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对外汉语论文范文资料 与对外汉语听力教学探究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对外汉语范文 科目:专科论文 2024-01-16

《对外汉语听力教学探究》:这篇对外汉语论文范文为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可用于相关写作参考。

作者简介:岳秀文,女,仰恩大学人文学院助教.研究方向:应用语言学,对外汉语教学.学 术 问 题 研 究 (综 合 版)

Academic Research (Integrated edition)2014年第1期2014年第1期 岳秀文:

摘 要: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听力教学是很关键的一环.分析听力理解中产生障碍的原因,注意现行语音材料中存在的问题,做好对外汉语听力教材的编写和选择,提出在教材中注重对语境的营造,并综合处理听力材料中生词的方法,以较好地完成对外汉语听力教学的任务.

关键词:对外汉语听力教学;教材;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H19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000-0129/K(2014)01-0016-05在语言教学的过程中,听、说、读、写是最基本的技能.大量的教学实践结果证明,对外汉语听力课的独立有助于提高对外汉语教学的综合质量,促进任课老师系统地研究本课型的特点,改进教学方法,学生得到全面有针对性、系统而又重点突出的技能训练和指导.因而,如何设计好对外汉语听力课,运用较好的听力教学方法,使留学生完成既定的学习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对外汉语听力教学的性质及现状

杨惠元认为听力教学在整个基础汉语教学中应占重要地位.听力课虽已成为独立课型,但仍有一些对外汉语教师认为听力是配合汉语综合课、口语课而设置的一门副课.刘颂浩认为词汇教学是对外汉语教学最重要、最基本的任务,不同课型应从不同方面来分担这项任务.我们需要研究的是,如何通过“听”来学习词汇、语法,而不是把词汇、语法的学习从听力中“踢”出去.他主张听力课应通过“听”来“学习”新的语言知识,初级听力课是这样,中级听力课也是如此.①

杨惠元先生的《汉语听力教学法》是对外汉语听力教学领域的一项显著成果,他的研究体现了对外汉语听力教学已经从起步和经验总结阶段发展到了初步深入阶段.然而,对外汉语听力教学研究和对外汉语听力教学实践并未同步发展.从相关统计数据可知,上世纪50年代到90年代中期,在我国正式出版的114种单科对外汉语教材中,听力课教材只有13种,占11%.不过略微令人感到欣慰的是,随着教学科研的发展,情况出现了极大改观.听力教学科研的不成熟,课程地位和设置的不完善,和克拉申等许多学者强调的大量可懂性输入是话语信息输出的前提、听力理解应该领先的原则不相称,也和留学生感到听力难、希望提高听力水平的要求不相符.

目前,绝大多数听力录音资料在现代语音手段制作下,都能保证语音语调标准、规范、清晰,能给学习者以较好的语音输入.但是,笔者认为存在的问题主要是:首先,语音材料内容方面没能很好地反映真实的语言情境,突出表现为受应试需要的影响而有“测试化”倾向.其次,语体不够合适,“人造化”、“游戏化”倾向较严重.再次,词汇和语法点方面,作为综合课的辅助课,听力课中的语法点应是学生在综合课上学过的.因此,在词量和语法点上应该严格控制,以达到合适的复现率,配合综合课螺旋上升式地巩固词语和语法.为了让所听的语音材料更贴近生活,可以在录音中配上音响效果.例如,录制进一些风声、雨声、雷声、别人说话的交谈声、马路上的车辆声等.只要能控制好语音信号的清晰度,就可以帮助把学生带到真实的交际环境中去,帮助其理解语言内涵,同时应在内容选择和语体掌握方面仔细斟酌.

二、对外汉语听力难的原因

听力理解是交际过程中,人们接收对方的语码并反馈信息的活动,它的本质是人们利用听觉器官对言语信号接收、解码的过程.接收、解码的速度和以下因素有关:言语信号的清晰度、听觉器官的灵敏度、大脑中已存储的经验成分的数量、解码操作的熟练程度.杨惠元教授认为生词、语速、近似的音和调、长句、习惯性表达、留学生自身具有的知识背景是造成留学生汉语听力难的几个基本原因.②

(一)在听力教学方面,绝大多数教师和研究学者都同意生词是造成留学生听力理解困难的最重要因素.我们从认知心理学角度可以分析生词成为障碍的原因,生理及心理学的大量研究成果表明,人脑“自上而下”加工言语信息的过程始于对即将读到或听到的话语的语义形成期待或假设,这种语义期待便是猜词义跳障碍的前提条件.其产生的条件有以下几点:其一,受话人理解的是连贯话语;其二,受话人的背景知识中存有某一语义表达模式;其三,话语中已被理解的部分足以激活此模式.如果留学生理解的不是连贯的话语,或者话语的设计不合理,或者留学生虽然存储了但却因心理词汇或心理语法不够而未被激活,那么就不具备产生语义期待的前提条件,原本为训练学生猜词义跳障碍而安排出现的生词,就会成为阻碍听力理解的绊脚石.从留学生汉语听力的实际情况来看,学生之所以会感到生词太多影响理解,其原因主要是缺乏形成语义期待的背景知识.这在汉语初级水平的学生中表现得尤为突出.他们常常因心理词汇贫乏、心理语法尚未形成、头脑中还没建立理解话语所必需的语义表达模式,或者虽已储存了这种模式,但因词汇语法不熟练,以至提取速度太慢,或一时提取不出来,而导致语义期待空缺,致使猜词义跳障碍的训练受阻,留学生为生词所困,听力难以提高.

(二)语速也是影响听力提高的重要因素.大家都有这样的体会:语速慢了容易听清听懂,反之,语速快则不易听清听懂.孟国在《汉语语速和对外汉语听力教学》一文中指出: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语言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语速的加快就是其中一点.③语速可能受性别、年龄、职业、交际环境及性格等方面的差异的影响,其快慢相差幅度较大.据统计,现代社会中人的正常语速是245 字/分钟左右.因此,对外汉语教学不应停留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语速状况,应不断地调整教学大纲的各项指标和要求,改进教材的内容和课堂教学,坚持汉语实况听力教学,以适应现阶段语速的实际状况.以笔者自身的二语习得经验,如果学习者自己本身语速较快,那么他会较容易听懂语速较快的语音材料.

(三)汉语的声调是留学生习得的难点.在非声调语言中,声调不起辨义作用,因此,对于母语为非声调语言的学习者来说,听辨声调的区别性特征就非常难.即便是母语中有声调的语言学习者也因其调类和汉语普通话不相对应等原因而对汉语声调产生习得障碍.汉语中的同音字和近音词很多,在听力课上要训练学生比较强的辨别能力.杨惠元老师在《汉语听力说话教学法》和《听力训练81法》中都对帮助提高学生听辨近似的音和声调问题有过详细的介绍.

(四)在听辨长句方面,留学生普遍感觉难,这是很正常的,因为短时记忆的容量有限是个公认的事实.根据认知心理学的研究,短时记忆是对当前的信息进行加工和贮存,在关于短时记忆容量、编码等的实验中,刺激一般只短暂呈现一次,持续时间通常约为1s.从20世纪50年*始,许多心理学家应用字母、音节、字词等各种不同材料进行过类似的实验,所得结果是一致的,即短时记忆的容量约为7.在认知心理学中有著名的“组块说”,即短时记忆中的信息不是以信息论中所说的比特(bit)为单位的,而是以组块为单位的.短时记忆的容量为7±2组块.如果输入的组块数超过短时记忆所能容纳的数量,超出的那部分就不能被容纳,或者新进入的信息将会挤掉槽道中原有的信息.所以,学生难以把握对长句的理解.对付长句,我们不太可能加强学生的记忆力,让他们把一个一个词都记住,这也是没有必要的,即便是中国人,在听辨长句子时也不是将每个词都记住.在教授长句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从两个环节着手:首先是训练学生抓主要词语和主要成分,其次是引导学生养成用汉语进行思维的习惯.对于文中的长句,可以断为几个部分,训练学生带着问题听材料的习惯,多次操作反复听,学生若能听出句子的核心意思即可.

对外汉语论文参考资料:

汉语国际教育论文选题

汉语国际教育论文

古代汉语论文

汉语国际教育论文题目

汉语国际教育毕业论文选题

结论:对外汉语听力教学探究为关于对不知道怎么写对外汉语论文范文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相关本科毕业论文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证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的作为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