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哥尼斯堡论文范文资料 与哥尼斯堡晚餐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哥尼斯堡范文 科目:专科论文 2024-03-06

《哥尼斯堡晚餐》:本文关于哥尼斯堡论文范文,可以做为相关论文参考文献,与写作提纲思路参考。

1724年4月22日,伊曼努尔·康德出生在当时德国的哥尼斯堡.如今是俄罗斯的加里宁格勒州首府加里宁格勒,位于桑比亚半岛南部,由条顿骑士团北方十字军于1255年建立,先后被条顿骑士团国、普鲁士公国和东普鲁士定为首都或首府.哥尼斯堡曾是德国文化中心之一,伊曼努尔·康德、E.T.A.霍夫曼和达维德·希耳伯特都曾在此居住过.距康德出生后292年的哥尼斯堡的今天,更加美丽,风景怡人.奥得河依然碧波荡漾,缓缓地流着,哥尼斯堡教堂高高地耸立着,普鲁士公园草木葳蕤,鲜花盛开.一片神奇的土地,一代圣哲的故乡.先哲的思想和发现的浓郁气息,像游丝一样仍然充斥弥漫在哥尼斯堡的天空,让今人怀想和追忆.

我喜欢康德,因为他虽然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但他却是一位平常的教师,并非是多么高深的人物,他和我们一样,穷其毕生精力执着投入的是同一件事.他一辈子做教师,一辈子没有离开过出生地———哥尼斯堡小镇,一生未娶.这和当今“只有全面地浏览地球,才能跟上人类的思想苗头”的说法是相背离的.他一生只是忠实于自己心灵的声音,无怨无悔地追寻自己的心灵.

其实,康德曾有多次机会走出哥尼斯堡,但一生都没有离开他出生的那个小镇.他的日常生活是比较单调、古板、简朴,有规律的,但他的思维的广阔又是令人吃惊的.他在22岁就发表了一篇关于对两个权威人士对测量动能的争论的评论的论文.在青年时期他就表现出一种不盲从于权威、独立思考,追求真理的个性.

他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那种源自内心对哲学最深刻的热爱和对追寻真理的执着,还有他超人的毅力和恒心.他对工作倾注了巨大的热情,对哲学的热爱、对真理的追求维持了一辈子.一个人,如果对一种事物没有兴趣、不热爱它是很难坚持一辈子去研究的.康德终生未婚,他把一生都奉献了哲学.他原本可以提前接受诗学教授的职位,但他为了得到正式的哲学教授职位宁愿再等几年,为了这个职位他整整等待了14年.

康德深居简出,一辈子过着单调的学者生活.从未踏出过出生地,因此诗人海涅说,康德是没有什么生平可说的.康德生活中的每一项活动,如起床、喝咖啡、写作、讲学、进餐、散步,时间几乎从未有过变化,就像机器那么准确.每天下午三点半,工作了一天的康德先生便会踱出家门,开始他那著名的散步,邻居们纷纷以此来校对时间,而教堂的钟声也同时响起.唯一的一次例外是,当他读到法国浪漫主义作家卢梭的名著《爱弥儿》时,深为所动,为了能一口气看完它,不得不放弃每天例行的散步.这使得他的邻居们竟一时搞不清是否该以教堂的钟声来对自己的表.正是因为这种有规律的生活方式,康德很少受到疾病的折磨.不过康德是一个非常好交际的人,十分健谈,经常邀请客人和他共进晚餐.讲究吃喝,对美食有特别的偏好.

康德的著述和讲课使他成为一个受人尊敬的哲学家,他的影响开始走出哥尼斯堡,很多学生慕名而来成为他的弟子,其中最著名的便是和歌德和席勒一起成为魏玛古典派顶梁柱的赫尔德.尽管如此,康德很长的时间里没有得到教授职位,期间他拒绝了哥尼斯堡提供给他的诗学艺术教授聘书.他还拒绝了来自埃尔朗根大学和耶拿大学的教授聘书,他只愿意在哥尼斯堡大学担任哲学教授,因为他不愿意离开家乡,而且身体状况也不允许他迁居异乡.康德在给友人的信中说:“我胸腔狭窄,心脏和肺的活动余地很小,天生就有疑病症倾向,小时候甚至十分厌世.”

和许多伟大的德国学者一样,康德家境也很贫寒,以至在金钱观念方面给后人留下笑料.这位大学者经常声称,他最大的优点是不欠任何人的一文钱.他曾说:“当任何人敲我的门时,我可以永远怀着平静愉快的心情说:‘请进.’因为我肯定,门外站着的不是我的债主.”

康德在哥尼斯堡大学教学期间,每天晚上10点上床,清晨5点起床,每日讲课、和师生谈话、吃饭、散步的时间都有严格的规定,而且连续30年始终如一.

不知为什么,我开始喜欢或者是羡慕康德的这种时钟一样的生活方式了.作为一位学者,思想家,就应该这样始终如一的沉静到底.一瓶子水如果总是摇来晃去,它就会混浊,也容易在更短的时间里蒸发掉.比如,当今的学者“大师”们,拿着同一个电子“课件”,坐着飞机满世界“讲学”,日进斗金,“名满天下”!他们别说沉寂十年,八年哪,甚至一年,几个月也不愿意.恨不得一天就变成世界富豪,一夜就得到教授、院士的称谓.康德为了哲学教授职位能耐心地等待14年之久,今天的学者们是不会这样做的.他们一切都想“速成”,谓之“高效”.而他们在自己的专业上确毫无发现和创见.

康德曾说过,如果竭尽自己最大努力仍然还是一无所得,所剩下的只是善良意志,它诚如沉睡的宝石一样,自身就发射着耀目的光芒,自身就具有价值.在康德刻板的生活和其貌不扬的外表底下是一颗澎湃的心.他以他的思想征服了整个世界.

康德的母亲生四男七女,但大半夭折,康德排行第四,在幸存的男孩中,康德是长子.上帝确实保佑了小康德,使他能够活下来,而且活得非常侥幸!小康德出生的时候,正是兵连祸结,灾疫流行之年,竟有60%的欧洲人死于天灾人祸!其余的人也啼饥号寒,挣扎在死亡的边缘.以手工业为生的康德一家,生活尤其艰难:面包和牛奶对他们来说是一个不可能实现的美梦.

贫苦的生活并没有使这个虔诚的、具有苏格兰人血统的家庭放弃求生的信念.靠着从祖先那里继承下来的吃苦耐劳精神和诚实的劳动,顽强地和饥寒搏斗.康德的母亲生怕这个身体孱弱的孩子像先前那两个孩子一样,在成长中会有什么意外.她总是尽一切可能使小康德在体力和智力上都得到健康的发展,想方设法唤起小康德的求知欲和想象力.她常常领着小康德到田野散步,告诉他注意那些自然景物和现象,教他识别一些有益的植物,并将自己所知道的一切关于天体构造的知识讲解给他听.小康德具有惊人的理解力和智慧,很快,他母亲没办法再教他了.

该是上学的时候了.可是,一贫如洗的家境,使做父母的深感为难.要不是教区牧师、神学博士舒尔茨的鼎力资助,也许日后的康德最多只能像他父亲一样,做一个皮革工人.1732年,8岁的康德终于走进了哥尼斯堡唯一的一所官立学校———腓特烈中学.

哥尼斯堡论文参考资料:

结论:哥尼斯堡晚餐为关于对写作哥尼斯堡论文范文与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相关本科毕业论文德国对加里宁格勒态度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下载有帮助。

和你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