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丧葬论文范文资料 与辽北地区丧葬歌曲的润腔和风格研析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丧葬范文 科目:专科论文 2024-03-26

《辽北地区丧葬歌曲的润腔和风格研析》:本论文为免费优秀的关于丧葬论文范文资料,可用于相关论文写作参考。

【摘 要】本文从辽宁省西丰县的丧葬礼仪活动入手,通过对该地区丧葬礼仪文化的历史渊源、礼仪文化活动、活动中演唱曲调等方面进行分析总结,进而探求东北民俗与东北民歌之间的血肉联系,从民间音乐中汲取营养,丰富民族声乐的演唱风格和润腔技巧.

【关键词】葬礼;历史渊源;民族声乐演唱;保护与传承

【中圖分类号】J607 【文献标识码】A

一、辽北地区丧葬礼仪文化的历史渊源

辽北地区是东北古代文化的重要地区之一.西丰县地处辽宁省东北部,有着悠久的历史.曾发掘了许多富有丰富价值的文化遗址:1956年东北博物馆文物工作队发掘了63座墓葬,即西岔沟墓地,被称为中国西汉北方游牧民族的公共墓地;诚信村村西与白石村结合处多次发现石棺墓,可称为一个石棺墓群;安民镇永淳村发现永淳遗址,发现墓葬11座,是辽北地区近年来一次重要的考古发现.永淳墓葬还出土了大批具有地域特征的陶器,为该地区的古代丧葬习俗的研究也提供了详实资料.

二、辽北地区丧葬仪式演唱曲调分析

据笔者向当地的民间艺人采访了解到,约30年前,西丰的葬礼乐队基本上以吹为主,极少有唱调.近20年来,唱腔曲调逐渐出现,并且成为葬礼上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重要的曲调有“哭七关”、“十八包”、“十跪母(父)重恩”等,大多是融合了二人转的唱腔唱法,表达了儿女、亲朋对死者的哀思之情.

丧葬礼仪音乐基本采用“边哭边唱”的形式,演唱时节奏比较自由,慢速的,演唱者随着情感的表达,近于散拍子的演唱,在间奏、过门的伴奏部分,演唱者会随机的用啊或哪这样的衬词哼唱,更好的调动听者的情绪.

“乐之筐格在曲,而色泽在唱”,“润腔”就显做到格外重要.在东北民歌长期的传唱中,演唱者积累了一套完整的富有东北特色的润腔方法,有的是根据前人的演唱记录下来的,有些却是在原有旋律框架上精心设计出来的,这些音符或记号的加入,使东北民歌的演唱更富有情趣与韵味.例如丧葬歌曲中运用大量的倚音、波音、滑音、衬词、衬腔(尾衬)、拖腔、甩腔等装饰,营造了悲伤的气氛,增强了歌曲的风格.

从搜集的丧葬曲调中看出,基本上以宫、徵调式居多,因其演唱环境的特殊性,葬礼上演唱的曲调一般都是短调类型的民歌,旋律进行比较平稳,速度适中,节奏也比较规整.衬词、衬腔的运用很多,并且运用自然,恰到好处,毫无违和感.而这些技法的使用无疑不是对东北民歌演唱及表演的继承,葬礼上使用的曲调一般都是比较悲伤的,这些衬词、尾衬衬腔、以及倚音的运用都可以更好地表现它的风格与特点.丧葬礼仪歌曲丰富了东北民歌“哀”的表现情感,对东北民歌的多样发展起到了重要意义.传统的东北民歌一般用真声演唱,超高音区则用假声来演唱.今天的民族声乐演唱既继承发扬了传统民歌的演唱方法,又吸收了西洋美声唱法的经验与技巧,强调真假声混合,要求有较深气息的支撑,重视声音的统一,讲究混合共鸣的运用等.葬礼上演唱的曲调悲伤气氛浓重,演唱者不需要考虑过多方法和技巧,所以演唱起来很自然、随意,根据情绪,调整真声或假声的运用.

三、从辽北地区丧葬礼仪的演变过程谈对东北民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据当地老艺人描述,约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时,西丰地区的丧葬礼仪曾一度遭到政府的压制,在西丰县松树村等一些地区,不允许这样的丧葬活动进行,认为这是传播封建迷信,要坚决抵制,发现有此活动行为的人,还没收其乐件.后来,沈阳音乐学院音乐舞蹈研究所研究员杨久盛老师写了一则报道,提出民间的丧葬仪式是中国传统民俗,是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应广泛流传,不应被制止.后来政府不再制止,西丰地区的丧葬礼仪形式才做到以流传至今.

现在西丰县葬礼乐班的艺人们大多是当地的农民或是其他行业的从业者,伴随着老艺人们的年迈或去世,传统的葬礼仪式越来越简化,传统的音乐形式也越来越少了.一些年轻的艺人并不懂丧葬礼仪音乐,取而代之的甚至是一些具有很强娱乐性的歌曲和表演,笔者认为这是传统文化面临的很严峻的问题.

四、结语

我国的民族民间音乐有着数千年的悠久历史,这些传统的民间歌曲通过人们口头相授的方式长期演唱,并经过不断的加工整理,去劣存优、推陈出新,世世代代流传下来.西丰县的传统丧葬仪式音乐之所以能流传到今天,证明当地人们需要它,因为它迎合了人们内心的思维方式,满足了人们的信仰需求.通过对西丰县丧葬仪式音乐的考察,我深深的了解了这一仪式的进行归根到底的源头在于人们对于文化的信仰,而音乐则依附仪式而存在着.随着历史的车轮不断向前推进,社会经济不断发展,西丰县的丧葬礼仪和音乐形式都发生了一些改变,但是无论怎么改变,它都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歌唱艺术是演唱者对社会现实生活的真实感受,加以情感上的概括,再用自己的声音表达出来的一种艺术.“民族声乐艺术是以声乐(歌唱)形态存在的音乐艺术,它是以人声的歌唱作为音乐信息的载体来传递思想、表达感情的.”民族声乐艺术不仅深受人民群众喜爱,并且受世界瞩目.作为民族声乐演唱艺术的学者,我们必须要深深地植根于国家和民族音乐的沃土中,用自己最真实的主观感受来抒怀咏叹,拓宽思路,开阔视野,在传统民间音乐文化中汲取更多营养,丰富、发扬民族声乐演唱艺术.

参考文献

[1]徐吉军.中国丧葬史[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2.

[2]刘承华.中国音乐的神韵[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8.

[3]李晓贰.民族声乐演唱艺术[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1.

[4]杨瑞庆.中国民歌旋律形态[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2.

[5]李龙彬,徐政,梁振晶.辽宁西丰县永淳遗址及墓地的发掘[J].考古,2011(03).

丧葬论文参考资料:

结论:辽北地区丧葬歌曲的润腔和风格研析为关于对不知道怎么写丧葬论文范文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相关本科毕业论文丧葬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的作为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