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甲午战争论文范文资料 与甲午战争中李鸿章功过问题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甲午战争范文 科目:专科论文 2024-01-15

《甲午战争中李鸿章功过问题》:这篇甲午战争论文范文为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可用于相关写作参考。

摘 要:1895年甲午战败,李鸿章替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承担了战败的责任,签订《马关条约》,被视为卖国贼.但是,甲午战争,是随着中国的“宗藩体系”瓦解和日本经过长期谋划的“大陆政策”而发生的一场战争,是两个国家共同学习西方而逐鹿东亚的一场战争,李鸿章作为影响战局的重要人物,功过问题在史学界一直存在重大争议,随着档案搜集和史料的发现,重新讨论李鸿章在甲午战争中的功过问题实有必要.

关键词:甲午战争;李鸿章;日本;光绪皇帝;朝鲜

中图分类号:K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17)03 — 0113 — 04

关于李鸿章评价问题的研究,目前学术界已经取得比较丰富的研究成果 ,在开展本课题之前,对前辈学者所取得的成果作出梳理.对李鸿章评价问题的研究颇多,就成果形式来看,主要有专著和论文两大方面.学术专著方面:首先,1901年梁啟超先生出版《李鸿章传》,主要从李鸿章的生平事功方面对李的才识、功过、地位等进行了评价,是本课题的重要参考文献.之后,雷颐《李鸿章和晚清四十年》出版,该书从“为官”、“外交”、“洋务”三个方面评价了李鸿章的为人和事功.本世纪董丛林(2012)出版了《刀锋下的外交:李鸿章在1870—1901》出版,该著作对李鸿章在1870—1901年的外交做出了重要探讨.学术论文方面:蒋易皇(2014)《甲午战争前后李鸿章的外交活动及其分析》一文对李鸿章在甲午战争前后的对日交涉做出了探讨,是本课题的重要参考文献.王双印(2013)《李鸿章“和戎”外交和甲午之败》从“和戎”外交的由来和发展探讨其对甲午战争的影响,论证了李鸿章奉行的“和戎”外交是导致甲午战争失败的重要原因.关于李鸿章评价问题的研究成果还有很多,笔者不在一一赘述.笔者立足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甲午战争的视角来探讨李鸿章的功过是非.

一、甲午战败是否系李鸿章一人之责

晚清中国在经历了“太平天国起义”和“英法联军”,从统治阶层和地方大员之间都有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的共识,洋务运动拉开序幕,这个几经折腾的政权又恢复了生机,并略有“中兴”的气象,经过30多年的努力,全国上下沉浸在“同光中兴”的气象之中,在大国崛起的幻觉中悠然自得,然而,在中国东方的日本,1868年开始明治维新,脱亚入欧,学习西方.国家实力迅速崛起,不甘久居岛国的日本,便在1887年就做出了《清国征讨方略》图谋中国.随着中国宗藩体制瓦解,战争的爆发只不过是时间问题而已.

(一)李鸿章的洋务和海防

近代中国,李鸿章是最早提出海防建设思想并创建北洋海军的人,李鸿章是近代海军的创始人.

1862年,刚刚平息了太平天国的李鸿章,见识了西洋武器的在战争中的作用,因中国向用之器械,不敌彼等,是以受制于西人〔1,51〕提出了学习西方技术和海防建设的思想:欧洲诸强国皆齐聚于中国是“三千年一大变局”,以后“欲保和局守疆土,亦非无惧而能保守之地”,“国家诸费皆可省,惟养兵设防、练习枪炮、制造兵轮之费不可省”.〔1,51〕

1874年,日本入侵台湾事件发生后,李鸿章上奏朝廷:历代备边多在西北,其强弱之势、客主之形皆适相埒,且犹有中外界限.今则东南海疆万余里,各国通商传教,来往自如,聚集京师及各省腹地,阳托和好之名,阴怀吞噬之计,一国生事,诸国构煽,实为数千年来未有之变局.〔1,51-52〕

再次建议国家应该重视海防.

1876年江华岛事件后,李鸿章向清廷奏请*铁甲船,着手北洋海军的创建.

1879年,日本吞并琉球,李鸿章日益察觉到“日本恃有新购铁甲,肆意妄为等中国须急购铁甲数船,代谋制敌”.〔2,31〕并于1880年、1881年先后向德国*了定远、镇远两艘铁甲舰.

1888年,李鸿章在“财力未充、势难大举”〔3,163〕的困难局面下初步创办北洋海军.中法战争后,在清政府“以精练海军为第一要务”的主张下,李鸿章趁势全力经营北洋海军.他注重培养海军人才,先后两次奏请清廷派遣船政学生赴欧留学,他认为,“日本蕞尔小邦,岁遣聪颖弟子数百人分赴西国学艺,近年水师整练,颇和西方抗衡.中国欲求自强而自封其征,此陋儒孔之见也”.〔4,29〕此外,又上奏朝廷拨款向国外*铁甲舰和巡洋舰,并致力于旅顺口和威海卫两大军港的建设.

日本通过一步步侵略中国领土的藩国来刺激中国,在困难的局面下,李鸿章加强海防建设是基于对日本的侵略野心和实力的认识:“日本狡焉思逞,更甚至西洋各国.今所以谋水师不遗余力者,大半为制驮日本起见”.〔5,24〕整个北洋海军的建立过程中李鸿章皆以日本为假想敌,后甲午战争爆发的事实也证明李鸿章这一假想的正确性.

在近代中国,李鸿章首创北洋海军,推动洋务运动发展,在中国近代化方面的贡献实属无二人可比.对于封闭了近几百年的中国来说,李鸿章对于世界大势的把握也远超同时代的同殿为臣者,但时运不济,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李鸿章因北洋、外交成晚清第一重臣,甲午战后也因北洋覆灭和《马关条约》被世人所唾骂!

(二)战败的另面

北洋海军在创立之初曾是亚洲第一的舰队,创立之初雄踞亚洲,但是创立之后未曾增添任何设备,在未添任何一艘战舰,以致甲午之前,虽然船体吨位上中国略胜于日本,但是总体性能还是落后于日本,日本装备又新型的速射炮和快船,航速也比中国快.在讲求绝对性能压制的海战方面,中国其实已经输了.

此时全国上下都沉浸在“同光中兴”当中.都处于大国崛起的幻觉之中,慈禧太后为了享受“中兴”气象,积极准备自己的六十大寿,挪用军费修建颐和园,大肆讲究排场,在她“大摆寿宴,赏戏三天”的时候,日本的 已经攻破了中国的东大门,光绪帝此时虽然已经“亲政”但是作为少年天子,没有了解世界大势,在大臣的诱导下,一味的催促李鸿章开战,而并没有了解自己军队实情.

甲午战争论文参考资料:

结论:甲午战争中李鸿章功过问题为关于本文可作为相关专业甲午战争论文写作研究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穿越甲午铁血帝国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

相关免费毕业论文范文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