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郭嵩焘论文范文资料 与郭嵩焘清朝第一位驻外公使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郭嵩焘范文 科目:职称论文 2024-03-04

《郭嵩焘清朝第一位驻外公使》:本文关于郭嵩焘论文范文,可以做为相关论文参考文献,与写作提纲思路参考。

郭嵩焘作为洋务先知、清朝第一位驻外公使,集经世诤臣和狂狷名士于一身,其诸多思想超越了同时期的官僚,乃至超越了他所在的那个时代,由此导致他频遭非议、背负骂名,直至在悲愤中辞世.但他死前不久写的诗句“流传百代千龄后,定识人间有此人”,却表明了他的信心.历史前进的步伐无人能够阻挡,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终将发现他的价值,并作出相对客观的评判.

曾左出山的幕后推手

郭嵩焘是湖南湘阴人,字伯琛,号筠仙,晚年更号玉池老人.因他给自己的书斋取名为“养知书屋”,所以又被称为养知先生.1818年,他出生于一个地主家庭,1835年考中秀才,第二年进入岳麓书院读书,与曾国藩、刘蓉等人成为好友.令他意想不到的是,正是由于与曾的相识,影响了他的人生轨迹.

郭嵩焘的科举之路走得并不顺利.1837年,他参加乡试,考中举人.然而,从1838年开始,他先后多次赴北京参加会试,直到1847年第五次考试时才考中进士.然而,仕途才刚刚开始,郭嵩焘的父母就相继去世,他依*回乡丁忧.就在此时,太平天国运动蓬勃兴起,太平军一路北上,于1852年9月围攻长沙,全省震惊.

当时,郭嵩焘一家与左宗棠一起在湘阴玉池山梓木洞躲避战乱.危难之际,新任湖南巡抚张亮基根据贵州知府胡林翼的极力推荐,在赶赴长沙就任途中,特地派人携带重金,邀请左宗棠出山守卫长沙.然而,心高气傲的左宗棠却摆出名士架子,没有答应.郭嵩焘带着众人前来劝说:“公卿不下士久矣,张公此举,宜有以成其美.”在郭的极力劝说之下,左宗棠最终决定临危受命.10月8日,左宗棠攀登绳索,爬进了被太平军重重围困的长沙城,与张亮基紧紧握手.左宗棠被授予军事指挥大权,在他的运筹谋划之下,经过近两个月的作战,成功抵挡住了太平军的一次次进攻,最终解除了长沙城的围困.这也成了左氏功名的开端.

太平军一路攻城略地,而清政府久疏战事、没落腐朽的八旗军一击即溃,难以堪当“剿匪”重任,于是咸丰皇帝下令各地兴办团练,用地主武装来抵抗农民武装.当时,曾国藩因老母去世,在老家丁忧,虽然接到了皇帝兴办团练的诏令,却拟写了奏折“恳请在籍终制,不能受命”,准备予以拒绝.恰巧到曾家吊唁的郭嵩焘听闻此事,劝他说:“公素具澄清之抱,今不乘时自效,如君王何?”极力劝说他抓住宝贵机会,实现报国理想和个人志向.他又打出了保护家乡父老的旗号,让曾的父亲一同进行劝说.曾国藩终于被打动,奉诏总办全省团练事宜,兴办湘军以镇压太平军.郭嵩焘随军行动,积极出谋划策,成了曾国藩的幕僚.

1853年5月,太平军围攻南昌,郭嵩焘随湘军一同奔赴前线,连续几场作战湘军均告失利.郭嵩焘观察发现,湘军水师与太平军实力相差甚远,致使湘军同时要应对陆路和水路的进攻、腹背受敌,于是建议湘军大力兴办水師.曾国藩听取了他的建议,把水师作为建设重点,逐步赢得水上作战的主动权.

对于团练武装来说,因为不在清朝官方兵制之内,没有固定的军饷供给,经费筹措始终是个大问题.1853年至1856年期间,郭嵩焘受曾国藩派遣,到湖南、浙江等处筹集粮饷,当起了湘军的“粮草官”.他曾担任湖南劝捐大员,大力推行厘捐制度,对所有经过本地关卡的商品进行征税,以税收来维持湘军运转.后来,这一做法在全国进行了推广.

1856年末,郭嵩焘离湘北上,到京城担任翰林院编修,深得户部尚书肃顺的赏识.在肃顺的推荐下,郭嵩焘几次得到咸丰皇帝的召见,被任命为南书房行走.他利用与皇帝接近的机会,在皇帝面前称赞湘军战绩,极力推荐曾国藩、左宗棠等同乡.然而好景不长,1859年郭嵩焘奉命赴天津前线协助僧格林沁*军务,因为两人在海防上观点不一,关系一下子闹得很僵.当年年末,郭嵩焘在山东查办海口贸易时,决定开局抽厘,引发了福山县民众聚集殴毁厘金局事件.僧格林沁借机弹劾,最终郭嵩焘被调回北京,受到降二级调用的处分.他在抑郁中告病回乡.

郭嵩焘在家乡蛰伏了几年时间,在同科进士、时任江苏巡抚李鸿章的推荐下,于1862年出任苏松粮道.他看到所辖的苏州、松江、太仓三府的粮赋过于沉重,常常逼迫民众揭竿起义,于是建议李鸿章减轻赋税.第二年7月,清廷准予减轻三府粮赋,郭的声望大增.很快,他就升任两淮盐运使,通过整顿盐厘,为前线作战的湘军筹集了巨额饷银.

湘军与太平军的作战旷日持久,曾国藩深感“饷项窘绌异常,若不另开生面,决裂即在意中”,于是上奏朝廷,请求派员赴富庶的广东筹饷,以维系作战.1863年10月,郭嵩焘赴粤署理广东巡抚,获颁三品顶戴.他果然不负曾氏所望,采取强力措施统一税捐,想方设法进行搜刮,使厘捐由年七十万金增加到二百多万金,尽量为湘军“输血”,但也导致民怨沸腾.他还修筑广州、虎门、西江等要塞炮台,强化广东海防建设.

然而,郭嵩焘还是没能绕开督抚矛盾这一关.他与两广总督毛鸿宾,因权力分配、粤军人选等问题矛盾持续激化.1865年3月,毛因湖南巡抚任内失察藩司事降调,离开广东.郭嵩焘还没开心多久,不曾想新任总督瑞麟来头更大、后台更硬,督抚矛盾进一步恶化.

雪上加霜的是,郭嵩焘与多年好友左宗棠因清剿太平军的军事部署、战功划分等问题相互攻击,矛盾日深.1866年2月,虽然左军与粤军等联合攻下嘉应州,彻底歼灭了南方太平军,郭嵩焘也获赏二品顶戴,但在左宗棠持续4次奏劾下,郭却依然只能署理广东巡抚.当年6月,郭嵩焘被免职,“诏命来京,另候补用”,但功名利禄、朋友情谊均告破灭的他无心入京,回到湖南当起了教书先生,并利用闲暇时光著书立说.

独树一帜的洋务派

郭嵩焘在江、浙、粤等地为官过程中,对西方先进的政治体制、商业模式、科学技术等有了较多的接触和理解,逐渐形成了具有独特见解的洋务观.

1856年,郭嵩焘在筹集湘军粮饷时,在上海参观了多家洋行、领事馆洋楼,登临火轮船实地体验,还第一次看到了印刷机印刷报纸的过程.这一切对于他来说都是极为新鲜的,在日记中他事无巨细,一一记录清楚,就连火轮船两旁随风飘摇的吊床也写得生动灵活.此后,郭嵩焘每到一处,必然去看西方传入的最新科技和器械,还阅读了多部介绍西方的著述,进一步增加了对外部世界的认识.1863年,当好友冯桂芬向李鸿章提议在上海设立学校、培养洋务人才时,郭嵩焘积极响应,为即将成立的上海广方言馆拟订了14条章程.1864年,他在广州开办同文馆.

郭嵩焘论文参考资料:

结论:郭嵩焘清朝第一位驻外公使为关于郭嵩焘方面的的相关大学硕士和相关本科毕业论文以及相关郭嵩焘的后人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