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告状论文范文资料 与幼儿告状行为其教育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告状范文 科目:职称论文 2024-04-08

《幼儿告状行为其教育》:本论文主要论述了告状论文范文相关的参考文献,对您的论文写作有参考作用。

摘 要:幼儿告状行为是我国幼儿教育中最常见的行为.正确处理幼儿的告状行为有利于发展幼儿的认知、思维,有利于幼儿的社会化,有利于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形成,从而提高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和独自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幼儿 告状行为 教育对策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3-0230-01

1 幼儿告状行为的内涵

幼儿告状行为是指:“幼儿在幼儿园日常生活中为自己受到来自同伴某一方面的侵犯,或者发现同伴的某种行为和幼儿园的集体规则、教师的某项要求不相符合时,向教师发起的一种互动行为,这种行为的突出目的是要阻止同伴的行为.”

2 幼儿告状行为的类型

幼儿告状行为可以分为有意义告状和无意义告状两种类型.有意义告状即幼儿自身情感或身体受到伤害时,向成人发出的告状行为.无意义告状即幼儿自身情感或身体没有受到伤害,出于为了吸引成人关注或确认规则等因素所进行的告状行为.

2.1 “求助型”告状

求助型告状在幼儿的告状行为中所占比例很大.同伴冲突时常发生,多以争抢玩具为目的和攻击他人为目.例如,班里的芳芳很少主动说话.但她经常走到教师跟前“告状”:“老师,军军总是抢我的橡皮泥”,芳芳的这种告状行为是典型的“求助型告状”,希望获得老师的帮助,阻止石头的破坏行为,但芳芳并不希望老师惩罚石头.

2.2 “ 型”告状

型告状源于幼儿常见的 心理.其中绝大部分幼儿是希望教师注意到自身的表现而发出的告状行为.譬如,米泽经常向教师告状:“老师,你看美美发勺子时又讲话了,我就从来不讲.”该告状行为并非为了要阻止同伴的行为或者是为了处罚对方,而是为了向教师寻求奖赏.

2.3 “求罚型”告状

这是幼儿希望处罚别人,宣泄自身的不满情绪而产生的告状行为.在晨间活动时,丽丽对彬彬通过向老师告状来索要积木的事情仍然很生气.所以丽丽跑到教师面前说:“老师,彬彬今天的值日生做的一点都不好.”案例中的丽丽是为了报复彬彬索要他的积木而产生的告状行为.

2.4 “试探型”告状

这是幼儿为了试探教师的立场而发生的告状行为.有时幼儿并未和某人发生争执冲突,却告某人的状,其目的是想摸索一下教师对这一行为的立场.

2.5 “陈述型”告状

这类陈述型告状并非为了让教师处罚对方,也不是为了寻求帮忙,也不是为了博得老师的关心,仅仅是希望教师可以意识到或者明了对方的行为.此时幼儿正处于价值困境中,只是为了辨别是非.

3 分析幼兒告状行为的原因

3.1 内部原因

内部原因是和幼儿自身有关的,包括幼儿的外貌、性格、气质类型和幼儿能力各方面的发展情况.“求助”和“ ”两种类型是幼儿告状的主要行为类型.幼儿有两个较为明显的特点: (1)认知范围小,人际交往能力薄弱;(2)处于“道德实在论”阶段的幼儿来说,总希望自己做个成人眼里的乖孩子,希望权威人物可以认可自己.幼儿之间的种种矛盾在成人看来不值一提,但在幼儿看来却是无法承受的压力和委屈.所以当幼儿遭遇不公、困难、委屈等时,幼儿只能求助于成人.

3.2 外部原因

外部原因主要包含家庭和幼儿园两方面的要素:(1)家庭方面:观察研究发现,处于放任型和溺爱型家庭教育的幼儿较之处于 型家庭教育的幼儿拥有更多的告状行为.(2)幼儿园方面:幼儿园中的第一影响要素便是教师.教师组织的教学活动是否有趣、是否贴近幼儿的生活,是否符合幼儿的认知特点等等都会影响幼儿的告状行为.

4 幼儿告状行为的教育对策

教师和家长在处理幼儿告状行为上扮演了重要角色,尤其是教师.幼儿的告状行为并不是偶然出现,而是和幼儿心理发展尚不成熟有关.

4.1 区分幼儿告状类型,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当幼儿告状时,老师要务必弄清幼儿之间产生矛盾的原因.像打骂、争抢玩具等纷争,老师不妨在幼儿两边之间进行调和来处理纷争.

对“求助型”告状,尤其是恃强凌弱的纷争,教师必须对欺辱弱者的幼儿发出严厉的警告和批评,明确指出并强烈要求其改正错误,但对于受欺辱者则应给予适当的心理抚慰和行动上的庇护.

在碰到幼儿试探性告状行为时,教师则应当明确回答幼儿试探的问题,明明白白的讲明自身立场,赞许还是否决.

在处理“陈述型”告状,老师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面对有意义告状,教师必须先查清再进行处理,对照实报告情况的幼儿要给予褒奖、赞赏.对于无意义告状,教师也不能对告状幼儿置之不理,更加不能责怪该幼儿多管闲事.而是应迅速阐明规则,着重培养幼儿的道德责任感,给予幼儿恰当的解释.

关于“求罚型”告状,绝对不可以鼓励,教师更不能当着告状幼儿的面批评被告状的幼儿.否则会造成幼儿为了报复他人而恶意告状,而应该鼓励幼儿之间团结友爱.

4.2 拒绝“推销”,培养自控

幼儿对规则有了一定的认识,并形成了一定的价值观,就知道要遵守该规则,但是在日常生活中又做不到.如上课注意听讲,下楼时不可推挤,不争抢玩具等等.老师即使对违规的幼儿采取说理教育、言语批评,甚至惩罚等手段都没有良好效果.

教师应培养幼儿自我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淡化幼儿的“告状意识”.例如幼儿间发生了冲突,教师应鼓励他们自己独立解决、平息争端.也可以将此冲突作为案例放在课堂上采取分组讨论的方式,让全体幼儿共同找出合理有效的解决办法.

4.3 培养幼儿的独立性,减少幼儿告状行为

教师应做好班级的常规管理工作,明确班级纪律.利用随机教育,生活中的小事情教授幼儿解决方法,帮助幼儿形成自己独立解决问题的意识.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师要理解幼儿教育工作的复杂性和长期性.面对幼儿的不良行为及时发现并纠正;面对幼儿的错误,应予以包容和谅解.

4.5 教师和家长应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为幼儿树立榜样

模仿是幼儿的天性,教师和家长更是幼儿模仿的对象.教师和家长应该多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从而潜移默化的培养幼儿的“移情”.

幼儿告状行为极为常见,但在教育实践中教师往往不能快速有效地处理幼儿的告状行为,因而错失了很多教育良机.正确处理幼儿告状行为有利于幼儿人际交往能力的提高,促进幼儿的社会化,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告状论文参考资料:

幼儿告状行为论文

结论:幼儿告状行为其教育为适合不知如何写告状方面的相关专业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关于老百姓告状无门怎么办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相关免费毕业论文范文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