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中国哲学史大纲论文范文资料 与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再认识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中国哲学史大纲范文 科目:专科论文 2024-02-17

《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再认识》:本论文主要论述了中国哲学史大纲论文范文相关的参考文献,对您的论文写作有参考作用。

〔摘 要〕胡适的《中国哲学史大纲》,是中国现代学术的奠基之作,也是当今学术思想史研究中所绕不开的话题.文章围绕几个容易被学术界所忽略的问题,诸如《大纲》和白话文运动的关系,《大纲》的启蒙主义思想性格,《大纲》对传统文化、尤其是对儒家正统思想的建设性开发,以及《大纲》和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时代性格之比较,就以上几个学术同仁认识不足、或未曾涉及的问题,进行简要的分析、论证,同时提出作者自己的一得之见.

〔关键词〕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白话文;启蒙思想;原始儒家

〔中图分类号〕B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2689(2017)06-0087-08

胡适的《中国哲学史大纲》(卷上),①是中国现代学术的奠基之作,对此,蔡元培、梁启超、余英时等人都作过一些十分精当的评价.②迄今,此书仍然是中国现代学术思想史研究中所绕不开的课题.本文无意重复前贤讨论过的问题,而是围绕几个被学术界所忽略的问题,诸如《大纲》和白话文运动的关系,《大纲》的启蒙主义思想性格,《大纲》对传统文化、尤其是对儒家正统思想的建设性开发,以及《大纲》和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时代性格之比较,就以上几个学术界认识不足,或未曾涉及的问题,进行简要的分析、论证,同时提出作者自己的一孔之见,③以就教于学界同仁.

一、 《大纲》和白话文运动

《大纲》和白话文运动的关系,或者说和文学革命运动的关系,向来不被人提起.但这并不意味着这个问题就不重要.

要谈《大纲》和白话文运动的关系,需要首先从大纲和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关系谈起.

从历史的实际进程来看,《大纲》和新文化运动,呈现出一种明显的共生关系.《青年杂志》于1915年9月由陈独秀在上海创刊.1917年初,蔡元培就任北京大学校长,随之陈独就任北大文科学长,《青年杂志》改名为《新青年》,编辑地址也迁到北京.同年9月,胡适就任北京大学教授,教授中国古代哲学,开始《大纲》一书的撰写.1918年1月,胡适任《新青年》编辑.1918年9月,《大纲》一书完稿.期间,胡适发表的重要文字有:《历史的文学观念论》、《建设的文学革命论》、《 问题》、《易卜生主义》等.可见,胡适一边撰写《大纲》,一边思考着《新青年》或新文化运动的种种热点问题,诸如妇女问题、家庭问题、文学革命问题、个人主义问题等等.1919年1月,《国民》、《新潮》杂志创刊,标志着新文化运动在青年知识分子中的影响进一步扩大.2月,《大纲》出版,此后不到两个月即再版,尤其受到了青年知识分子中的热情欢迎.随着新文化运动的广泛传播,《大纲》的影响也随之扩大,至1922年,此书已经出到了第八版.因此,可以说《大纲》从问世起,即和新文化运动有着打不散的关系.

《大纲》和白话文学运动,在时间上、逻辑上的关系都相当清楚.1917年1月,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刊发于《新青年》,宣告了白话文学运动的兴起.有吹响文学革命运动号角之称的《文学改良刍议》,提出了的文学改良的“八事”中,诸如“不摹仿古人”、“须讲求文法”、“务去烂调套语”、“不用典”、“不讲对仗”以及“不避俗字俗语”等,大多指向文字的通俗易懂和浅显明白.胡适主张用“俗语俗字”等“活文学”语言,代替文言、八股等“死文学”语言,[1]这一意思,被陈独秀表述为以平易的“国民文学”代替雕琢的“贵族文学”,以通俗的“社会文学”代替晦涩的“山林文学”.[2]胡、陈二人的表述虽不尽相同,但却共同揭示了白话文学运动的目的,这就是要造就一种通俗易懂的文字,使普通民众能够看得懂.在胡、陈二人的文学主张发表的半年之后,胡适完成了《大纲》一书的撰写,并以学术著作的方式对白话文学主张进行了有益的尝试.据冯友兰回忆,他初看《大纲》时,就有耳目一新的感觉.冯友兰说:

我在当时觉得,胡适的这一部书还有一点特别.在中国封建社会中,哲学家们的哲学思想,无论有没有新的东西,基本上都是用注释古代经典的形式表达出来,所以都把经典的原文作为正文用大字顶格写下来.胡适的这部书,把自己的话作为正文,用大字顶格写下来,而把引用古人的话,用小字低一格写下来.这表明,封建时代的著作,是以古人为主.而五四时期的著作是以自己为主.这也是五四时代的革命精神在无意中的流露.[3]

冯友兰感觉到的这“一点特别”,实际上只是《大纲》尝试以白话文进行写作的成绩之一.他讲的重点,是正文和注释上排版方式的变化,但他并没有说清楚,这是一部白话文形式的学术著作.实际上,《大纲》除了沿用传统的竖排方式之外,在语法、标点、文字表述以及思想内容等方面都有一个全新的变化.这一新变化意味着,《大纲》是对白话文运动的一次比较全面的实践.冯友兰的“当时觉得”,在事隔六十多年后还用这么一大段文字来描述,可见冯友兰留下的印象是十分深刻的.不难想像,其他读者一定会有同样的耳目一新的感覺.《大纲》一书,从导论到结尾,始终用白话文来表述,完全称得上通俗易懂,这一点今人多不领会,但和同时代的学术著作相比,稍加留意,自不难发现其中蕴涵的革命性意义.在此仅略举一例以明之.《大纲》说:

“《中庸》的人生哲学只是要人喜怒哀乐皆无过无不及.譬如饮食,只是要学那“知味”的人适可而止,不当吃坏肚子,也不当打饿肚子.”[4]

这是把生活用语写到了学术著作中,也是胡适对他自己提出的多用“俗语”的有益尝试.这是何等的生动明白!是何等的通俗易懂!

用白话文写学术著作,实际上有一个重大的思想历史背景.因为要把人从基督教神学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所以西方近代化,走的是一条俗世化之路,要把观念、制度等从天国拉回到人间.中国农业宗法社会并未遭遇类似基督教神学那样强大的精神禁锢,但却受到宗法家族制度和社会风俗的束缚,故中国的近代化虽不走俗世化之路,却同样面临一种思想文化的下移,正如白话文要面对下层的广大民众.在学术及思想观念上,中国的近代化面临的重要任务,需要把古代为圣贤君子立说的、高远的道德理想,改变为一种切合百姓日用的、合情合理的道德观念,把维护宗法等级制度的礼改变为一种富于人情味的礼,进而培养出越来越多的独立、自主、自立和勇于进取的现代人格.白话文运动的主张,是我手写我口,用现在的话写现代的事,用通俗晓畅的文字痛快淋漓地宣泄自己的情感.白话以文撰写学术著作,除了具备文言文所不具备的逻辑严谨、说理清楚外,还可以赢得更多的读者.简单来说,白话文的著述方式,和《大纲》广泛的影响力不无关系.

中国哲学史大纲论文参考资料:

英语论文大纲怎么写

毕业论文大纲参考模板

中国社会科学期刊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中国畜牧杂志

中国和世界的关系论文

结论: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再认识为适合中国哲学史大纲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相关本科毕业论文,相关中国哲学史 冯友兰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