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文献综述论文范文资料 与中国区域协调文献综述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文献综述范文 科目:职称论文 2024-11-04

《中国区域协调文献综述》:该文是关于文献综述论文范文,为你的论文写作提供相关论文资料参考。

[提要]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的区域经济发展经历了区域均衡发展、区域非均衡发展和区域协调发展的演变.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深入推进,一系列重大区域规划和区域性政策文件制定出台,区域政策体系不断完善,中国区域协调发展取得显著成绩,但同时也存在诸多问题和矛盾,尤其是经济新常态下“十三五”时期,中国已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区域协调发展面临重大的历史机遇和风险挑战,研究如何促进中国区域协调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社会福利具有重要意义和现实价值.本文通过对国内区域协调发展的理论演化、存在问题及影响因素和对策建议等研究状况进行梳理和总结,希冀能够将相关研究引向深入,為国家区域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和指导,以更好地促进中国区域经济社会健康快速协调地发展.

关键词:区域协调发展;理论演化;非均衡发展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中国区域协调发展的问题及影响因素:一个文献综述

收录日期:2017年1月11日

一、引言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的区域发展战略经历了一个和时俱进、不断完善的过程(于合军,2015).从改革开放前,主要实行区域均衡发展战略,着力促进沿海和内地的均衡发展,到改革开放初期,主要实行非均衡发展战略,重点支持沿海地区率先发展,再到世纪之交,党 、国务院作出的实施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和东部率先发展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再到重点实施“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长江经济带三大战略,至此“四大板块”+“三大战略”就构成了新时期中国区域发展的总体战略格局.中国区域发展总体上呈现出生动活泼的良好局面,同时也存在诸多不足.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基本格局还没有实质性改变,区域发展差距过大的主要矛盾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区域发展还面临不少问题,有的是长期存在的老问题,有的是近年来出现的新问题,特别是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长由高速转向中高速的大背景下,一些问题的严峻性不容低估.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始终是影响区域发展的制约因素.

从研究文献看,近年来国内关于区域协调发展的研究成果非常丰富、研究视角多种多样、研究范围比较广泛,为国家区域政策的制定提供了重要依据.本文对国内区域协调发展的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和总结,以期能够将区域协调发展的研究引向深入,为中国区域经济社会健康快速发展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

二、区域协调发展理论演化

区域协调发展是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是符合中国社会现实国情的重要战略,也是中国区域发展战略演进的一种必然结果,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也经历了区域均衡发展、区域非均衡发展和区域协调发展的演变.从空间特征看,全国经济发展重心从沿海转向内地,再从内地向沿海转移,然后转向东、中、西部区域协调发展阶段(范恒山等,2012).

(一)1979年以前的均衡发展战略.旧中国留给我们的是一个经济基础十分薄弱、地区经济发展极不平衡的地区经济格局.新中国成立后,为了缩小沿海和内地之间的经济发展差距及考虑当时的国际形势,从“一五”开始,均衡发展成为产业布局的重要战略导向;“二五”时期,国家大型项目的投资明显向内地转移,其中包括大庆油田、江汉油田、贵昆铁路等就是这一时期建成的;“三五”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三线”建设的 期,国家在内地的投资上升至75.1%;“四五”时期还在继续进行“三线”建设,内地比重持续维持较高水平.总之,改革开放前,中国以实现均衡发展为基本导向,产业布局宏观上基本采取分散布局方式,以省区市为单位,均衡分布.同时,区域协调发展的思想萌芽也是在这段时间出现的.

(二)1979~1995年的非均衡发展战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同志在对中国社会主义的新探索中,认真总结了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经验教训.1978年开始实施沿海优先发展战略,即充分利用沿海地区工业基础和区位优势,面向国际市场,积极参和国际市场竞争,实施外向型发展战略.这一战略使沿海地区经济增长率持续保持全国领先水平,使国民经济整体有很大提高,但是区域差距扩大、区域间利益的矛盾和冲突、地区保护主义等问题相继而来,逐渐成为困扰中国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中国在“六五”计划后,提出了区域协调发展思想,但首次体现区域协调发展是在“七五”计划提出的正确处理东部沿海、中部、西部三个经济带的关系;“八五”计划提出了区域经济发展新的指导原则:统筹规划、合理分工、优势互补、协调发展、利益兼顾、共同富裕.

(三)1995年以来的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从“九五”开始,中国的经济发展进入到一个新的时期,这个时期最主要的特点就是开始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九五”时期从坚持区域协调发展到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到“十五”时期从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到统筹区域发展,再到“十一五”时期的区域总体发展战略和“十二五”对区域协调发展的新阐述及对“十三五”的区域规划,表明中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演进路程,突出区域科学发展观的理念,提出依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统筹考虑未来中国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规范空间开发秩序,形成合理的开发结构.

三、中国区域协调发展存在的问题

从“八五”时期开始,中国实施了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并取得显著成效,但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矛盾和问题.第一,区域发展差距依然较大.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快速增长,地区发展差距问题也日显突出.从人均GDP来看,2014年东部地区的人均GDP为1.096万美元,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的人均GDP分别为6,241美元、6,118美元、8,524美元,分别相当于东部地区的57%、56%、78%.部分省份的发展差距尤为明显,如2015年上海市的人均GDP为109,465元,而云南省的人均GDP仅为29,102元,前者是后者的3.76倍.并且省域间的基础设施、教育水平、科学技术、公共安全的基尼系数依然较大,地区差距明显,社会保障的空间非均衡性也在逐年提高.如上海市2013年在公共安全、教育、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的人均财政投入为6,254元,而贵州省仅为3,039元,不足上海的50%;第二,地区间不当竞争和重复建设问题.如地方官员为了在任期内做大本地区的GDP,通过人为扭曲市场价格、变相地转移国有资产、税收优惠等方式吸引外资企业投资.国有企业之间由于信息不对称或竞争而盲目地重复引进项目,如能源重化工成套设备;第三,民族地区、贫困地区同步小康难度大.从总体进程看,2011年全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程度为83.1%,民族八省区为70.9%,其进程大体比全国平均滞后5年左右.如果按照2000~2010年平均每年提高1.91个百分点的速度推算,到2020年民族八省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程度只能达到86%左右.全国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和全国同步小康的难度更大;第四,主体功能区建设推进较慢.目前,国家主体功能区制度的综合政策体系还未形成,各项政策在各个部门分散,呈现出“碎片化”特征.全国主体功能区建设仍处于试点示范阶段,有关部门对试点示范的技术规范、标准和考核指标缺乏明确规定,缺乏一套高效的执行程序;第五,生产力和人口布局和环境生态承载能力存在不协调.目前,中国实行的是由各个地方自身来承担本地经济发展、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和福利水平,但由于地方区域规划协调不足、环境政策执行不力等,造成了生产力布局和各地环境承载能力不匹配,致使资源和要素配置效率的损失,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问题.还有学者认为,中国区域协调发展还存在产业梯度推移受阻、制度障碍、区域发展的资源环境约束日趋严峻、法律体系不完善等问题.(于娟,2010;刘水林,2005)

文献综述论文参考资料:

文献综述范文1000字

文献综述范文模板例文

论文文献综述范例

论文中的文献综述

幼儿园文献综述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

结论:中国区域协调文献综述为关于文献综述方面的论文题目、论文提纲、法律文献综述3000字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参考文献的相关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