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筛选
分类筛选:

关于家园论文范文资料 与家园共育实践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版权:原创标记原创 主题:家园范文 科目:专科论文 2024-02-16

《家园共育实践》:本论文为免费优秀的关于家园论文范文资料,可用于相关论文写作参考。

家园共育是我园践行“家庭、幼儿园、社区”三位一体大教育观的重要组成部分.自2005年开园至今,我园一直以搭建家园桥梁,畅通家园联系,合力促进儿童健康成长为主旨,践行与探索并行.在漫长的十年探索期中,逐渐搭建起了一座系统化、特色化、园本化的家园共育桥梁,获得了上级领导及幼儿家长的大力认可,也因此于2015年3月被授予“湖南省示范性家长学校”荣誉称号.现将我园家园共育实践探索梳理、总结如下:

一、底气、奋气,为我园家园共育奠定“精神”基石

家园共育的重要性已然成为大部分学前教育人的基本认识,然而,许多幼儿园仅将家园共育停留在认识层面而未能很好地践行.其原因在于:良好家园共育的构建是一场“持久战”,既要有足够的“兵马粮草”,又要有足够的精神基石,以应对日常化、精细化的家园互动,并逐渐构建起家园信任与良好的互动往来.底气、奋气,是我园探索家园共育的精神基石.

(一)底气

面对家园共育,最为重要的是想清楚为什么要做?做的底气在哪里?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多元文化下的多重价值观已逐渐影响着我们80后、90后的家长们.面对高学历、高文化素质、多元价值观的家长,我们教育的底气从哪里来呢?事实上,我们底气的最重要来源不是教育知识、教育方法的丰富,而是对正确教育理念的坚持,不被家长“牵着鼻子走”,实施“全面引导,逐个击破”策略,用我们“温柔的坚持”来筑起稳固家园共育的精神基石.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接触并了解了萨提亚和NLP课程,其中萨提亚的原生家庭(原生家庭指个人出生、成长的家庭,一般由父母、兄弟姐妹等家庭成员组成)理论给了我极大的触动.我从自身经历开始反思原生家庭对我的性格和成长过程的影响,对我的核心家庭(核心家庭指两代人组成的家庭,核心家庭的成员是夫妻两人及孩子)带来的影响,从而认识到原生家庭理论对人的一生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这也是为什么我一直坚持重视家长学校的原因,其底气就是来自于我对家庭教育重要性的认识.

有了对家庭教育重要性的坚定认识,我们着手全面展开家庭教育工作的统筹安排:“全面引导,逐个击破”,这便是我们的底气之二——系统性、个体化地开展家庭教育工作.我们制定了一个系统的培训方案,从新生家庭入手,在新生未入园前,召集家长开展十次以上的基础培训,培训内容包括我园的教育理念、师资配备、课程内容、儿童护理等.新生入园后,再安排两天针对家园共育、亲子教育等内容的培训.此外,在学期中,我们还会根据实际需要安排家庭教育培训,如儿童手足口病高发期的儿童护理.通过一整套系统的培训,我园家长的家庭教育观念普遍有了较大的提升.

对于每位家长,我们都会找时间坚持一对一地谈话.曾经有一天,从早上九点到下午六点四十五,我逐个约谈了37名家长.我们谈幼儿园的理念,谈家长学校以及原生家庭的重要性,一对一地个体化约谈显示了我们的诚意,更有利于深入地交流家园共育理念.事实表明,这种方法虽然耗时,但实效却非常好.我坚信,只要我们和家长们的理念以及价值观融合在一起,一定会促进家园共育的发展,促进家园的和谐.

(二)奋气

家、园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依赖.家园信任关系的建立基于相互理解、相互支持之上,它既需要在教育理念“大方向”上的一致,又需要家园沟通在日常每一天、每一件事情上都尽量和谐、顺畅.若有一点差池,就可能造成“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的结果.由此可见,家园信任的建立很难,教师需要付出许多的心力和时间去思考和化解家园之间可能存在各种问题.因此,就产生了我园家园共育的“奋气”(出自晋·夏侯湛《抵疑》:攘袂奋气,发谋出奇.奋气为奋发振作之意).从早上九点到下午六点四十五,逐个约谈家长的“奋气”.我认为,首先是一份责任,对孩子的生命成长负责的责任,这份责任背后是我对学前教育事业的热爱和执着.奋气,促成了我园一整套家长课程体系的建立,促成了家长对我园各项工作的肯定.

二、多策略、多层次,为我园家园共育提供充足“养分”

我园毗邻流动人口集聚的汽车西站,以及人文素养较高的湖南商学院,这一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我园幼儿家长的文化层次、文化素养、教育观念呈现阶梯化趋势.如何满足不同层次的家庭对家园共育的要求,采取什么内容、什么策略提高家园共育的实效,为每一位家长提供适宜的“养分”,是我园家园共育的关键.

(一)多层次

为了满足不同层次家长的需要,我们在构建家园共育课程体系时,首先进行了摸底,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初步了解了我园家长的文化层次构成、对家庭教育课程内容的要求、对受教育方式的期待、受教育时间的选择等等.其次,根据调查结果,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开展梯度课程计划及课程内容,以供家长选择;家长则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实际需要来选择相应的课程.例如:根据调查,我们发现,部分家长对自己的情绪状态不甚满意,而家长的情绪状态直接影响到亲子交往的质量.因此,我们开展生命工作坊课程,让家长学习如何在亲密关系中控制自己的情绪.课程结束后,我们得到了许多家长的反馈,亲密关系得到了一定的改善.除了自身开发家庭教育课程外,我们也注重与省内外甚至国外的一些机构、幼儿园进行对接.一方面,我们选择好的课程推荐给家长,供家长自主选择学习;另一方面,我们请一些卓越的团队来园给家长开展讲座.讲座内容可能与学前教育没有必然联系,有的分享关于生命与生命之间感人的故事,有的分享游历过程中发生的生命故事,这些故事看似对家庭教育没有产生直接的实效,但是它们是对家长生命、心灵的洗涤,对孩子的成长颇有裨益.

(二)多策略

良好的家园共育是家、园双方互动的结果,在实践的初期,我们和大多数幼儿园一样,只注重对家长进行“单向”的教育,以为“给予”得越多,收获得就越多.但实际表明,“被动接受”的结果是差强人意的.因此,我们通过多种方式授课,优化授课质量,调动家长参与课程选择的主动性,以此提高家长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家园共育的质量.我园采用了讲座、沙龙、小组研讨等方式进行授课,根据不同人数制订不同的方案.例如:在进行30、50、200、500等不同人数的课程时,我们会根据主讲人的课程进行预判,把人数的限额在园所平台上发布,需要多少人,就以报名先后顺序截止到多少人.那么,作为家长,想要挑选到自己需要的课程,就要实时关注园所平台,并积极报名参与.这样,一方面我们可以更有效地去安排管理家长学习授课,简化授课步骤,达到家长授课学习的最优化;另一方面,提高家长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提高家园共育的质量.

三、信息化、社区化,为我园家园共育提供良好“平台”

一棵树苗要长成参天大树,除了要有优质的土壤,有阳光雨露的提供,还需要一个足够的空间,让树苗自由地成长.同样,家园共育除了需要有坚定的“精神”基石,有充足的“养分”,还应该有便捷的、拥有丰富资源的“平台”.促进家园互通,培育家园感情,为孩子的健康发展提供更广阔、更美好的外部环境.

(一)信息化

信息化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特征之一.面对在信息化社会中成长起来的80、90后新生代家长,信息沟通的互畅已成为家园互通的关键.在十年的探索中,我们充分利用新媒体搭建了一个信息化沟通平台,实现了家长和教师、家长和家长的群体互动式交流.事实表明,信息化沟通使得交流时间更为便利、沟通内容更为具体,加之教师与家长之间的反馈很及时,使得彼此的沟通更加密切,目标一致性越来越高,效果更加显著.

(二)社区化

社区教育是我园践行“家庭、幼儿园、社区”三位一体教育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园的特色之一.大多数幼儿园已经认识到家、园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但却忽视了社区这个更大的“家”的教育及其对孩子的影响.《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在总则里指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相互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幼儿园、家庭、社区的教育对孩子的成长是一体化的,它们能够优势互补,有利于教育资源的充分利用,协调相关的社会群体力量,统整各方资源,形成教育合力,促进儿童健康发展.我园从2010年开始就进社区开展资源服务,2012年正式成立社区工作室.迄今为止,工作室共组织志愿者服务了九大社区,共为社区家庭带来了50余场家庭教育讲座,组织了千余场社区活动.活动丰富了孩子们的生活体验,帮助孩子树立了关心、关爱社会的意识,促进了社区居民的和谐,为孩子们打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此外,为发挥我园家园共育的示范性和辐射性,更广泛地传播科学的育儿理念,我们还致力于打造微信公众平台,每日更新分享题材丰富的,既有更新观念又有传授方法技巧的优秀育儿文章.

十年的家园共育实践,让我们认识到,好的教育不是一味地“单干、蛮干”,而是要在家、园乃至社区互动关系中互通、互助、互促,借力使力,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构筑一片和谐、广阔的天空.

家园论文参考资料:

家园共育论文

结论:家园共育实践为关于对不知道怎么写家园论文范文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相关本科毕业论文家园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的作为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和你相关的