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无为论文范文资料 与走在无为和有为之间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无为范文 科目:专科论文 2024-04-06

《走在无为和有为之间》:此文是一篇无为论文范文,为你的毕业论文写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摘 要 本文论述了老子“无为”与“有为”思想的内涵与关系,明确了老子的“无为”是人对“道”的自然运行法则的应用,并将“无为”上升到以“出世”的态度来“入世”的精神境界,并对领导干部如何在工作中把握“无为”与“有为”的尺度,哪些工作应该亲力亲为(“有为”),哪些工作应该授权(“无为”)给出了合理的建议.

关键词 老子 《道德经》 “无为” “有为”

老子在2500多年前写下的一篇5000多字的《道德经》至今还闪烁着智慧的光芒,人们可以从中品味到哲学、宗教、社会、人生等千百种滋味.从事管理的人员也可以从《道德经》里汲取大到国家、社会,小到企业、家庭的种种管理精粹.

在中华传统文化当中,道家思想的“洒脱飘逸”与儒家思想的“坚韧执着”形成了极其鲜明的对比,它们都是中华民族不可多得的宝贵的精神食粮.如果要用“无为”和“有为”两个词分别给道家和儒家贴标签,人们一般会认为道家一定是前者,儒家一定是后者.在整部《道德经》里,“无为”出现过十几次,但提到“有为”的地方也不少.比如,《道德经》的最后一句话:“圣人之道,为而不争.”圣人之道是“为”,但对“为”的结果不要去“争”.虽然“无为”出现的次数较多,但将老子的思想就简单地理解为“无为”还是有失偏颇的.那应该怎样理解、应用老子的“无为”与“有为”呢?

首先,老子提倡“无为”,但老子的“无为”是人对“道”的自然运行法则的应用.在《道德经》第三十七章,老子说:“道常无为而无不为.候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 “道”永远是顺应自然而无所作为却又没有什么事情不是它所作为的.侯王如果能按照“道”的原则为政治民,万事万物就会自我化育、自生自灭而得以充分发展.在第十章,老子说:“爱民治国,能无为乎?”意思是爱民治国能遵行自然无为的规律吗?在第二章,老子说:“是以圣人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就是说圣人用无为的观点对待世事,用不言的方式施行教化.

“道”是老子哲学的终极概念,可以把它理解为黑格尔哲学的“绝对精神”,也可以理解为润物于无声之中的万事万物的运行法则.《道德经》中知名度最高的一句是“道法自然”(《道德经》第二十五章),讲的就是“道”的运行方式就是自然而然.所以,我们通常在讲老子的“无为”时又总是要加上“自然”两个字,叫“自然无为”,其实就是在说,“道”作用于万物并非刻意,而是顺应自然,才有我们所看到的祥和安宁.

在《道德经》第三十九章,老子说:“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此处的“一”就是“道”,得“道”之后,天清、地宁、神灵、谷盈,当局者得“道”后,社会运行也就上了轨道.所以 “无为”是在说管理者要借鉴“道”的自然运行法则,顺其自然而“为”.在许多自然法则和社会法则(机制)面前,当局者的力量往往是渺小的.自然法则自不必说,以社会法则为例,我们曾经用几十年的“计划经济”去取代“市场经济”,其结果连温饱都难以解决.实践证明,市场机制是人类社会得以顺利运行的基本社会法则,违逆必然会头破血流.

老子在《道德经》第五十七章中说:“我无为,而民自化.”“我”这里可以指政府,“我”若是在市场机制面前表现得“无为”一些,少用各种政策法令设置一些障碍,市场的“看不见之手”即市场机制就能将整个社会经济运转得很好.

通过以上分析可见,老子的“无为”并非什么都不做,而是顺其自然而“为”.就目前而言,拆掉一些“玻璃门”“弹簧门”,废止过滥的行政事业性收费、*书和许可,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扫清障碍的这种“为”就是老子所说的“无为”.

其次,“无为”是“有为”的境界.如果人们都如误解的“无为”那般,岂不每天都无所事事,庸庸碌碌,这肯定不是老子想要表达的意思.老子在《道德经》第八章将“道”比作水,他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道”就像水一样,向*,这并不是大家都喜欢的样子,但它却有利于万物,也并不与万物“争”,也就是最后一章所说的“为而不争”.所谓“争”应该指负面的东西,“争”什么?不外乎荣誉、地位、好的结果、主宰权等.老子在用“道”告诫我们,为人应该像“道”,为有利于万物而“为”,同时也要像“道”,对结果持超然的态度,不要争,要“无为”一些,以“出世”的态度来“入世”,以“无为”的态度来“有为”.

“有为”与“无为”的统一在《道德经》中随处可见,在第十章和第五十一章老子讲过同样的话:“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这里的“生”“为”和“长”都是要做事、要成事,是“有为”,但对做完事之后的成绩、结果要“不有”“不恃”和“不宰”,就是“为而不争”,能做到这一点的就叫“玄德”(高妙的、玄远的德,就是有一定境界的德).

在第三十章,老子说:“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强.”就是有了结果不要摆架子、自以为是,不要去自我夸耀、骄傲自大,将结果看成是出于不得已.这里的“果”就是“有为”的产物,但“勿矜”“勿伐”“勿骄”“勿强”就是“无为”的超脱了.这里的“不有”“不恃”和“不宰”以及“勿矜”“勿伐”“勿骄”和“勿强”等说到底都是超然的人生态度.老子在《道德经》最后一章也讲道:“为人己愈有,与人己愈多.”越是尽力照顾别人,他自己也更为充足,越是尽力给予别人,自己反而更丰富.这在某种程度上就是雷锋和郭明义精神,以“无为”的精神去“有为”,最后会获得巨大的精神满足感,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第三,领导干部在工作中有必要把握好“有为”与“无为”的尺度.“科学管理之父”弗雷德里克·泰罗有一个著名的“例外原则”,恰好体现了老子“有为”与“无为”的管理思想.他说,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把“例行”的一般事务授权给下级管理人员处理,而自己只保留对“例外”事项的决策权.所谓“例行”的一般事务就是指经常、反复、重复的事务,可以通过建立标准、流程、规范等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属于“程序化决策”问题,就可以授权给其他人,领导则可以“无为”一些,超脱一些.而某些“非程序化决策”问题,如企业面临重大的转型抉择、兼并重组、重大的变革创新等无规范的、无标准的问题,则必须亲力亲为,必须“有为”.领导就是要将80%的精力放在关乎企业命运的20%的大事上面.被琐事缠身的领导不如“无为”一些,将琐事授权出去,做甩手掌柜的领导应该“有为”一些,要对企业未来与方向了然于心.

(作者單位为鞍钢集团党校)

无为论文参考资料:

结论:走在无为和有为之间为关于对写作无为论文范文与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相关本科毕业论文无为而无不为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下载有帮助。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