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维特根斯坦论文范文资料 与维特根斯坦语言划界理论探析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维特根斯坦范文 科目:专科论文 2024-02-17

《维特根斯坦语言划界理论探析》:本论文为免费优秀的关于维特根斯坦论文范文资料,可用于相关论文写作参考。

[摘 要]在逻辑原子主义的世界观之下,维特根斯坦对语言的内在结构进行分析.语言中存在的先天缺陷使得语言不能超越自身进行表达,语言的规则成为语言的界限.另外,思想中的美、善、上帝等绝对的概念超出了语言表达的范畴,使语言不能真正表达出这类概念的内涵.同时,传统形而上学得不到逻辑的明证性,违反语言的基本规定,不符语法也不能进行表达.基于以上三点,维特根斯坦在《逻辑哲学论》中提出了“对不可说的要保持沉默”这个命题,否定了传统形而上学的意义,使现代哲学转向对语言的分析.事实上,维特根斯坦仍然为语言之外的不可说之物在思想上保留了一席之地,因此仍不能忽视对不可说之物的分析.

[关键词]分析哲学;维特根斯坦;逻辑哲学论

[中图分类号]B505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8284(2016)07-0142-04

一、语言界限理论的前提

不同于古代形而上学,维特根斯坦以逻辑原子主义作为自己哲学的基本世界观.正是由于有了这种基于现代逻辑的新型世界观,维特根斯坦才能够提出为语言划界的理论.

在逻辑原子主义看来,“世界是事实的总体,而不是事物的总体”[1]23.这种世界观颠覆了传统形而上学的世界观.在传统的形而上学体系里世界是由事物构成的,哲学的使命是认识世界、解释世界.维特根斯坦继承了弗雷格和罗素的逻辑学思想,提出逻辑原子主义的世界观.他认为:“在逻辑空间中的诸事实就是世界”[1]25.人们认识的是事实而不是事物,对事实的描述依靠的是命题,全部的命题即是语言.语言其实是由全部命题构成的,语言的实际意义就是判断.语言的本质是人对世界的判断,因此只有在语言之中人类才能阐释世界认识世界,虽然语言之外也存在世界,但是这部分世界无法用语言来表达,更无法被分析,因此哲学无法谈论这部分内容.

之所以会有这种观点,是因为在现代逻辑之中,句子是表达意义和推理的基本单位,句子作为语言的基本单元其地位是高于名词的.一个名词可以具有多种意思,我们只有在句子中分析才能确定一个名词的意义,脱离了句子则无法确定一个名词的意义.在此种意义之下用以表达世界的是句子而不是名词.而在表达句子意义这个层面上谓词具有比名词更高的地位,谓词决定了一个命题的逻辑形式,而名词只是命题的函项.名词被替换句子的结构不发生改变,基本意义也不发生变化.在这种世界观之下分析命题意义的重要性要大于对事物的分析.另外在推理原则中,句子是推理中最基本的逻辑单位.“逻辑上的推论都是由命题而不是由名词和概念来完成的.”[2]这使得我们只能用句子来描述事实.而事实的总体是世界,命题的总体是语言.因此我们只能在“语言”之中描述世界、分析世界,由此产生了哲学由分析世界到分析思想再到分析语言的转变.而这一转向的根本就是确定语言的界限,也就是对于“可说”与“不可说”的区分.

二、语言界限理论的逻辑内涵

早期维特根斯坦受罗素与弗雷格的影响,希望建立一种理想语言来摆脱日常语言的漏洞和逻辑错误.他认为一切哲学的问题都是由语言的错误表达产生的,只有明确语言本身的能力和界限才能正确地表达思想.语言的规则作为语言的界限规定了什么是可以清楚表达的,什么样的表达是不符合语言规则而不可说的.

1.要明确语言的能力,必先明确语言的界限.语言表达的是对经验的判断,全部经验就是语言表达的界限.这是因为理想语言的本质是逻辑,逻辑的作用是判断.只有能被知性判断的,才可以被语言说.但仅仅是能被判断的也不能被说,能被说的事实一定是具有共性的、被理性确定的.如“这个糖是甜的”这句话,这个糖既是经验之中的实体,也是被理性确定的可以被别人理解的共相.同理,甜也是这种共相,因此这个糖能够作为句子的名词被甜这个感觉所修饰.而若要修饰“美”或用美修饰他物则是完全不正确的,因为美不在经验之中,抽象的美不具备任何意义.日常语言中的美只是美的感觉,并不是美本身,知性无法判断什么是美.因此这句话按照维特根斯坦的理解是不合理的.维特根斯坦的这种划界方式区分了科学与哲学.科学是可说的,在语言世界之中的,科学的命题是可以判断的,真命题的总体就是全部自然科学.而哲学是在“语言之下”的.哲学的目的是从逻辑上澄清思想.“哲学不是一门学问,而是一种活动.哲学的成果不是一些‘哲学命题’,而是命题的澄清.”[1]48哲学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能将可以说的说清.因此,维特根斯坦认为寻找到能够将思想表达无误的表达方法便是哲学的“唯一”目的.

2.维特根斯坦认为经验可说,但不能胡说,语言的表达必须建立在语言的规范之上.只有人工语言才能消除日常语言中存在的逻辑错误和不规范.从某种意义上来讲,理想语言的规则就是语言的界限.这是因为违反语言规则的表达虽然可以被我们说出来,但是没有任何实际意义.如说这个手机是电脑,这句话就是毫无意义的.因为手机和电脑是不同的类,这个手机只能是手机这一类,手机中没有电脑这个属性,无法做出判断,因此这句话是毫无意义的.因此语言的表达一定是在规则之中的,在规则之外的语言虽然可以被说,但是没有意义,也不能被人理解.但作为语言的边界,语言的规则同样是不可说的.在理想语言的规则之中,命题不能描述自身,也不能以自身为函项.想要描述一个命题必须要站在命题之外而不能在这个命题之中,否则就会产生罗素悖论.描述语言的规则要站在语言之外,用语言描述规则,就是规则自己描述自己,这显然没有任何意义.因此,语言的规则是不可说的.但是语言的规则是存在的,它可以通过语言显示给我们.我们只能通过语言来看到语言的规则,而不能去用语言来描述语言的规则.如对“否定”这样一个逻辑规则,我们无法用语言来描述否定是怎样的,因为只要对其描述就一定会用到否定的意义,命题不能自己解释自己.但我们可以在语言的表达之中“体会”到否定的意义.另外逻辑形式是先验的,因为没有命题能对“形式”的存在进行回答,而且不能通过经验来判断逻辑形式的正确性,逻辑形式的正确性是先天的.逻辑形式规定了命题的表达方式,经验不能显示逻辑形式,经验只是命题中可变的函项.逻辑形式的存在这一点可以在“重言式命题”和“矛盾式命题”中显现,其真假都是不依赖于经验而只取决于自身逻辑形式的.这两类命题不表达什么,只体现一种逻辑形式,是逻辑形式证明自己存在的标志.这使得寻找一种合理的语言规则成为可行.对于这个不可说的语言体系,我们不能直接描述,只能通过所有可说的命题来显示这个边界.

维特根斯坦论文参考资料:

俄狄浦斯王论文

小福尔摩斯杂志

结论:维特根斯坦语言划界理论探析为关于维特根斯坦方面的论文题目、论文提纲、维特根斯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参考文献的相关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