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股权激励论文范文资料 与股权激励和盈余管理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股权激励范文 科目:职称论文 2024-01-26

《股权激励和盈余管理》:本论文可用于股权激励论文范文参考下载,股权激励相关论文写作参考研究。

【摘 要】我国在20世纪90年代首次引进股权激励制度,直到2006年《公司法》、《证券法》的完善以及《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试行)的发布,股权激励制度开始有所规范.之后,股权激励被越来越多的企业应用到公司治理中,然而也成为了企业进行盈余管理的一个有力动机.本文从国内外一系列会计丑闻中与股权相关的激励以及盈余管理等方面出发,随机选取2014年沪深两市公布实施股权激励方案的100家上市公司为样本,进行以多元回归为主要方法的实证分析.根据实证结果,所选取的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程度与盈余管理程度显著正相关;同时资产负债率和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越大,盈余管理的程度也越大;但同时也发现公司规模越大,治理结构越完善,盈余管理的程度就会越小.

【关键词】盈余管理股权激励公司治理一股独大

资产负债率

【中图分类号】F275F272

一、研究背景与理论基础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由于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在经营过程中股东和管理人之间所关注的重点会有所不同.其中股东的关注点一直集中在企业身上,力求通过企业的获利或者增值来提升自身收益,而管理者关注点则始终围绕着自己的利益.在企业利益和自身利益出现冲突时,管理者往往会选择保护自己的利益,对企业经营带来风险,因此需要通过一些措施的出台将管理者与企业紧密联系在一起,对管理者的管理行为进行限制.股票期权激励制度很早被西方发达国家广泛应用作为公司治理的重要部分,通过给予公司管理层一定的股权比例,使其也能分享企业的剩余价值,从而尽可能使股东和管理层的价值趋同,减少*成本,提高经营效率.

我国最早的股权激励制度相关案例是1993年万科提出的管理层股权激励方案,之后虽陆续有相关方案推出,但由于我国当时的资本市场仍需要进一步完善并缺少相关推行办法,许多公司的激励方案只停留在预案阶段并没有实施.2005年,以政府为主导,大部分上市公司开始了股权分置改革,优化了股权在市场的流通,为股权激励制度的发展打下了基础.之后在2006一年的时间里我国相关部门就该方面的问题发布了《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试行)》(证监公司字〔2005〕第151号),《国有控股上市(境内)公司实施股权激励试行办法》(国资发分配〔2006〕175号)两个重要文件,对股权激励的应用进行了有效的指导.

然而,股权激励制度一方面能够刺激管理层的积极性、提高公司的业绩水平,另一方面由于激励一般与企业会计盈余指标挂钩,管理层为了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也可能加大管理层处理会计信息的道德风险.例如大众所熟知的“安然”、“世通”等会计丑闻中,管理层就被授予了大量股权,为了追求股价所带来的利益选择了隐藏会计信息.由于中小投资者数量多且分散,信息收集渠道有限以及信息不对称,无法精确判断管理层是否进行了盈余管理,再加上一些企业的公司治理结构仍未完善,因此管理层也有可能通过盈余管理来操纵股价.本文就上述问题,立足于全球发展情况,搜集了大量的与股权激励和盈余管理相关的信息,并进行了建模研究,利用国内相关上市公司所提供的数据,实证分析股权激励制度和盈余管理之间是否相关.

(二)文献综述

国内外关于股权激励和盈余管理之间的研究主要从两个大的方面分析,一是理论上对盈余管理的动机进行分析,动机中包括股票期权的激励制度;二是通过上市公司数据进行实证研究来验证对两者关系的推测和假设.

1.国外方面

首次较为全面的把盈余管理的研究同管理者薪酬激励联系起来的分析来源于Healy(1985).他提出管理者为了使自己的奖金最大化,会想办法对会计盈余进行操控,并且当报告的净利润处于激励合约规定的上下限之间时,管理者会向上调节利润,而当报告净利润处于上下限之外时,管理者会向下调节利润.

Jensen,Murphy(1990)①通过研究发现,管理者薪酬激励同股东利益之间存在着某种非常微弱的联系.后来一些学者研究发现管理者股权激励是一种较好的激励方式,Berger(1997)等发现,企业管理者持有的股票期权数额越多,企业的经营业绩就会越好.McConnell,Servaes(1990)②的研究发现,当企业管理者持股比例少于50%的时候,管理层的持股比例会和企业业绩成显著正相关.

但在BinKe (2004)对股权激励与盈余管理行为之间相关性的实证分析中,他指出盈余管理行为的发生与股权激励最大化之间无关,盈余管理行为是企业股东激励经营管理者时所付出的剩余*成本.

Daniel Bergstresser and Thomas Philippon (2006)③对美国资本市场进行调查研究,并且对管理者的盈余管理程度用可操纵性应计利润作为指标来衡量,发现可操控应计利润与基于股权的高管薪酬成显著正相关,说明,高管股权薪酬激励越多,越有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

Bamber(2010)选取了440家1998~2001年间标准普尔指数公司进行研究,指出公司高管的股权激励程度与公司对外报告的利润指标正相关,而与工作的安全程度负相关,表明股权激励是盈余管理的有力动机.

2.国内方面

我国有部分学者认为管理者持股与企业业绩没有关系.袁国良等(1999)抽取了1996年和1997年的100家上市公司,对公司高管的持股比例和業绩进行了相关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基本不相关.顾斌,周立烨(2007)④对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进行了实证研究,剔除了行业影响后,得出我国现阶段进行股权激励制度不能有效促进企业长远发展.

但大部分学者研究认为,管理者持股与企业业绩之间存在关系.王华、黄之骏(2006)以高科技上市公司2001~2004年提供的数据为样本,进行实证研究,得到的结果是管理经营者股权激励和企业价值之间存在着倒U型的曲线关系.

股权激励论文参考资料:

激励机制论文

结论:股权激励和盈余管理为关于对不知道怎么写股权激励论文范文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相关本科毕业论文股权激励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的作为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