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课程标准论文范文资料 与电气运行和控制专业课程标准解读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课程标准范文 科目:专科论文 2024-02-05

《电气运行和控制专业课程标准解读》:本论文主要论述了课程标准论文范文相关的参考文献,对您的论文写作有参考作用。

【摘 要】课程标准是教学的基本规范,也是课程实施的准则和方法.课程标准的出台,使学校在一定范围内有了统一的教学依据.此次开发制定的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电气运行与控制专业课程标准内涵丰富,解读文字背后的思路和理念,可帮助一线教师更好地理解和使用课标,推动教学活动的开展.

【关键词】电气运行与控制专业;课程标准开发;课程标准实施

【中图分类号】G71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34-0070-03

【作者简介】吴德平,江苏安全技术职业学院(江苏徐州,221011)教师,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电工电子类教育.

江苏省新一轮课程标准开发是在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坚持以育人为根本、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对接行业企业岗位需求,系统构建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全面提升职业教育质量,为江苏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的背景下展开的.现对电气运行与控制专业课程标准的开发要点和实施注意事项进行一些个人解读.

一、电气运行与控制专业课程标准的开发要点

(一)课程性质编写要点

课程性质主要阐明该课程是一门什么样的课.以“电力拖动与控制”为例,其课程性质为:本课程是江苏省中等职业教育电气运行与控制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平台课程,是在“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课程的基础上开设的一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核心课程,其任务是使学生掌握电气控制设备安装、调试、运行、维护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后续“PLC应用技术”“变频调速技术及应用”等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课程性质的编写,首先要确定该课程在本专业中的地位.比如:“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是专业基础平台课程,“电梯运行与维保”是专业技能方向课程.某一门课程在一个专业中是专业基础平台课程,而在另外一个专业中可能是专业技能方向课程.确定某一门课程是专业基础平台课程还是专业技能方向课程,可以查看对应的人才培养方案或者分析该门课在该培养目标中的作用等.其次,要简略说明该课程的基础课程和后续课程,并指明其关联.再次,简述这门课程的教学任务,比如“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基本电路分析、计算、安装、检测和故障排除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最后,指明该课程是选修还是必修课程.

(二)课程设计思路开发要点

课程标准设计思路首先要依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关于人才培养目标的阐述,说明课程目标确定的依据;其次,根据国家职业资格标准、市场对人才的需求确定课程内容,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与排序中,以教学实施的不同阶段,说明课程内容确定的依据;最后,应通过对学习目标、主要内容等各项内容的描述,来规范课程所要求的内容,交代课程结构.

课程设计思路要考虑课程标准与岗位要求对接模式:一是基于岗位知识和技能点的课程标准.课程目标以掌握知识和技能点为目的,知识和技能点的选取着眼于完成职业岗位工作任务,解决职业岗位的技术问题.课程内容以“是什么”“为什么”“怎样做”为逻辑顺序进行序化.课程评价则以掌握知识和技能点的多少来评定.二是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标准.它以典型工作过程(或工作任务)为课程实施流程;以完成工作任务所需的知识和技能作为课程内容;以工作任务完成情况作为课程考核依据.三是基于项目的课程标准.即以一个真实项目作为一个学习单元,整个课程包含一个或几个项目,以完成项目为课程目标,学生主要以团队工作的形式,围绕项目开展自主性学习.无论是模块化课程体系、能力本位的课程体系,还是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其通识课程和专业入门知识都是必不可少的.所以,在一个专业的课程体系中,所有课程标准采用同一种模式是不合适的.一个专业的课程体系可能同时包含上述两种或三种模式的课程标准.某个课程标准究竟采用哪一种模式取决于课程的性质和它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的角色定位.比如:“传感器技术与应用”以传感器典型应用案例为教学项目,各项目以传感器应用电路的制作与调试过程为路径;“电气CAD技术”突出“做中学、做中教”,推行项目教学、案例教学等教学模式;“电力拖动与控制”以生产过程为导向设计教学活动,以项目为载体组织教学单元,以典型工作任务为引领设计课程结构.

(三)课程目标开发要点

课程目标是课程学习的预期结果,是完成某个专业或某门课程之后,学生将要达到某一确定的知识、能力、素质的人才规格要求.课程标准规定的是目标、内容及学生学习的基本要求,不仅对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提出了要求.而且对学习的过程与方法、学习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各个方面的发展提出了目标要求.

本次课程标准的开发将课程目标具体为“核心素养与关键能力目标”.首先,从岗位职业知识和技能的角度去表述;其次,从学习者学习能力的培养的角度进行表述,如具有查阅资料、分析探究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正确的学习方法;最后,要从时代价值观等方面去把握,如具备安全生产、节约用电的职业意识,形成良好的工作方法、工作作风和职业道德.

(四)课时内容与要求开发要点

课程内容选取的依据是课程目标、社会发展需要、学生的需要与身心发展水平等,除此之外,还要兼顾专业对应培养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对技能的要求和职业素养的要求.课程内容需要按照工作程序和认知规律进行组织,呈现出由易到难、由单一到综合的螺旋式上升趋势.要尽可能采用动宾结构(如“能用等”)来阐述学生在经过一定阶段的学习后所应达到的目标.课程内容要充分考虑学习情境的实用性、典型性、趣味性、可操作性以及可扩展性等因素的有序编排.

构建中高职课程衔接也是本次课程标准开发的要求之一.课程内容衔接要注重实用性和个性化,合理划分结构和层次,实现理论与实践教学一体化,向学生提供宽泛的面向专业群的专业基础知识课程内容,提高学生职业素养和职业迁移能力.开发中可从三方面把握:一是课程目标衔接.有效的课程目标要说明学习的主要意图是什么,学生要想达到要求必须做什么,怎样知道学生行为何时已经达到了要求.中高职课程目标在设计和描述时应特别注意连续性、顺序性.二是课程内容衔接.主要对课程的性质、总课时、知识要点以及课程内容进行对比.三是职业能力衔接.这需要对照国家职业标准中、高级职业能力的要求加以分析.

课程标准论文参考资料:

课程教学杂志

论文注释的标准格式

课程论文的标准格式

论文的标准格式模板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论文

新课程导学期刊

结论:电气运行和控制专业课程标准解读为关于课程标准方面的论文题目、论文提纲、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参考文献的相关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