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辛波斯卡论文范文资料 与辛波斯卡她让平淡事物发光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辛波斯卡范文 科目:职称论文 2024-02-10

《辛波斯卡她让平淡事物发光》:本论文为免费优秀的关于辛波斯卡论文范文资料,可用于相关论文写作参考。

2012年2月1日,维斯瓦娃·辛波斯卡在睡梦中安然辞世,她的离去如此自然、安详,如同她的诗歌一样肃穆而又静谧.她早年曾写过一首《墓志铭》:“这里躺着一个旧派的女人,像个逗点”.她仿佛有抒写死亡的执着,其情感姿态坦然达观,甚至梦想自己置身于不可能实现的处境.比如,看到自己的死亡,甚至静静端详自己的遗体.这种残酷的经验向来和隐晦、痛苦勾连,很少有人能像辛波斯卡,用反讽营造的谐趣感诗意地解构死亡.文本中的“这个女人”,思想有些“守旧”,就像她自己在《巨大的数目》中所言:“地球上住着四十亿人,/但是我的想象依然如同过去”.她不愿和那些流行的符号发生关联,始终生存在独特的自我节奏中,其诗歌凝练、清澈,往往是在不经意间洞察万物的呢喃,以一颗敬畏之心揣测着万物的可能性.如果诗句中“旧派”可以得到解释,那么“逗点”二字或许意味更深.

1996年10月30日,73岁的辛波斯卡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授奖词写道:“她用充满精确反讽精神的诗句抒写生物法则和个人历史,并照亮人类碎片化的日常生活.”在获奖致辞中,辛波斯卡坦诚地告诉世人:“不论灵感是什么,它衍生自接连不断的‘我不知道’等每一首诗都可视为响应这句话所做的努力,但是他在纸页上才刚写下最后一个句点,便开始犹豫,开始体悟到眼前这个答复是绝对不完满而可被屏弃的纯代用品.”句号意味着思维的结束,逗点则隐喻着写作者对世界抽丝剥茧般的质询和反诘永不终结,它是诗歌的秩序,是诗意生成的规律,也是诗人自己的写作信条.没有句号,便意味着辛波斯卡的诗歌永远在追求一种可能性,她懂得一切知识都是有限的,诗人唯有谦卑,才能在“未完成”中抵达诗之本源.

1923年7月2日,辛波斯卡出生在波兹南附近的小城布宁,八岁时举家迁往波兰第二大城市克拉科夫,在那里接受了完整的中学和大学教育.辛波斯卡在雅格隆尼安大学修习波兰文学和社会学,1945年,还是学生的她发表了诗歌处女作《我追寻词语》,这也成为她走向诗人道路的起点.诗人曾在一次访谈中说,如果最初发表在《波兰日报》副刊上的那篇文章是小说,那么她或许会成为一个小说家,可命运偏偏让她成为诗人.偶然的错合改变了辛波斯卡的命运,也造就了她在诗歌领域的成功,“对偶然的忠诚才能成就命运,这也是辛波斯卡在诗中一再表现的主题.”译者胡桑如此解读诗人和缪斯的遇合,忠诚于生活的偶然,即向生活俯下身,尊重造物主的抉择.

受文学环境和政治气氛的影响,辛波斯卡早期创作带有明显的意识形态美学印记,但敏感的诗人能够意识到官方形态对自我声音的困缚,1957年出版的诗集《呼唤雪人》,明显表现出她对主流话语和集体情感的偏离.《未进行的喜马拉雅之旅》开篇便把喜马拉雅诗化为“奔月的群峰”,单这一组象征之妙,便足以构成一首动人心弦的诗篇.抒情者不断向传说中住在喜马拉雅山上的雪人(yeti)呼唤,告诉它“我们这儿有星期三,/ABC,面包/还有二乘二等于四/那的玫瑰花是红色的/紫罗兰则是蓝色.”显然,星期三、英文字母、乘法公式、花的自然本色几组日常事物,如单独审视,似乎并无微言大义,但它们的集中呈现,以意象蒙太奇的方式构成集体的隐喻——密不透风的政治已经遮蔽了常识,一些西方学者甚至把“雪人”读解成对约瑟夫·斯大林的象征.辛波斯卡站在时代的高处,她借助反讽的力量和卓异的心智,从集体意志中释放出个体经验,从而为“波匈事件”之后的波兰文学艰难确证出“人”的存在.上世纪80年代,辛波斯卡在波兰和巴黎等带有流亡文学色彩的期刊上发表了一系列诗文,捍卫人类言论和思想之自由,如《对 文学的看法》等诗歌,直刺波兰的戒严法案.这些诗文多使用斯坦尼兹科娜的笔名,熟悉波兰文化史的人便会知道,这个笔名的原型为斯坦尼克——波兰中世纪最著名的小丑,他喜欢用反讽的方式将政治智慧和人生真理传达给国王,民间关于他的故事流传甚广.辛波斯卡以此为笔名,大概也有讽时刺世的意愿,同时也是对自己的一种保护.毕竟,她支持的宗教知识分子社团并不被当局所接纳,《对 文学的看法》一诗中写到的人们“幽会”场面,或许正是持不同政见者秘密相聚的真实场景.

辛波斯卡认为,人在政治面前都充当了“食物”的角色,因此呼唤精神主体的自省意识.不过,就其创作整体风格而观,政治性或者说对大事件的直接介入,并不是其诗歌主题.《呼唤雪人》之后,她的诗歌逐渐远离政治,却并不回避那些带有时代特征的“大问题”.如《越南》一诗,仅由十组短句构成,每句均以“我”的提问和越南女人的回答布局.那个女人不知道自己的名字、生日、故乡,甚至不知道敌人是谁,唯有诗篇的最后一句“这些是你的孩子吗?——是的”,她作出唯一清晰的回答.辛波斯卡介入“越战”这一宏大历史事件,其抒写方式却消解了事件自身的宏大意义,从中可窥探出诗人对战争的态度:除了维系生命存在的亲情,战争的成败对错对于个体生命而言,本身无足轻重,也毫无价值,诗歌由此氤氲着强烈的质疑精神.再如《恐怖分子,他在注视》一诗,诗人以貌似“事不关己”的冷抒情姿态,呈现了定时炸弹爆炸前四分钟酒吧门口的动态,她构筑起“摄像机”的叙事视角,忠诚记录进出酒吧的每一个人,以及不断流逝的时间.事态的紧迫和诗人主体(拯救者)的缺席,让读者陷入紧张和焦躁.沉默和冷淡的观察者视角,反而让人真切体验到恐怖行为的“恐怖”之所在,也让人意识到:只有艺术才能对恐怖实现精神上的超越.

更多情况下,辛波斯卡使用极为干净的文字,借助对小事件的质疑和解构,唤醒人类对自身价值的重新审视.《布鲁格的两只猴子》一诗中,叙述者描述了自己的梦境,那是一个想象的极端化处境——正在参加人类史毕业考试的“我”和窗台上“两只被铁链锁住的猴子”对视.“一只猴子,眼睛盯着我,讽刺地听着,/另一只似乎在打瞌睡——/而当问题提出我无言以对时,/他提示我,/用叮当作响的轻柔铁链声”.布鲁格是十六世纪生活在比利时的画家,其画作常寓道德讽喻意味,《两只猴子》正是他在1562年创作的油画,画中二猴如辛波斯卡诗歌中描述的那样,被铁链拴于窗台.获知这些信息后,这首诗向我们“敞开”了.从16世纪到20世纪漫长的400年中,人类的命运始终如同被束缚的猴子一样,被各种约定俗成的道德、价值、范式捆绑、限制着.“人类史”竟然是人类被体制化、工具化的历史,从这个意义上说,人和猴子的处境无异,甚至更加糟糕.

辛波斯卡论文参考资料:

结论:辛波斯卡她让平淡事物发光为关于辛波斯卡方面的论文题目、论文提纲、辛波斯卡 种种可能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参考文献的相关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