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楚辞论文范文资料 与论朝鲜文人成海应和楚辞受容关系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楚辞范文 科目:职称论文 2024-03-07

《论朝鲜文人成海应和楚辞受容关系》:这篇楚辞论文范文为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可用于相关写作参考。

摘 要:中国的屈原及其文学对朝鲜古代文人及其文学创作的影响非常巨大,朝鲜后期文臣、学者、实学家成海应也不例外.通过对成海应整个文学创作过程的考察,我们可以发现其和屈原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深入分析成海应对楚辞的评论,可见其对屈原的形象进行了重新的诠释,并且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其对于国家治理的政治见解.从朝鲜文人成海应眼中的屈原这一角度出发,可以从新的视野看出屈原所承载的精神对后世以及朝鲜影响之深远,而且可以看出朝鲜文人成海应文学创作对楚辞的接受和发展.

关键词:成海应 楚辞 受容 屈原

成海应(1760—1839),是朝鲜后期文臣、学者、实学家,字龙汝,号研经斋.本贯昌宁,1815年辞官返乡,专心治学,有《研经斋全集》存世.屈原及其文学对朝鲜古代文人及其文学创作的影响非常巨大,成海应也不例外.从其从子成曾为其所写的《研经斋府君行状》,可以看出其为人和治学特征.其中载有:“府君以聪明颖拔之才,用工千百于人,是以博极载籍,不可涯.然特研精于经,合汉宋之学而操其要,归诸博文约礼之训,府君之自号有以也.群经之言,莫不表里,《易》和《礼》其尤者也,故斤斤讨论,至于易箦之前.”{1}由此可见成海应对于性理学极其精通,博 识;而“府君天姿纯粹恺悌,清介通达,濡染家庭之教,沉潜圣贤之训.天人性命之理,钱谷甲兵之要,靡不洞貫,经济之具,绰有余裕”{2},则可看出其生于儒学世家,天资聪颖;“父子同承上命,时人荣之”{3}则说明成海应很得君王的赏识,为时人所推崇.可见成海应在朝鲜地位之高,乃是朝鲜当时的大学者.从他在朝鲜当时的身份地位来看,成海应眼中的屈原也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也能体现出屈原对当时朝鲜文人影响之深.

一、成海应眼中后人对屈原精神的传承

成海应认为《离骚》对后世影响巨大,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离骚》中援引先王之道,深有得于圣人传授之心”{4}.成海应在读朱子的《楚辞集注》后,认为前人对《离骚》注解颇多,皆未得屈原之心,故朱子作《楚辞集注》.朱子作《楚辞集注》曰:“原之为人,其志行,虽或过于中庸,而不可以为法,然皆出忠君爱国之诚心;原之为书,其辞旨,虽或流于跌荡怪神、怨怼激发,而不可以为训,然皆生于绻缱恻怛,不能自已之至意.”{5}可见《离骚》中的每一句都是屈原情不能自已,每一句皆发之于肺腑;蕴含的感情深切而哀伤,都有极其深远的用意.如果不是朱子,“原之心,安得明于后世乎?”{6}可见成海应认为朱子进一步系统地丰富了屈原的形象,扩大了屈原所承载的精神蕴含对后世的影响.朱子之《戊申封事》云:“不唯臣之苍颜白发已迫迟暮,窃仰天颜亦觉非昔时者.”{7}成海应评论此句乃言:“深得乎此矣.”{8}可见成海应认为朱子洋洋万余字的万言书《戊申封事》中所表之心,和屈原何其相似,皆出于忠臣之心.所以成海应认为朱子正是为此缘故,虽不屑于词章之学,却对楚辞情有独钟.

《隋书·经籍志四》载:“楚有贤臣屈原,被谗放逐,乃著《离骚》八篇,言己离别愁思,申抒其心,自明无罪,因以讽谏,冀君觉悟,卒不省查,遂赴汨罗死焉.弟子宋玉,痛惜其师,伤而和之.其后,贾谊、东方朔、刘向、扬雄,嘉其文采,拟之而作.盖以原楚人也,谓之《楚辞》.然其气质高丽,雅致清远,后人文采,咸不能逮.”{9}可见后世对屈原的评价之高.后世大家虽多受屈原影响,但后人文采无人能及屈原.成海应却有独到的见解,他认为屈原的精神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能人贤士,可是历数千古,宗师之中贤者颇多,但唯有刘向继承了屈原的真正品质:“其论王氏诸奏,即《离骚》之余响也.”{10}成海应认为刘向所著奏疏当中,以《极谏用外戚封事》为代表,言辞痛切激烈,著述字字用心于朝政.且观刘向其人,乃是汉室宗亲,和屈原背景相似.刘向一生敢于直言进谏,议论批评时政得失,故屡遭谗谤,仕途非常坎坷,不仅在人生经历上和屈原同病相怜,在文学上也极大地继承了屈原的精神.由此观之,可见屈原人格之魅力及其精神对后世影响之深也.此外,在成海应的观点中,陶渊明也和屈原有着密切的联系.在朝鲜,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流传很广,其主要原因在于朝鲜学者对《归去来兮辞》文学性的崇拜及对辞官归隐的憧憬.古人往往以“归去来”揭示陶渊明归隐之后的嗜酒生活.从《归去来兮辞》中可看出陶渊明的中庸之道以及其恬淡寡欲,和《离骚》所追求的完全不是一类.而成海应认为陶渊明之《读山海经》诗句其中包含之意可比屈原之《远游》,其述酒诗有着屈原《哀》之悲,当中充满不能为国家效力的痛苦和悲伤.因此,成海应对此评价:“且归来辞,其不欲隐忍在官,衷情可见.”{11}虽然陶渊明乐天知命故不忧,和屈原冤愍最终投江而死的结局天差地别,但最终他们还是殊迹同归.

二、对比兴手法的见解

《艺苑卮言》云:“《骚》辞所以总杂重复,兴寄不一者,大抵忠臣怨夫,恻怛深至,不暇致诠.”{12}可见其观点认为兴寄不一,是因为感情深浅不一.成海应认为《离骚》中使用比兴手法最具代表性的诗句便是“扈江离和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13}.观王逸注则可知其将《离骚》中各种不同的兰花统称为香草,以此来象征美好的德行.而洪兴祖则进一步细化了,他指出屈原见识广博,兰蕙所比者不同,兰似君子,蕙似大夫.概山林中十蕙而一兰.成海应则对《离骚》中涉及的草木鸟兽等物进行了认真的分类,以此来表示屈原借此来托物寓意.成海应认为屈原以芬芳香草,喻才贞;鸾凤珍禽,喻善类;椒桂嘉木,喻德行.如之品,比之丑秽;鸠鸩之恶,比之谗毒;粪壤之贱,比之贪淫,所用比喻物都是楚人日常所睹见的.就如同《易》中用象来譬物相同;龙在人们心中代表阳、牛代表阴那样,世人就可以很轻易地知道臣子的行为是依从还是违背君主.“楚俗贸贸,若喻以仁之道如何,义之道如何,则以若愚蒙,何由知之乎?”{14}成海应给出了他认为屈原如此费尽心思运用比兴手法的原因,但更重要的是出于希望君主开智悟理的目的.

三、诗歌创作和楚辞关系

(一)对屈原恋君之心的肯定

楚辞论文参考资料:

结论:论朝鲜文人成海应和楚辞受容关系为关于对写作楚辞论文范文与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相关本科毕业论文楚辞中最唯美的句子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下载有帮助。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