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罗密欧和朱丽叶论文范文资料 与长亭送别罗密欧和朱丽叶对比解读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罗密欧和朱丽叶范文 科目:专科论文 2024-01-09

《长亭送别罗密欧和朱丽叶对比解读》:此文是一篇罗密欧和朱丽叶论文范文,为你的毕业论文写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入乎其内

《长亭送别》《罗密欧与朱丽叶》这两部是中外戏剧史上的经典,展现了爱情的悲欢离合,表达了人们对理想爱情的追求.两部戏一中一外,一别一聚,构成互补,我们可以通过分析人物的情感变化、把握剧中主要矛盾冲突、品读戏剧台词这三个方面,将两部戏剧进行对比,掌握阅读鉴赏中外戏剧的基本方法.

一、分析人物的情感变化

在这两部戏剧中,作者都将艺术的触角伸至人物的心灵深处,尤其集中刻画了两位女主人公细腻复杂的心理.

《长亭送别》中,随着剧情的发展,我们从崔莺莺的唱词中听到“此恨谁知”的复杂心理:这其中有“松了金钏”“减了玉肌”的愁苦与怨恨;有“金榜无名誓不归”的担心与害怕.

总之,崔莺莺的情感变化可以概括为:悲、痛、怕、恨、念,在细腻的情感变化中闪烁着女主人公珍视爱情、厌弃功名利禄的思想光辉.

《罗密欧与朱丽叶》一文,可通过其中精彩的对白和独白,分析朱丽叶的感情变化:月夜中,朱丽叶自言自语,道出了对罗密欧的爱慕和思念,却又因他的家族姓氏而感到无比痛苦;当心上人突然出现在眼前的时候,无比惊喜的她放下了少女的矜持,大胆地表达了自己的爱情,却又因礼法的约束、爱情的不可控而担忧纠结;当热恋的双方互诉衷肠后,他们又沉浸在甜蜜的爱情中难舍难分.

总之,朱丽叶在阳台相会中的情感变化可概括为:期待、痛苦、惊喜、担忧、矛盾、不舍,感情不断深化,展示出热恋中青年男女丰富的内心世界,寄托了作者对友爱和谐关系的向往与追求.

二、把握剧中主要的矛盾冲突

“没有冲突就没有戏剧”,戏剧最突出的特征就是矛盾冲突,它是构成戏剧情境的基础,也是展示人物性格的重要手段.通过以上对两位女主人公情感变化的分析,可进一步把握两部戏剧矛盾冲突的实质.

《长亭送别》的戏剧冲突,首先集中体现在崔莺莺与其母身上.老夫人执意打发张生上京赶考,一句“到京师休辱末了俺孩儿,挣揣一个状元回来者”,表现出一种毫无回旋余地的顽固立场;而莺莺坚决反对张生上京赶考,她认为“但得一个并头莲,煞强如状元及第”.所以,莺莺与其母之间的冲突是敢于追求爱情、有新思想的青年与封建家长之间的冲突,莺莺的内心愈是痛苦,愈是说明封建家长的冷酷无情.

其次,该剧的戏剧冲突,很含蓄地体现在张生与莺莺之间.在求取功名这一点上,张生和老夫人是一致的.

总之,《长亭送别》的戏剧冲突,聚焦在对科举功名的态度上,深刻表现了礼教与爱情的对立,以及礼教对妇女的压迫.

《罗密欧与朱丽叶》也潜伏着不可调和的矛盾冲突,具体体现在:

罗密欧与凯普莱特家族的冲突,如朱丽叶所说“要是他们瞧见了你,一定会把你杀死的”;朱丽叶与蒙太古家族的冲突,如“只有你的名字才是我的仇敌”,冲突的实质是两个世代仇家的冲突.

罗密欧、朱丽叶与封建势力的冲突,同时也是新旧两种文化的冲突.罗密欧、朱丽叶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人文主义的化身,凯普莱特、蒙太古两个家族则主要是封建等级秩序的维护者,是人文主义的对立面.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恋爱,可以理解为人文主义向封建等级秩序的挑战.

总之,《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戏剧冲突,聚焦在人文主义的理想之上,男女主人公与封建家长制之间的斗争,既显示了人文主义在文艺复兴时代取得胜利的艰难性,同时也让人们看到了人文主义最终胜利的希望和曙光.

三、品读戏剧台词

王实甫、莎士比亚两位戏剧大师用诗化的语言吸引了无数的读者,因此,读他们的戏剧,要关注他们的诗化语言,感悟两位大师戏剧语言的艺术魅力.

王实甫的戏剧语言以文采见长,曲词之美与剧作的人物、意境和谐统一.运用多种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人物的心理.特别是巧用夸张,并与比喻、用典、对比等结合,因情随物而设.例如,“听得道一声‘去也’,松了金钏;遥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肌”,夸张地表现了莺莺在感情折磨下的身心交瘁.作品中的夸张描写,大都将人物感情寓于客观事物,借助鲜明生动的形象来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融古代诗词与民间口语为一体.作者善于化用诗词名句,也擅长提炼生活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曲词或秀丽典雅,含蓄悠长,或质朴自然.既有诗词意趣,又不失元曲本色.

莎士比亚的剧作,则完全是诗化的语言,柔婉如淙淙流水,激荡如惊涛拍岸,令人回味无穷.他的戏剧十分注重气氛的渲染和营造,充分利用环境来烘托气氛,如神秘的夜色、静谧的花园、皎洁的月亮等.另一方面他善于运用西方诗歌中描写爱情的诗体,如十四行诗等,让两个恋人在诗情画意中唱出一首首美丽的抒情诗.

语句直白大胆,句式长短错落,既体现了中西方语言表达习惯上的差异,也形成了莎士比亚文学作品特有的气势.

戏剧本身是一种舞台艺术,而课堂也是一方小小的舞台.学习戏剧还要通过分角色朗读、课堂表演、看影视片等方式让学生接触舞台,让戏剧作品“立起来”“动起来”,让学生在亲历舞台的过程中,增加对戏剧的理解认识,提高语文素养.

总之,对比解读可以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既能真切感知中外戏剧的种种异同,又能快速地掌握阅读鉴赏中外戏剧的基本方法,从而更好地把握戏剧的真谛.

小资料

“天下夺魁”的《西廂记》

历史上,“愿普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这一美好的愿望,不知成为多少文学作品的主题,《西厢记》便是描绘这一主题的最成功的戏剧.

《西厢记》的故事,最早起源于唐代元稹的传奇小说《莺莺传》,叙述书生张生与同时寓居在普救寺的已故相国之女崔莺莺相爱,在婢女红娘的帮助下,两人在西厢约会,莺莺终于以身相许.后来张生赴京应试,得了高官,却抛弃了莺莺,酿成爱情悲剧.这个故事到宋金时代流传更广,一些文人、民间艺人纷纷改编成说唱和戏剧,王实甫编写的《西厢记》就是在这样丰富的艺术积累上进行加工创作而成的.

《西厢记》最突出的成就是从根本上改变了《莺莺传》的主题思想和莺莺的悲剧结局,把男女主人公塑造成在爱情上坚贞不渝,敢于冲破封建礼教的束缚,并经过不懈的努力,终于得到美满结果的一对青年.这一改动,使剧本反封建倾向更鲜明,突出了“愿普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的主题思想.在艺术上,剧本通过错综复杂的戏剧冲突,来完成莺莺、张生、红娘等艺术形象的塑造,使人物的性格特征生动鲜明,增强了作品的戏剧性.

《西厢记》的曲词华艳优美,富有诗的意境,每支曲子都是一首美妙的抒情诗.

这个剧一搬上舞台就惊艳四座,博得男女青年的喜爱,被誉为“西厢记天下夺魁”.

“秋思之祖”

清代梁廷枬《曲话》卷五云:“世传实甫作《西厢记》,至‘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构思甚苦,思竭扑地,遂死.”这一逸闻,正好说明作者呕心沥血之苦,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真是无雨无以丽其姿,无严霜无以煊其色!可以说是剧曲中一首“秋思之祖”.

罗密欧和朱丽叶论文参考资料:

罗密欧和朱丽叶论文

结论:长亭送别罗密欧和朱丽叶对比解读为适合罗密欧和朱丽叶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相关本科毕业论文,相关罗密欧和朱丽叶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