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话语比较分析论文范文资料 与中美媒体对领导人出访报道的话语比较分析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话语比较分析范文 科目:专科论文 2024-02-04

《中美媒体对领导人出访报道的话语比较分析》:本论文为您写话语比较分析毕业论文范文和职称论文提供相关论文参考文献,可免费下载。

摘 要:随着“新公共外交”的概念产生和与时俱进,主流媒体通过传递信息符号,建构国家形象来引导公众认知.在中美关系稳定的新时期,其主流媒体基于本国新闻传统对“主席访美”这一公共外交事件报道的特点有明显差异,但外媒呈现出的唯和趋势为中国针对性地开展媒体外交,应对形象危机提供了良好环境.

关键词:国事访问;媒体报道;对外传播;话语分析

中图分类号:G2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122(2015)12-0048-02

《华盛顿邮报》是美国现今三大最有影响力的报纸之一,因20世纪70年代报道“水门事件”而获得较高的国际声望,善于报道时事新闻.2015年9月22~28日主席首次应邀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联合国成立70周年峰会,引发海内外媒体密切关注.《中国日报》作为中国最有分量的进入国际社会的英文媒体,向美国主流报纸就该事件大规模供版,有效覆盖了主流受众.《华盛顿邮报》是其中之一.

笔者经资料收集,做到到《华盛顿邮报》从9月22日到28日关于国事访问的报道共26篇,《中国日报》的相关报道共65篇,并以此作为样本,通过内容和话语分析的方法对两纸媒的报道进行比较研究.

一、背景化的传播效果不同

媒介在国际传播中的角色即主权国家谋求利益和实施战略的手段和工具,它们通常用代表本国利益的话语体系试图对他国受众施加影响,争取支持、引导舆论,进而对国际关系中的较量产生作用.

主席首次赴美进行国事访问,关系到中美两个主权国家的利益.于中国而言,这不仅是领导人開展新型公共外交的高规格外事活动,也是中国媒体进行对外传播的良好契机.而我国的对外传播事业,一般从扩大国际交流,宣传睦邻友好合作出发,旨在提高国际地位,树立社会主义中国的良好形象.这就需要对外媒体发挥其功能,用客观公正的新闻内容配合政府政策,及与其他媒体交换信息来影响目标社会的阅听人,并达成外交目的[1].《中国日报》历来注重对内外的宣传,致力于发出权威声音来影响国际舆论.此次国家元首的出访,是其首要议题,因而用大量报道,积极的舆论引导两国受众关注,并通过一定的话语方式进行自我认同和利益表达.

在美国新闻业的理念中,报道的决定性因素是市场,媒介深知获得舆论支持对于预期效果达成的重要性,因而在新事件出现时,往往先劝服民众,使隐含自身价值的话语渗透到大众中去,使其逐步不自觉地接受,从而将一种外在强制变为一种内在认同.中国领导人对美国的国事访问只是时政新闻的一部分,《华盛顿邮报》只选取部分必要公开的事实进行报道,并主要通过评论生产刺激性信息来吸引和说服受众,形成了以少量报道制造大量偏见的与《中国日报》正面舆论相抗衡的局面,限制了中国媒体外交的实现效果.

同时,国际环境的变化对媒体选择性的报道也产生不容忽视的影响.中国的崛起和软实力的提升使做到中国对外媒体的话语更具说服力,中外媒体间彼此更易产生认同感.《华盛顿邮报》长期习惯于将中国形象“妖魔化”,但从其国事访问的26篇报道样本中,不难发现,其对中国的态度正逐步发生着唯和转变.除两篇态度强硬的报道外,有14篇是正面报道,其余10篇为先赞同后批判.可见《华盛顿邮报》已将对中国的负面传播作为补充,使其处于次要报道议程.这是可喜的变化,使做到中国在正面国家形象的传播过程中,负面舆论阻力被有效地削弱.

二、报道视角与话语方式不同

报道视角上,《中国日报》报道数量较多,所涉及的话题范围相对较广.但通过与《华盛顿邮报》对比,发现两报的议题焦点总体一致,可概括为五个共同议题(如表1所示),包括对主席的欢迎和接待,政治经济领域的具体对话成果,中美关系,外媒和公众意见及的观点.

可看出,在报道选题的议程设置上,两报都侧重将事件性新闻中应该告知受众的事实予以相应的版面呈现,如对的接待规模报道.报道中占最大比例的是访问的具体成果和达成的共识,两报都对其给予了较高的关注度.但纵观报道视角却仍存在差异.《中国日报》重点立国,以为叙述主体,详尽报道了访问过程中的和历史性意义;而《华盛顿邮报》的报道则有的放矢,呈现出两国共识中潜在的不和谐,通过批评“他者”寻求自我满足.如在10篇关于成果的报道中有7篇都是涉及网络空间安全,建构了一个“不负责任的大国(中国)”形象.

媒体报道实质上是一种实践性话语,是对现实社会建构的干涉.其语言的描述功能被背景化,传播效果也会做到到放大[2].从样本语篇的具体话语分析来看,两报报道的倾向性也不尽相同.《中国日报》在对外传播中更注重积极的形象建构,多刊发客观中立的报道,少有偏激的言辞.《华盛顿邮报》的报道话语更显多元化,对中国和的报道普遍采用正负面结合、先肯定后质疑的模式,惯从狭窄议题切入,分析正面事实的负面背景,善用转折连词揭示矛盾和变化,选取事实片段塑造形象,向受众传达非客观的认知.这也是中国一直以来需要应对的外媒信息传播造成的隐形危机.

以美国对的接待报道为例,《中国日报》先后发文,标题为“西雅图铺红地毯欢迎习”、“中学生热情等待中国访客的到来”、“习奥晚宴具有建设性意义”.报道为受众呈现出现场实况,同时引用美国总统的高级顾问的话语来诠释两国关系,努力树立媒体的公正形象.《华盛顿邮报》对此在9月23日和24日分别发文“中国主席被铺开红地毯盛大欢迎”、“习受到隆重欢迎,但也许他并不感到温暖”.第一篇中,媒体称,“习的访美之行不是一项简单的事业”其中词语充满积极色彩,如“工人跳”、“孩子捧花”、“阳光灿烂”等,首次仪式性的报道中,两国媒体都尊重大国权威,形成初步认同.次日的白宫欢迎仪式报道中,通过对比日前教皇访美的排场,用隐喻性话语“阴天”、“白宫未向公众开放”等暗示了其媒体的政治倾向,态度鲜明.关于抵制经济网络间谍活动的报道中,《华盛顿邮报》的报道内容篇幅长,数量多.以“中国”和“习”为言论对象的话语中,消极词汇出现频率极高,如“攻击”、“抵制”、“否认”等,标题中用语也毫不避讳,如“我们应该相信习吗?”“习奥共识仍存在异议”等,通过关闭中美和谐的话语空间来引导受众认知,生产分歧性的刺激信息来争取受众市场,使做到中国国家经济形象的正面传播被规避.《中国日报》对此的报道则多集中于陈述“两国就共同抵制此非法行为达成共识”的事实,多用无偏见的中性词汇,如“挑战”、“呼吁公正互信”等.美国媒体同时擅于赋予第三方话语一定的意义来间接揭露问题,如《华盛顿邮报》的报道样本中多次出现“奥巴马希望习能尊重,平等对待少数民族”、“习的承诺,行动能跟做到上吗?”,此类话语通过批判的视角和消极指代,为中国设置了舆论陷阱,而国内媒体注重自我传播,对此反驳的声音较弱,使国家良好形象的传播受到了严峻的挑战.

话语比较分析论文参考资料:

结论:中美媒体对领导人出访报道的话语比较分析为关于本文可作为相关专业话语比较分析论文写作研究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话语比较分析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