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方法论论文范文资料 与中国历史方法论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方法论范文 科目:专科论文 2024-03-24

《中国历史方法论》:本论文为您写方法论毕业论文范文和职称论文提供相关论文参考文献,可免费下载。

编者按:

管理学是一门综合性的不精确学科,已知条件完全相同时,有可能产生截然不同的结果,因此,在引进、吸收西方先进管理学理论的同时,中国的管理学家也要从本国的经验事实获得认知,促成管理知识和实践的有效结合.从这个角度讲,历史的经验更具有了可借鉴性.基于此,本刊开设《历史和现实》栏目,旨在为管理学家展现另一个思考问题的维度.

摘 要:“党史”研究应当抓大放小,以中国 的重大政策和重大事件作为研究对象,倾全力研究中国 的各项重大纲领、政策、方针和运动,用复杂的研究方法全面阐释重大政策及历史事件的决策过程和影响深度.

关键词:党史;方法;决策

近些年来,学术界越来越关注中国当代史研究,尤其关注这一时段中的中国 历史的研究.在最近召开的一次国际学术讨论会上,一位资深的美国教授抛出一个话题,究竟何为“当代史”、“国史”和“党史”.看起来,这似乎是一个不复杂的问题,但当我将这个问题丢给一位教 党史课的年青同事时,他一下子窘住了.他从来没有想过什么是“中国 历史”.

一个概念之所以复杂,往往是因为它不能和相近的概念相区别.很显然,和“中国 历史”关联最为密切的概念显然是“中国当代史”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国当代史”指的是1949年以后的中国历史,是中国近现代史在时间上的延伸,可从字面上看,“当代”和“史”本身却是一对矛盾.虽然历史学家一再宣称“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即最近10年甚至昨天发生的,都可以称为“当代史”;但实际上,可以进入历史的事实,除了需要引起历史学家精神的震颤外,还需要可以把握的文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规定的档案开放时间为30年,实际上开放的时间限制更为苛刻,所以,从职业的意义上,1980年代及以后的历史,不可能成为当代史.

“国史”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的简称,虽然属于中国当代史的范畴,但却只是这个特定国家(政权)的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治、经济、法制、教育、医疗卫生、社会、文化、人民的日常生活,大概所有可以想到的方方面面,都可以成为“国史”的内容.在“新文化史”的框架中,人们的吃、喝、拉、撒、衣、行和睡,都构成研究的内容.今天的历史学家已经不太关心研究的对象是否能引起自己精神的震颤,历史研究有琐碎化、片断化的趋向.并且,这种琐碎和片断,都是在西方史学的名义下进入中国的.

从介入中国当代史研究之初,我就将自己定义为“新党史”的研究者.还在2000年,当我在研究明清时期的人口史时,我就在思考现代中国还有两个重要的人口史问题没有解决,一个是抗日战争时期的人口死亡问题,另一个是1959-1961年农业危机期间的人口损失问题.我选择第二个问题作为突破口.为了对损失人口进行准确的估算,我发明了一种新方法,*三年农业危机时期的人口损失之谜.2005年,我的著作《大饥荒:1959-1961年的中国人口》在香港出版.这本著作提供了目前为止关于农业危机时期中国人口死亡最具权威性的数据.

这项研究到底是“国史”还是“党史”?确实是个问题.从这个案例中可知,由于中国 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领导者,所以,“党史”就和“国史”纠缠在一起,无法区分.面对“国史”日益琐碎和片断的局面,我们的“党史”研究应当抓大放小,应当倾全力研究1949年以后中国 的各项重大纲领、政策、方针和运动,诸如公粮征收、人民币体制、土地改革、镇反、肃反、统购统销、合作化、反右、大跃进、四清,乃至文化大革命等.总之,以1949年以后中国 的重大政策和重大事件作为研究对象,才是党史区别其他历史研究的关键所在.

或有人问,关于中国 历史上的若干重大问题,不是已有结论了吗?事实上,历史演变的进程是复杂的,宏观性的结论不能取代时间过程的复杂性,也不能取代不同区域差异的复杂性.历史进程的必然性和偶然性,充满张力,更充满对研究者的智力挑战.出于各种现实的政治策略的考量,许多重大决策的制定过程而言中的复杂博弈过程往往被人所简化,全面阐释重大政策和历史事件的决策过程及影响深度,完善已有的结论,就显得十分必要.在这个意义上,我们的党史研究可以称为“新党史”.

由此可见,“新党史”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的核心和主轴.相对于“国史”中的其他议题,“新党史”所担负的使命显然重要得多.正是借助《大饥荒》一书的出版,我很自然地转入“新党史”的研究.为了寻找1959-1961年农业危机的悲剧之源,我最初的想法是从土地改革开始,全面清理中国当代史中所有重大问题及重大事件的来龙去脉.为此,我不得不回到传统时代的村落中,重新进行地权关系的研究.这样一来,我们在浙江一个村落的地权研究——本来属于社会经济史的范畴——竟然成为“新党史”研究的基础性工作.最近几年中,我和学生发表了一系列关于土地改革的论文.这些文章深度着力揭示土改中各方力量的博弈过程,试图还原土改中决策——博弈——再决策——再博弈的复杂过程,试图展示不同区域土改进程的差异和相似.大量的个案研究不仅能深化我们对于土改博弈过程复杂性的理解,而且本身还可以对相关的理论问题提供新解释的思路.

要揭示复杂的区域差异和决策过程,海量资料成为是否能够完成这一目标的基础.研究伊始,我们着手建设资料库.2006年,我们开始在上海郊县的档案馆寻找相关资料,然后将地域扩展到浙江、江苏、安徽和河南,再扩展到江西、山东、重庆等地.每年暑假,都是我们最忙碌的日子.我们风尘仆仆,四处奔走.迄今为止,已经*了全国各地五十多个县市的档案资料,大约有6万卷,共有600万页.*数量每年还在增长中.海量资料的收集和整理使我们能够更细致地复原复杂事件的发生过程.

仅有资料尚不能促使对时间的进程和区域的差异做出完整的解释,为此,我们采用了一些和其他研究机构不太一样的研究方法,对原有的研究格局进行提升和超越.从目前情况看,原有党史研究者习惯使用的政策诠释法,已经为绝大多数的“新党史”研究者所搁置.新的研究方法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

方法论论文参考资料:

结论:中国历史方法论为大学硕士与本科方法论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优秀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下载,关于免费教你怎么写《方法论》书籍有哪些?方面论文范文。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