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新中国故事论文范文资料 与中国电影新态势和新中国故事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新中国故事范文 科目:职称论文 2023-11-07

《中国电影新态势和新中国故事》:本论文可用于新中国故事论文范文参考下载,新中国故事相关论文写作参考研究。

2015年中国电影市场依然保持高速增长,突破400亿元大关,进一步缩短与全球第一大票仓北美电影市场的距离(目前约占北美票房三分之二).相比这些年中小成本影片成为国产片票房的主力军,2015年出现了几部票房与口碑都不错的国产大片,尤其是暑期档上映的魔幻大片《捉妖记》略胜《速度与激情7》成为内地最高票房,而从2015年贺岁档影片《智取威虎山3D》、《狼图腾》、《天降雄狮》等开始到《战狼》、《赤道》、《九层妖塔》等商业片的出现都在重新整合中国历史、讲述新的中国故事.这反映了中国商业电影的成熟以及对崛起时代的中国处境的文化回应.

一、中国电影市场的新态势

新世纪以来国家主管部门大力推动电影产业化改革,中国电影市场以每年百分之三十、四十的速度增长.随着中国电影规模效应扩大、增速适当放缓,中国电影正处在从增量向增质的转型升级新阶段,这也是电影大国向电影强国迈进的必由之路.近些年,*市场有以下几种新变化,第一是国内电影市场日益变成为国际化竞争的市场;二是电影投资多元化,电影资本已经先期走向海外、参与海外投资;第三是中国电影发展不平衡,处在建设国内市场与寻求国际市场的两难,中小成本影片火爆与国产大片低迷的状况没有得到根本性扭转.

1.国内市场变身国际市场

2014年11月,好莱坞科幻大片《星际穿越》刚刚在中国公映,该片导演克里斯托弗·诺兰就与主演奥斯卡最佳男演员奖得主马修·麦康纳、奥斯卡最佳女配角奖得主安妮·海瑟薇以及监制艾玛·托马斯来到上海做宣传,这是该片在亚洲区唯一一次宣传活动,也是几位主创第一次到中国.近些年,好莱坞一线大牌影星亮相中国的现象并不鲜见,已经成为一种“新常态”,原因也很简单,作为全球第二大票房的中国是好莱坞电影最大的海外市场,甚至出现了好莱坞大片在中国的票房超过本土的现象.比如《泰坦尼克号3D》(2012年)、《环太平洋》(2013年)、《变形金刚4》(2014年)、《速度与激情7》(2015年)等主要票源来自于中国内地.正是因为中国市场的突出贡献,使得《变形金刚4》成为2014年全球唯一一部票房超过10亿美元的影片.可以说,中国市场的表现已经成为决定好莱坞尤其是大片成败的关键,这也是好莱坞大导演、大明星不辞辛劳、不远万里奔波中国的直接动力.

在《星际穿越》的主创见面会上,有中国记者问他们有没有看过中国电影,除了导演诺兰说出来了张艺谋和1990年代初期的获奖影片《菊豆》外,马修·麦康纳和安妮·海瑟薇均坦言没有看过中国电影.这种回答并不让人意外,相比中国人对好莱坞电影的耳熟能详、如数家珍,中国电影不用说对于普通美国民众就是电影从业人员也影响甚微.这也不只是电影自身的问题,自近代以来,西方文化就占据强势、主流的位置,以中国为代表的古老文明、落后地区的文化只能以猎奇、扭曲的方式摆放在欧美文化橱窗的边缘位置.不过,从这些好莱坞大明星千里迢迢访问中国的新闻来看,中西文化交流的历史正在发生有趣的逆转,中国电影市场的巨大规模使得好莱坞电影工业不得不重视中国市场.对于好莱坞大片来说,能否在中国市场取得高票房已经关系到其全球票房的成败,因此,很多好莱坞大片在开拍之前已经先期考虑中国电影观众的口味,增加中国元素、邀请中国演员,甚至为在中国取景而增加与中国有关的故事背景,《变形金刚4》的成功就是最佳例证.

在这种市场的动力之下,好莱坞大片频频向中国示好,其主创会“主动”学习和了解中国电影及文化特征,这为中国电影海外传播和中国文化走出去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契机.与此同时,海外电影资本也大举进入中国,比如美国梦工厂与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出资3.3亿美元打造“东方梦工厂”.随着中国电影市场的进一步增长,将有越来越多的国外电影谋求中国市场的商机.尽管目前华语片与好莱坞电影基本上在中国市场平分秋色,而随着韩国电影、宝莱坞电影等有意识地开拓中国市场,彼此之间的竞争将会越来越激烈.在这种背景下,中国电影面临着更大的市场压力,能否培育出观看中国电影的国片粉丝依然是第一要务.

2.中国电影资本进入海外

中国电影市场是在非常短的时间内发展起来的,2003年总票房不足十亿,大概花了十年时间突破了100亿,用了三年的时间突破200亿,用了一年的时间达到300亿,2015年又增长了130亿左右.推动市场飞速发展的推动力是电影投资的热潮.自2003年主管部门放开电影投资和院线建设的门槛,民营资本就成为投资电影产业的主体.尽管电影产业投资大、风险高,但电影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商品,其利润并非仅仅来自于票房,还包括广告和文化效益.而中国电影产业的崛起很大程度上来自于非传统电影资本进入电影产业,比如万达商业地产凭借房地产的优势投资院线.近两年,在华谊、光线、博纳、小马奔腾等民营影视巨头之外,乐视、万达影视、阿里影业等新的影视公司也蓬勃发展,使得中国电影投资势头强劲.不仅如此,中国电影资本也已经开始走向海外,通过收购或与海外公司合作的方式,参与国际影视竞争.可以说,中国电影作品没有走出去之前,中国资本已经先期开始全球之旅.

2012年,大连万达集团斥资26亿美元并购美国排名第二的影院公司AMC,使得拥有万达院线和AMC院线的万达集团“瞬间”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电影院线运营商.这笔收购让万达“国际”影城带有了名副其实的“国际”味道,也让万达集团由中国企业“升级”为跨国集团.经常被评选为内地首富的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显然对这方小小的“银幕”格外钟情,并夸下“海口”,将通过不断收购欧美大型院线,到2020年万达集团要占据全球电影院线市场20%的份额.显然,影院产业将成为万达集团实现国际化的文化跳板.这次收购的跨界效应正体现在,收购AMC的并非中国电影产业的领军企业(如国有的中影集团或民营的华谊兄弟),而是2005年才“勉力”介入中国院线市场、2011年刚刚成立影视公司的万达集团,相比拥有92年历史的美国老牌院线AMC,万达集团与电影的“热恋”可谓异常短暂.尽管万达院线在短短七年的时间里已经成为中国/亚洲第一大院线,但其影院数、银幕数和营业额与AMC相距甚远.相比中国占据世界领先地位的制造业(如汽车、机械制造等),文化产业在中国刚刚落地不足十年,还处在产业起步阶段.可就在中国电影经历近十年“走出去”的艰难尝试而收效甚微之时,万达集团这一并非电影“科班”身份的企业以资本运营的方式如此“高调”地打入好莱坞电影的腹地,让中、美电影人对这个闯入者有点惊叹不已.这样两个除了地产大亨与娱乐明星的绯闻很难发生直接关系的行业为何会如此“甜蜜蜜”呢?这无疑与2002年以院线制为中心的中国电影产业改革有着密切关系.

新中国故事论文参考资料:

农村新技术杂志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中国畜牧杂志

中国和世界的关系论文

新课程导学期刊

新制度经济学论文

结论:中国电影新态势和新中国故事为关于对写作新中国故事论文范文与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相关本科毕业论文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事迹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下载有帮助。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