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失明论文范文资料 与未失明的自然告白者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失明范文 科目:职称论文 2024-02-01

《未失明的自然告白者》:此文是一篇失明论文范文,为你的毕业论文写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首次接触徐俊国的诗是在2005年,至今我仍能熟悉地背诵出他那首《半跪的人》的部分段落:“无法回乡的日子还有多少啊/贫瘠而温暖我的胶东半岛/你还有多少寂寞和苍凉必须有人半跪着来担当/我这一生,一共需要多少热泪/才能哽住落向鹅塘村的一页页黄昏等”如此自然流泻又酣畅淋漓的诗句自是容易击中人心.以后的日子里,我陆续阅读了徐俊国的诗集《鹅塘村纪事》和《燕子歇脚的地方》,逐步明了他作为一个日渐成熟的诗人为自己勾画的地理位置与心理坐标——“鹅塘村”成为其于当代文化视野下寄寓个人历史化记忆的场所,以对古朴村落进行沉静而优美的书写架构某些细微错落的生活细节,从中仿若不经意地流泻出近乎于拙的人性之善与繁冗难抵的困顿情境,使得隐没在这些书写背后、关涉后现代工具理性的价值判断与日渐暧昧的*秩序呼之欲出.

《自然碑》是徐俊国的第三本诗集.据诗人自陈,这是其“走出鹅塘村”的第一步,并想借此把以前的写作全部归零,重建自己的写作信心.在笔者看来,《自然碑》仍然延续着与上两本诗集一脉相承的精神脉络,但无疑这本诗集在一些方面走得更远,更为超脱:它着力于处理自然神性与工具理性的某种对抗、现实与寓言部分转化的某种协调、中国传统民间谣曲与西方自然主义诗歌的某种交融等关系,以笔当,义不容辞地为天地之间的生灵与物灵发声.萨拉马戈在《失明者漫记》曾描述过这样一种疾病——“这是世界上最富逻辑的疾病:失明的眼睛把失明症传给能对看的眼睛,还有比这更简单的问题吗?”[1]于是最后,全城的人都失明了.这简直是一场致命的瘟疫,一场不经过身体接触、空气传播的瘟疫.置身于现代科技为我们提供的日益精巧与过度修饰的生活空间中,我们每个人或多或少都在不经意中染上了一种“失明症”——对于科技的崇拜式迷恋而衍生出的对于自然万物习以为常的忽视.于是在这本诗集里,我们欣喜地发现,这世界上还有一个执着的未失明的歌者,他挺身而出要为自然万物告白,他就是——徐俊国.

一、自然天地的灵魂漂流

《自然碑》共分为三辑,“第一辑:月亮让黑夜有了一颗皎洁的心,肉体回到灵魂,灵魂沉浸在自然里;第二辑:每一个正在老去的人,都想找回童年那盏灯;第三辑:自然死了,童年灭了,我想在城市为之立碑.”(《后记》)依照诗人自己的分类,此三辑可谓脉络清晰,层层递进:诗人将心之所属的精神旨归划向自然与童真的维度,试图以此来解决和对抗后现代精神荒漠的问题与困境;而当两者的回溯与归去难以实现时,诗人便将极具挽歌性质与讽喻含义的自然祭奠作为最后的精神安属之处.

在此本诗集中,有一个不得不重点提炼出来的关键词——灵魂.相比前两本诗集,这本更像是诗人自身的灵魂漂流记,自然万物在他的笔下呈现出鲜见的灵性与智性,草木有心,兽类有情,动心觉悟,风过可感.“有一些鱼路过我,我却叫不上它们的名字”(《大仓桥》).诗人巧妙地置换了人类与生物之间的主体性,以鱼类的眼光衡量这个世界,关乎人类历史与文明的优越感在此被压缩成既薄且平的万物平等观.“月亮总是在最高的地方显现肉身/它让黑夜有了一颗皎洁的心”(《黑夜也有一颗皎洁的心》).自然神性的飞升在此是彰显无疑的,月亮与黑夜被架构成一组轻盈与厚重、洁白与阴沉的对比序列,但此序列却并非对立,而是你中有我、交杂互生,皎洁轻盈之中自有深沉谨重,厚实稳领之处颇见赤子光明.“它们成群结队,没有首领,也没有谁受欺侮/它们忍受着同样的寒冷,不欢喜,也并不恐慌/慢慢结冰的野鸭,像被恍惚的命运催着/游向芦苇稀疏的远方”(《野鸭在湖上》).在诗人近乎白描的描述中,这群生灵仿佛向生活和世界做出了某种忍辱负重的承诺,人世间又何尝不是如此,生命的庸常、平淡与重复性一展无余,这莫非就是诗人所说的“我们很轻易就把忙忙碌碌的一天重复成一生” (《请喊“鹅小鹅”》)?

正如评论家霍俊明之前所提出的,徐俊国的“内心仿佛有永远的暮色”[2],此本诗集中 “暮色”侵染的痕迹依旧处处可见,诗人化身天地灵物,于大仓桥、白驹溪、桃花涧之处感受物我两忘的自然演化,在清新可人的修辞背后隐藏起天真之处的可怖,在缓慢与节制的情绪里深舒出对于生死、时间、道德与精神的哲理化思考.“小白兔的耳朵里,车轮在响/红尘滚滚带着针芒与暗伤.”(《消逝》)在诗人笔下,觅食的白兔、鸣叫的蟋蟀、静默的梅花鹿等动物都各有一个人类难以企及却自足完满的精神世界,都在经受着某种生存危机与现实困境,即使朝生夕死,也会踏实按着既定的生活轨道运行,在时间的暗河与岁月的阴影里挂着凄婉的笑.“今天是个值得庆贺的日子/日落后一小时,每个孩子将得到一盏绿色的小灯/最多可以亮七天//接下来的七个黑夜/它们把一生的光,分七次,全部耗尽/这些短命的使者,使劲亮着” (《七天》);“一个小天使坐在高枝上抄写死者的名字/抄着抄着,天空中就多了许多星星”(《夜幕降临白驹溪》).这本是两个语调轻快纯净鲜美的童话故事,却在持续的抒情化氛围中不动声色地转换了轨迹,依旧平静直眉瞪眼地讲出最后结局,如同没有任何征兆的平地妖风——这才是生命真正的残酷与可怖之处,于平静中感受到灵魂的颤栗与惊惧,在动人回首处即是齿冷心灰.“在快乐中显现,在痛苦中隐身/从活着的地方消失,从死去的地方多出来/这种循环和更新的痕迹/叫人世”(《痕迹》).显现或者隐身,活着还是死去,这些看似充满着朴素辩证法的对陈在诗人笔下却呈现为灵魂不同形式下的永存,脚踏实地抑或轻盈飞升,日光之下并无新事,历史尘埃中抹退的痕迹终将重新依样覆盖.在此,历史记忆语焉不详的含混表述将不被信任,已经发生过的必将重新发生,每个生灵都必将走出自身循环往复的生命轨迹,肉身的意义、依附的个体价值将被无限缩小——这是一次绝对意义上的灵魂之旅.

此外,诗人在新近诗篇中寄寓着举重若轻的佛教情怀,这本是前两本诗集中对于天地万物悲悯之情的延续,但此中更着意于一种物化自然、万物性灵悲欣交替的体认,新与旧、生与死、苦与乐均是天地修行.“远处,众生重叠在一个明媚的圆里,在受苦”(《小池塘》).“众生”为佛教用语,众生者,众法合生,众法和合而生,它等同于“缘生” “无生” “一合相”“无我”“空”“无自性”等概念.此间所指的对象既可泽被天地亦可空无一物,万物轮回,得失相生,罪功相转,受罪即是修行,终将圆满在轮回里. “毛毛虫故意在前世耗着/它慢慢腾腾,并不急着蜕变/蝴蝶要等到花朵习惯了绽放的疼感,才愿意出生”(《法则》).前世今生,轮回转换,自有一定之规.在日益繁冗和急剧变化的后工业时代,诗人呼唤的是一种缓慢、节制、有规可循、超脱肉体凡胎的世间法则,此间不经意就泄露了诗人内心在城市文明与乡村文明之间苦苦挣扎的焦灼,回乡之途无功而返,身在都市却“在而不属于”.“雪是肉身最小的僧侣,转动着六个角的灵魂飘游天下/小声布道,颂无字之经”“遇到白,雪恪守着节俭的美德,落得薄一些/碰到黑,雪耐心地增加着劝诫的厚度”(《迟疑》).以极微的质量与极白的质地承载着极致简明的道德风尚和极具佛性的宽容气度,大有“白茫茫一片真干净”的“净化”灵魂之效.此间弥宕着诗人探求释放灵魂与回到内心的路径的努力,但形而上的诉求与形而下的现实显然存在着难以逾越的龃龉.

失明论文参考资料:

结论:未失明的自然告白者为关于本文可作为失明方面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失明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论文写作参考文献下载。

相关免费毕业论文范文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