患,下发白色隐患整改通知书,由企业主管部门负责人落实整改责任.其中,年度内被下达红色隐患整改通知书或2份以上 隐患整改通知书的企业,按照干部管理相关规定对其主要负责人进行处罚.重大、重要危险源的责任单位按照通报要求对各项问题或不符合项逐一进行整改,并上报整改结果;集团公司组织检查、核实整改情况,评价整改效果及措施的有效性,形成PDCA的闭环管理模式.

各企业按照危险源的分布情况,制定各级危险源的管理方案,完善控制措施,落实责任人.按照工作计划,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亲自带队,组织技术人员和专业管理人员对重大、重要危险源等开展不少于1次的专项检查、综合检查,并对各级人员的履职履责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以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通过分级开展危险源的隐患排查治理,不断完善控制措施,确保了重大、重要危险源管理受控,提升了安全风险的防范能力.

夯实安全基础 提升管理水平

在危险源分级管理过程中,企业有效结合班组安全标准化建设、教育培训、管理提升项目、精益“5S”管理等活动,从多方面完善重大、重要危险源的控制措施,使安全管理基础得到夯实.企业编制《安全环保管理指引》,使各级人员更好地履行安全职责,有针对性地做好安全风险防范工作;结合班组标准化建设活动,强化了岗位安全分析,通过开展风险辨识、制定控制措施,确保了相关作业活动的安全;逐步完善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开展未遂事件、违章行为的统计分析,提升了相关预防控制措施的有效性;编制重要危险源岗位的安全培训标准化课件,并建立机考试题库,提高了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组织实施起吊管理、危险化学品管理等管理提升项目,编制相关安全技术操作规程,进一步规范作业行为;推进“5S”精益管理等工作,划分责任区域、优化定置管理,使生产班组参和到作业环境的改善当中,并逐步形成了常态化机制;逐步摸索工艺、设计过程中危险源识别的方法,初步制定工艺、产品结构的风险识别标准,为新工艺、新产品设计过程中进行预先风险控制提供参考,提升了产品的安全可靠性.

4点体会

通过实施危险源分级管理方式,在实践中有4点体会:

一是,目前,重大、重要危险源的辨识标准、检查方法、检查手段是有效的.重大、重要危险源管理受控对夯实安全管理基础,提升安全管理水平有推动作用.

二是,实施危险源分级管理能够克服安全管理“一把抓”的问题,有的放矢发挥集团公司和各企业安全管理作用,接口管理更加有效,整体合力更加突出,进一步落实了集团公司及各企业的安全管理责任.

三是,实施危险源分级管理提升了部门间的协同管理效应,调动设计、工艺、设备等部门参和到安全技术的研究、实施当中,使得本质安全得到了实质性的提升.为安全工作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管理模式及增强各级管理人员的履责意识搭建了平台.

四是,在危险源分级管理实施过程中感到,目前对重要危险源辨识技术支撑还不够,要明确重要危险源辨识中定量的依据,形成系统化的管理还需长期努力.

编辑 刘亚民

牛鼻子论文参考资料:

结论:牵住牛鼻子夯实安全基础为关于本文可作为牛鼻子方面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牛鼻子面相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论文写作参考文献下载。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