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历史教学论文范文资料 与德育的渗透为初中历史教学添彩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历史教学范文 科目:职称论文 2024-03-13

《德育的渗透为初中历史教学添彩》:本文关于历史教学论文范文,可以做为相关论文参考文献,与写作提纲思路参考。

摘 要:学校是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要场所,而课堂教学却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主阵地和主渠道.充分利用初中历史学科的丰富德育教育资源将历史教学同德育教育有机融合,不仅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更是全面推广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促进中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

关键词:初中历史;德育;品质

同以往相比,新一轮的历史课程教育改革提出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一立体的三维教学目标,这就表明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之下,初中历史教学并不能仅仅局限在以往单纯教授给学生基础理论知识的简单层面,更应突出发挥历史学科的独特人文性特征,灵活而巧妙地进行德育的有机渗透.如此,方能真正实现“教书”与“育人”的完美平衡与结合.鉴于此,我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進行了诸多尝试,现将个人的教学感悟总结、归纳如下.

一、渗透德育,有利于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爱国主义情感

爱国主义情感,即是人们在国家和民族的历史发展长河中逐渐积累、形成的对祖国、对国家、对人民的一种浓厚的拥护态度,对于推动历史不断前进、不断取得进步起着非常积极的影响与作用.也正因为如此,爱国主义教育自始至终以德育中的重头戏而存在.

而翻开初中历史教材,我们不难发现,其中蕴含着丰富的爱国主义素材,这就为我们教育工作者在历史教学中巧妙融入爱国主义情感教育提供了诸多便利条件,有利于真正收获预期中的理想教育教学效果.

例如,在教学“辉煌的隋唐文化”这节内容时,我借助专业的史学材料向学生列举了如下事实:“大化改新”运动中,日本仿照隋唐的官衔制度从中央到地方进行了大规模的官员制度改革,并参照隋唐的律法制定、颁布了日本历史上有名的《大宝律令》;日本仿照长安的建筑布局构建了其都城平城京(今奈良),并照搬照抄了长安城中的部分街道名称,像“东市”“西市”等,随后,出于政治层面的考虑,日本又将都城迁移到平安京(今京都),但其都城建筑布局仍在很大程度上仿效长安的布局模式;新罗在公元650年开始普遍采用唐朝的年号与历法,在教育上仿照隋唐的科举制度,通过科举考试进行人才的选拔,除此之外,更是仿照唐朝的官员制度进行国家政权结构的设置,上设六部,下设郡县等这样一来,不仅扩宽了学生的视野范围,丰富了其学识与见识,而且更为重要的一点是借助这些真实的历史材料让学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隋唐文化的灿烂与辉煌,而这恰恰极大地满足了其民族自信心、自豪感以及自尊心,进而为其树立积极向上的爱国主义情感、立志振兴中华、建设祖国等正确价值观的形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真正将爱国主义情感教育的德育目标落到了实处.

二、渗透德育,有利于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品质

初中生正处于身心迅速发展的青春期,身心尚未真正发展成熟,因此,在这一阶段他们既容易接受外界中的积极事物,与此同时也极容易受到外界不良事物的诱惑与恶劣影响,这是青春期的初中生区别于成年人最显著、最根本的特征.鉴于此,初中历史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教材上或正面或反面的事例,灵活而巧妙地对学生进行性格的养成教育.

如,在学习“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这节内容时,我向学生列举了两个对比鲜明的人物形象:秦桧与文天祥,并向他们详细阐述了这两个人物形象背后的历史故事:公元1140年,金军大举南侵,岳飞等宋朝将领带兵誓死抵抗,有效制止了金军对宋朝的进一步侵略;在此背景下,秦桧却怂恿宋高宗连发十二道金字牌迫使岳飞班师回朝,致使岳飞准备乘胜追击、进兵汴京的计谋搁浅;公元1141年,秦桧更是怂恿宋高宗解除岳飞、韩世忠等将领的军权,并以虚无的谋反罪状致岳飞于死地;在此基础上,与金朝签订了屈辱的绍兴和议,向金称臣、纳贡、割地,秦桧在任职期间极力贬斥主张抗金的官员,压制抗金舆论;公元1275年,元兵长驱东下大举对宋进行侵犯,文天祥自卖家产、组织义军,积极带领有志之士抵抗蒙古骑兵的大肆侵略;即使战败被俘,他也宁死不屈,从容而淡然,面对高官厚禄更是不为所动,甚至直言痛斥通敌之人以及蒙古汗国,以此表明其心志,最终慷慨殉国.

如此,借助这两个对比鲜明的人物形象,既让学生认识到了爱国志士刚正不阿、坚贞不屈、凛然大义的崇高气节,又让他们深刻地了解到民族败类背国叛祖、献媚异族,严重损害中华民族利益的不耻行为,这都有利于他们从中汲取教训,引以为戒,而这一情感因素除了有利于帮助学生形成自觉维护祖国尊严、荣誉、利益的积极价值观之外,更有利于他们明善恶、辨是非能力的发展,从而为其自身逐渐形成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品质提供了充足的保障.

三、渗透德育,有利于学生形成科学的环境保护意识

可持续发展的大时代背景下,保护环境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而存在,因此,有意识、有目的地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的教育,使其具备科学、正确的环保意识就成为德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针对这一情况,我在自身日常的教育实践中也总是会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有选择性地向学生渗透环境保护方面的德育,迄今为止,也都收获了非常不错的教育效果.如,“中华文明的起源”这章内容涉及“黄河是华夏文明的起源地之一”这一知识点,有的学生向我提出了质疑:“黄河水中含有大量的泥沙,而且有时肆虐而暴力,给周围的百姓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它是如何成为我们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呢?”针对这一棘手问题,我向学生详细阐述了黄河的一些基本情况:先秦时期,黄河流域水流清澈、温顺和缓,为农作物和植被的发展创造了优良的条件,《孟子·滕文公上》也曾有“草木畅茂,禽兽繁殖”的记载;战国以后,华夏文明的政治、经济中心逐渐向关中方向迁移,此外,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以及人口的大幅度增长以及封建时期“重农抑商”政策的推行都使得黄河流域以及黄土高原的植被、水源遭到极大的破坏,森林植被覆盖率大大降低等无限制地开垦放牧使得黄土高原逐渐失去了天然的保护层,引起了严重的水土流失,最终致使我们的母亲河――黄河由最开始的河面宽阔、水量充沛、水流清澈变成了如今风沙处处、含沙量极高的水域等

这般一来,通过讲解,既巧妙地解答了学生心中的疑问,又使他们懂得:黄河已经遭到了我们人类的严重破坏,对此,我们不但要彻底停止对黄河沿岸自然环境、自然资源等的肆意破坏,更要在“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指导下有意识、有步骤地开展植树造林、绿化植被等环保工作,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改善黄河流域附近地区水土流失的恶劣情况,有效地避免黄河泛滥带给我们的灾害,从而从根本上有效地改善黄河母亲的这一现状等如此,便将环境保护教育自然而然地落到了实处,为学生真正从心里形成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的环保意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在素质教育理念广泛推广与普及的大环境下,初中历史教师除了要向学生讲解一些基础的历史理论知识,更要积极创造条件、想方设法进行德育的有机渗透.这样,才能真正将德育寓于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之中,也才能培养出更多知识丰富、道德修养高尚的高品质人才.

参考文献:

[1]徐士才.论初中历史教学的德育功能[J].科教文汇(下旬刊),2007(04).

[2]如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07).

历史教学论文参考资料:

中学历史教学杂志

历史教学杂志

历史教学论文

历史教学期刊

高中历史教学论文

中学历史教学期刊

结论:德育的渗透为初中历史教学添彩为适合不知如何写历史教学方面的相关专业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关于历史教学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