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诗意课堂论文范文资料 与人在诗意课堂中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诗意课堂范文 科目:职称论文 2024-03-01

《人在诗意课堂中》:本论文主要论述了诗意课堂论文范文相关的参考文献,对您的论文写作有参考作用。

【摘 要】赏析现代诗歌的要旨,一是诗歌意象,二是诗歌语言.本课教学设计以朗读为抓手,紧扣诗歌意象和语言,以讀带析、在读中品、于品中读,由“读诗”进而“读心”,最终达到“读情”的目的,使学生“人在诗意课堂中”.

【关键词】朗读;品味;感悟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7)59-0021-04

【作者简介】1.张元媛,江苏省太仓市实验中学(江苏太仓,215400)教师,一级教师,太仓市语文学科带头人;2.陆一,江苏省太仓市实验中学(江苏太仓,215400)教师,高级教师,太仓市语文学科带头人.

【设计理念】

何谓“人在课 ”?我想这里的人既是指教师,更是指学生.这里的“在”首先是指“身在”,身在课堂之中.第二层是指“意在”,教师和学生都能全身心地投入课中,一心一意、专心致志,进入课堂佳境.第三层是指“思在”,教师能上出自己的思考、上出自己的思想,学生在课堂上也能有自己独立的思考、独到的见解,有所悟、有所得.

《乡愁》这首诗被余光中先生归为“浅易之作”,但他融哀愁于物象,纳须弥于芥子,短短88个字,却浓缩了几十年风雨人生路的酸甜苦辣.教学中最大的困难在于这个年龄的学生对那一代人的思乡情结比较陌生,这些历经沧桑才获得的人生感慨,想让阅历尚浅的初中学生用45分钟时间能真正读懂,难度较大.

如果说诗歌教学的第一方法是朗读,那么诗歌鉴赏的根应该是抓语言,离开了对语言文字的鉴赏,语文教学的一切价值都将落空.因此,“读”和“品”是诗歌鉴赏课的两大抓手,本节课即以“紧扣语言、以读带析、在读中品、于品中读”为教学创意,按照“读─品─悟”的教学思路,采用“优美朗读—细腻品读—深入解读”这几个环节,引导学生去感受诗歌的音乐美,品味诗歌的语言美,体会诗歌的情感美,使学生对诗歌的赏析上升到一定的审美层次.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能够抓住诗中的形象和关键词来鉴赏诗歌;学会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提高诵读能力;学习借助意象、意境、语言来体味诗歌情感的方法.

二、教学环节

(一)深情导入

师:1972年,台湾的一个深夜,一轮明月挂在天空,一位诗人倚窗而立,抬头远眺,泪眼蒙胧,一首小诗从他的笔尖流淌而出——(师配乐读《乡愁》)小小的诗,融入了诗人浓浓的乡愁,这位诗人就是台湾著名的乡愁诗人——余光中,让我们一起走进余光中先生浓情似雾的乡愁世界.

(设计意图:“读”是语文教学的“第一方法”,诗歌教学更是如此.教师在导入部分就深情朗读,把学生带进诗人写诗的情境之中,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优美朗读

师:请同学们自由地放声朗读这首诗.(生自由读诗)

师:有人说余光中的诗是听觉的诗,是音乐的诗,读好才有味道.你们觉得语速、语调应该怎样呢?

生:语速应该是舒缓一些,语调深沉,不能太高昂.(学生一起试读第一节)

教师评价,提出建议,学生再次试读.

师:同学们读得非常好,就让我们用这种舒缓的语速、深沉的语调来齐读全诗.(学生配乐齐读全诗)

(设计意图:诵读是诗歌教学的必经之路,本节课以朗读贯穿始终,采用边读、边评、边悟的方式,注重方法的指导.此处是学生的初读,目的在于把握基调,为之后的品读和解读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细腻品读

师:乡愁这种情感是抽象的,看不见摸不着,但在诗人笔下是具体的,诗人用哪些具体可感的物象来表现这乡愁呢?

生:邮票、船票、坟墓、海峡.

师:这四种物象我们在诗歌中称之为“意象”.所谓意象,就是客观的物象融入了诗人主观的情感.这种化抽象为形象的方法古已有之.(举例《天净沙·秋思》等)

师:诗人选取了四种不一样的意象来表现乡愁,所抒发的感情必然有一些细微的不同,每一节抒发的是怎样的感情呢?读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呢?

生1:第一节是浓浓亲情,要读出对母亲浓浓的思念.(学生个别读,师生评价)

生2:第二节是忠贞爱情,读的时候要读出有些急切的心情,又带点无法回去的忧伤.(男生试读)

生3:第三节是生死别情,要读出悲伤哀痛.(女生试读)

生4:第四节是爱国之情,诗人想回大陆却因为政治原因不能回去,所以读的时候要读出无奈、惆怅,读出对大陆的深情呼唤.(全班试读)

(设计意图:意象是诗歌鉴赏的重点之一.这一环节让学生找出并了解意象,有助于学生把握诗歌每一节所表达的情感,感受诗歌的情感之美,达到“人在情中”的效果.)

师:诗人除了借助意象把感情表达得更充沛,还用了哪些独特的词句呢?让我们嗅一嗅、闻一闻每个句子,看看诗人在语言表达上还有哪些独特之处?(学生先自读思考,后小组交流)

(设计意图:赏析现代诗歌的要旨,除了诗歌意象,还要把语言作为解读诗歌的主要切入口.对《乡愁》这样看起来语言浅易而内涵却极为丰富的诗来说更是如此.基于这样的认识,我在“细腻品读”这个核心环节设计了一个主问题:作者在语言表达上用了哪些独特的词句来抒写乡愁?这一问题引导学生抓住诗中“独特的词句”去朗读、发现、涵泳、品味,由“读词”进而“读心”,最终达到“读情”的目的,使学生“人在言中”,真正感受诗歌的语言之美.)

生1:都用了叠词.(找出叠词并齐读“小小、窄窄、矮矮、浅浅”)

师:诗人为什么要用叠音词呢?让我们来比较感受一下.

男生女生分读PPT出示的无叠词诗句和叠词诗句.

生2:用叠词比较缠绵,有一种音韵美.

生3:用叠词起到强调的作用,比一个字更强调出乡愁的浓重.

诗意课堂论文参考资料:

高效课堂论文

父母课堂杂志

课堂内外杂志社

新课堂杂志

父母课堂杂志订阅

课堂内外杂志

结论:人在诗意课堂中为关于诗意课堂方面的论文题目、论文提纲、诗意课堂论文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参考文献的相关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