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文脉论文范文资料 与梳理盐业文脉书写乡土华章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文脉范文 科目:职称论文 2024-02-22

《梳理盐业文脉书写乡土华章》:本论文为免费优秀的关于文脉论文范文资料,可用于相关论文写作参考。

生活在今天互联网、航天科技、微信时代的人们很难想象,盐这种微小的白色颗粒物质,从远古到当代,一直都默默而坚韧地影响着人们的生产生活,一直都影响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一直都不断推进人类文明的进步.盐在人类文明演进嬗变的整个过程中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

从盐资源的形态和禀赋考察,大致可以分为海盐、池盐(湖盐)和井矿盐三种类型.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对盐资源进行开发利用的国家之一,盐资源十分丰富,目前是世界第一大产盐国,海盐产量也居世界首位.直到清代,加以开发利用的主要有海盐、井盐、湖(池)盐.海盐的主要产地为奉天、长芦、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和广东等地;井盐主要产地为四川、云南等地;湖(池)盐则分布于山西、陕西、甘肃、内蒙、新疆等地.此外,陕西、直隶、山西、甘肃、绥远、河南、湖北等省的一些地区还生产有土盐、膏盐等.不同地区、不同盐种的生产技术、工艺流程各具特色,从我们的祖先有意识人工制盐开始,历数千年而未曾间断,不仅构成了一部完整的中国盐资源开发利用史,也是一部具有中国特色的手工业史、盐业城市发展史和区域经济史.各盐产区经济社会进步发展的历史和盐业发展密切相关,彼此相得益彰,共同谱写了绚丽灿烂的中国盐业历史.

历史学、考古学、人类学、经济学、生命科学等学科的研究成果已经充分显示,从早期人们的寻盐意识到后来进行工业性资源开发,盐贯穿了整个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渗透到了人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体现在人们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行为方式和社会活动等方方面面.从人类先祖因盐而得以生存、发展和进步,到后来人类社会各利益集团之间、阶层之间,乃至朝廷和地方之间、国家之间因追逐盐利而相互争夺,再到人们逐渐地对盐业生产、运输、销售进行有效管理和对盐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无一不彰显出盐对不同时代的政治、经济、科技、军事、法律、教育、卫生、饮食、旅游、宗教、文学艺术、民族民俗、城市发展、生态环境等诸多领域所产生的深刻影响和巨大作用,并因此而形成了深厚的文化积淀,鲜明独特的文化特征以及多姿多彩的文化内涵.各盐产区漫长的盐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文化现象和文化事象是博大精深的中国盐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不断地丰富充实中国盐文化的内涵,也极大地丰富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

正是由于中国盐业所蕴涵的特殊文化价值,历代学者倾注了无限精力来研究其发展实态、生产技术、工艺流程、文化事象和文化现象等.尤其是近百年来,国内外学者更是把中国盐业历史,尤其是盐业经济史和盐业科技史的研究推向了一个新的,涌现出一大批硕果满枝的中青年学者,也出版了为数众多、水平很高的学术论著.和此同时,不少学者从广义文化学的视角,以文化学、历史学、人类学、社会学等理论和方法,开展对盐资源开发利用所产生的文化事象和文化现象进行全方位的探讨,极大地拓展了传统的盐业历史研究领域,对100多年前学者们慨叹为“盐糊涂”的诸多问题的研究更加全面、认识更加清晰.中国盐业研究的学术内涵更加丰富,学术地位得到明显提升,学术影响力也大为增强.

从中国盐文化学术史研究的角度考察,20世纪80年代初期到90年代中期、21世纪初期这两个阶段,各省、市、自治区以及各地、市、县政府和盐业企业,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编辑并出版了一大批各产盐省市区、盐业生产企业的志书和盐文化研究的论著,不仅弥补了对新中国建立以来盐业发展史研究的不足,也极大地丰富了盐业历史研究文献资源、丰富了中国盐文化研究的成果.

摆放在案头的这部《盐韵大丰》书稿共有五编18目,40余万字,附珍贵照片、图、表320余帧,政协江苏省大丰市文史委陈仕祥先生董其事,邹迎曦先生为执行主编,是一部讲述大丰盐资源开发利用而产生的大丰盐文化的历史著作.

邹迎曦先生是笔者创建中国盐文化研究中心后,于2005年出席扬州全国盐文化研讨会时结识的一位年长学者.他作为高级农艺师于上世纪80年代在大丰县地方志办公室工作时便致力于盐垦和张謇研究,陆续主编了《大丰盐政志》和《东方盐文化》季刊,出版了《淮盐二十说》,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令人敬佩,从此我们结为忘年之交,并于2006年5月延聘邹先生为中国盐文化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2007年中国盐文化研究中心发布年度立项课题时收到邹先生提交的“两淮盐垦研究”申请,基于盐垦研究在近代海盐发展和中国农业近代化中的历史作用和社会意义,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批准该项目立项资助,次年他便出版了专著《盐垦研究》.邹迎曦先生并非一位专业史学工作者,所学专业亦非历史学,出于修志工作的职守和对本土盐业历史的热爱,在如此漫长的时间里,孜孜以求,辛勤耕耘,难能可贵.

大丰盐区是淮南盐区的一部分,西汉初年,吴王刘濞招募天下亡命之人煮海为盐,是为大丰古代盐业的开端,亦为淮盐见于史籍之始.这些早期在海边煮海为盐的亡命人,正是大丰地区最早的开拓者,也是大丰地区最早的先民.大丰盐务机构设立始于东汉,三国时期设司盐监,隋置诸屯监,唐以后至明代大丰地方盐政机构逐渐完备,清代基本沿袭明制,盐政机构大同小异.民国时期,盐政机构多被裁并,场务、稽核机构亦有分设;抗战时期,汪伪政府、国民政府和新四军抗日政府皆设有盐政管理机构,地域盈缩不定,机构多取简易.新中国建立以后,传统制盐业由于资源枯竭和环境改变走向衰落,淮南地区大力推行废灶兴垦,盐业生产规模日渐缩小,机构亦随之撤并,分分合合,时断时续.1956年底,大丰境内全部实现了废灶兴垦,历时1700多年的草煎盐业历史结束,各类盐政管理机构业不复存在.时至1978年,大丰地区兴办滩晒盐场,恢复了盐业生产,总面积达1000公顷,其中盐田面积680公顷.盐产量由1978年开办时的235吨,至1995年达到产盐最高峰25500吨,增加了100多倍.2008年,随着大丰盐业资源的变化、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大丰市人民政府决定关闭大丰盐场,将盐场的所有土地都移交给大丰港海洋经济开发区使用.至此,大丰盐产区悄然退出了生产市场,但大丰盐业对淮南盐区的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和在淮盐中的地位是应该铭记史册的.

《盐韵大丰》以历史的视角、文学的笔调和哲学的思考,全方位地展示了大丰盐文化丰富的文化底蕴和厚重的历史积淀.第一编“盐脉传奇——沧海桑田和海盐结缘的千古传奇”讲述“三大盐脉”,即大丰盐脉、中国盐脉和世界盐脉,将大丰的盐资源环境和盐务流变放到中国盐文化和世界盐业文化中去讨论,更加能够彰显大丰盐文化的厚重和多姿.第二篇“咸盐足音——千年盐乡和盐运集散的历史足音”讲述千年盐乡产场概况、体质变迁、生产设施、生产技术、工艺流程、食盐品质、运销管理等,即是缩微版的大丰盐资源开发利用史.第三编“盐政古韵——盐政管理和盐务官制的旧痕古韵”讲述了大丰盐区的盐政管理、盐务官制和盐民盐商,这是创造盐文化历史的主体,是最具创造力也是盐文化中最鲜活的部分.第四编“盐垦钩沉——废灶兴垦和盐垦公司的史海钩沉”集中讲述了废灶兴垦的历史背景、组织机构、投资状况、移民迁徙、建设成就和公司兴衰,是一部难得的大丰盐垦实录.第五编“盐韵犹存——人杰地灵和海盐文化的古韵犹存”重点记述了大丰盐区历史上出现的仕宦贤达、文化名人、盐商巨子、盐运堤堰、寨墩、河港、涵闸、桥梁、名人宅邸、文物、碑记、诗词和部分邑人著作目录,这是大丰盐文化深厚积淀和丰富遗存的最直接表达.有鉴于此,个人以为,这是大丰盐产区盐文化集大成之著述,全面展示了大丰盐文化的丰富和独特;五部分内容包罗万有,彼此关联,相得益彰,留下的是大丰盐产区的历史记忆;整部书稿更是传承大丰历史,弘扬优秀文化,铭记乡愁不可多得的读物.

作为该书的第一位读者,获益良多.谨序.

(责任编辑:王放兰)

文脉论文参考资料:

结论:梳理盐业文脉书写乡土华章为关于本文可作为相关专业文脉论文写作研究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文脉颂中华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