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大地震论文范文资料 与知乎社区汶川大地震(2019)话题下相关问答的集体记忆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大地震范文 科目:专科论文 2024-02-20

《知乎社区汶川大地震(2019)话题下相关问答的集体记忆》:本论文主要论述了大地震论文范文相关的参考文献,对您的论文写作有参考作用。

摘 要 以知乎社区“汶川大地震(2008)”话题中的相关问答为案例,从记忆之场、记忆主体、记忆内容三个维度,来展示网络社区成员对于创伤记忆建构的过程.研究发现,基于救援者、直接受难者、间接受难者身份的知乎成员在作为“记忆之场”的“汶川大地震(2008)”话题中,以“场景复现”为主要记忆框架,通过彼此之间的问答协作,对进行了集体记忆建构.借由这种对地震亲身体验进行“再现”和“表征”的“文化创伤”过程,集体成员在“苦难”和“抗震救灾”叙事中感受到彼此之间悲欢相通,从而进一步加强自己的身份认同感和民族共同体意识.

关键词 创伤;集体记忆;知乎社区;汶川大地震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7)19-0001-08

北京时间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县映秀镇附近发生8.0级强震,共造成了69 227人死亡,374 643人受伤,17 923人失踪,成为了中华民族永远无法磨灭的巨大创伤.9年已矣,山川终会宁静,震区也终将重生,但如此多的生命已然逝去,这一段沉痛的记忆永远也不会,更不应被忘却.

彼时的互联网世界正风起云涌,一众社会化媒体引领信息时代的浪潮.在这样的环境下,“记忆”不再是唯一记忆档案,各个主体通过书写相关回忆以构成民间的记忆档案.因此,相较于30多年前同样惨烈的唐山大地震,人们对于的记忆是延续的,它既决定我们对于创伤性事件的认知,更深刻影响我们对集体、对社会生活的态度.本研究所关注的问题即是,在网络空间中,人们究竟如何建构关于这起创伤性事件的集体记忆,以及它对集体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1 创伤记忆与网络空间

“创伤记忆”研究最初是针对20世纪发生的巨大灾难,如两次世界大战、犹太人大屠杀等,所以我们可以看到相关研究皆具有强烈的人文关怀,旨在为受难者提供一个可以重新理解、诠释创伤性事件的记忆框架,帮助受难者恢复对自我的认同,对集体的认同.例如,施瓦茨展现的越战老兵、政治精英、大众媒体、设计者等多元主体对越战创伤记忆的意义争论[1],阿瑟·尼尔探讨的独立战争、南北内战、日本偷袭珍珠港对塑造美国人身份认同的重要影响[2].但是,这些研究大多集中于历史事件、社会变迁,鲜有研究者关注如地震等自然灾害所产生的创伤性事件.当今世界正处于相对和平的时期,可以认为,那些对曾在遥远年代因社会变迁、历史发展而承受深重苦难者的关怀固然不能缺少,但对当下因自然灾害的毁灭性打击而承受痛苦创伤者的关注也极为重要.

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伴随着互联网深度介入生活,学界对网络空间下“集体记忆”的研究也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兴趣.范迪克认为技术极大地影响了人们对回忆的形塑,如“谷歌搜索化”可能重新定义“长期以来被保存在大脑和模拟介质(如照片、日记或家庭录像)中的记忆”[3].扬·阿斯曼则担心以网络为基础的新媒体的出现,加深了“记忆的危机”[4].黄顺铭、李红涛对中文维基百科“南京大屠杀”条目(2004—2014)的考察成为颇具代表性的个案研究.他们参考海伦娜·多娜沃斯基对维基百科中关于前苏联历史的书写之战的研究,将维基百科视为全球记忆空间,对“南京大屠杀”条目自创建以来的编辑过程进行详细分析,通过展示这场记忆之战,揭示多元化网络主体如何在这一平台建构相关的历史记忆[5].值得注意的是,在看似多样化的文章中,不少研究还是呈现较为明显的同质化,即研究框架相同,研究方法单一.在大数据时代,利用诸如网络爬虫等程序提取海量数据,并综合运用定性、定量的分析方法来探究网络视域下的“集体记忆”建构,或许会为弥合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之间的裂缝提供一种可能.

2 研究问题与方法

2.1 研究问题

本文对知乎社区中“汶川大地震(2008)”话题下自2011年9月11日(话题创建日)起至2017年4月28日的问题及其回答进行了内容分析以探究下列问题.

1)网络社区中记忆建构的记忆之场是什么?有什么特质?这对建构方式带来了什么变化?

2)网络社区中是谁在对创伤性事件进行记忆建构?其建构主体有何特质?他们之间有何关系?

3)网络社区成员建构的主题是什么?它又对集体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2 研究方法

笔者首先利用Gooseeker软件在2017年4月28日抓取了知乎社区“汶川大地震(2008)”話题下共175个问题,但因并非所有问题都围绕着这一主题,如回答数颇多的“如何评价《‘范跑跑’这七年》这篇采访稿”之问,故笔者又以是否围绕为标准,对175个问题进行筛选,最后得到一个包含着112个问题的样本.基于这个总样本,本文采用个案研究法来进行整体探究,同时通过定量—定性的内容分析法和社会网络分析法来详细分析网络社区成员对创伤记忆建构的过程,以及成员之间的互动关系.

3 知乎社区对“汶川大地震(2008)”的记忆建构

3.1 于何处书写?时空虚化与记忆之场

2011年9月11日18时3分4秒,知乎用户“李夢晨”创建了话题“”,在此后的6年间,这一话题经过不同用户的14次编辑,终形成现在的话题“汶川大地震(2008)”.在话题中,成员可以提出相关问题或对相关问题进行回答,进而书写对的回忆.因此,笔者在这一部分的研究就是基于知乎社区作为记忆之场的事实而展开的.

3.1.1 知乎社区——“脱域”机制下的虚拟记忆之场

互联网对于作为记忆承载场所的作用显然是从突破其时空边界开始的.过去,我们聚集于纪念碑、博物馆、遗址等实地,由这些具体的环境风貌刺激我们,使我们相关的集体记忆得以浮现.实地环境的确能够帮助我们辨别自己的位置,整理出更系统的集体记忆,但这些实地场所也是我们的记忆赖以生存、维系之处,它们一旦变化,将可能导致集体记忆的断裂.

大地震论文参考资料:

关于地震的论文

有关大数据的论文

西部大开发杂志

大科技杂志

健康大视野杂志

毕业论文题目大全集

结论:知乎社区汶川大地震(2019)话题下相关问答的集体记忆为关于本文可作为大地震方面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大地震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论文写作参考文献下载。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